浑浑噩噩 hún hún è è
1. 拼音:hún hún è è
2. 意思:形容人糊里糊涂、愚昧无知,或生活状态茫然混沌、缺乏目标与清醒意识,多含贬义。
3. 出处:出自汉代扬雄《法言·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灏灏尔,周书噩噩尔”,原形容上古文献浑厚深远,后词义演变为形容人神志不清。
4. 近义词:
糊里糊涂:思维混乱、不明事理,侧重认知模糊(强调“头脑不清醒”)。
昏昏沉沉:精神萎靡、意识模糊,侧重状态困倦(含“缺乏活力”之意)。
麻木不仁: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侧重情感与感知的麻木(强调“冷漠消极”)。
茫然若失:神情迷茫、不知所措,侧重因困惑而失去方向(含“无目标感”)。
醉生梦死:像喝醉或做梦般虚度光阴,侧重生活态度的放纵沉沦(强调“虚度年华”)。
5. 反义词:
明明白白:清楚明确、毫不含糊,侧重认知清晰(与“糊涂”对立)。
神采奕奕:精神饱满、容光焕发,侧重状态积极(强调“精力充沛”)。
神志清醒:大脑意识清晰、思维敏捷,侧重精神状态正常(含“理智冷静”之意)。
奋发图强:振作精神、努力奋斗,侧重人生态度的进取(与“消极沉沦”相反)。
泾渭分明:是非界限清楚,侧重判断明确(强调“立场清晰”)。
6. 例句:
他毕业后浑浑噩噩过了半年,直到某天突然意识到不能再浪费时间。
那段浑浑噩噩的日子里,他每天除了打游戏就是睡觉,完全失去了生活目标。
老人因病痛折磨,整天浑浑噩噩,连家人都认不清了。
别再浑浑噩噩地混日子,趁年轻总得为理想拼一次。
电影中的主角在经历打击后一度浑浑噩噩,最终在朋友的鼓励下重新振作。
他醉酒后浑浑噩噩地走在街上,幸好被好心人送回了家。
长期熬夜让她精神恍惚,白天总是浑浑噩噩,工作频频出错。
父母担心他浑浑噩噩的状态,特意带他去看了心理医生。
历史上有些王朝末期的统治者浑浑噩噩,最终导致国家灭亡。
他厌倦了浑浑噩噩的生活,决定辞职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寻找人生方向。
成语词典:浑浑噩噩
浑然天成 [ hún rán tiān chéng ] 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也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
浑身是胆 [ hún shēn shì dǎn ] 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浑水摸鱼 [ hún shuǐ mō yú ] 也作 “混水摸鱼”,比喻趁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利益。
浑身解数 [ hún shēn xiè shù ] 指全身所有的技能、本领,形容使出全部力量或办法来应对某事。
浑浑噩噩 [ hún hún è è ] 形容人糊里糊涂、愚昧无知,或生活状态茫然混沌、缺乏目标与清醒意识,多含贬义。
昏昏噩噩 [ hūn hūn è è ] 形容糊涂、无知的样子。
浑俗和光 [ hún sú hé guāng ] 指与世俗混同,不露锋芒。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老相公在官时浑俗和光。”
浑玉璞金 [ hún yù pú jīn ] 未琢的玉和未炼的金。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
噩噩浑浑 [ è è hún hún ] 指质朴忠厚的样子。指上古之世。
清浑皂白 [ qīng hún zào bái ] 比喻事物的本来面目、是非、情由等。《红楼梦》第八十回:“你且問箇清渾皂白,再動粗鹵。”
返虚入浑 [ fǎn xū rù hún ] 指诗作空灵,入于浑然之境。
质直浑厚 [ zhì zhí hún hòu ] 质朴厚重。常用以形容诗文书画的笔力、风格。
璞玉浑金 [ pú yù hún jīn ] 也说浑金璞玉。《世说新语·赏誉》:“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 比喻人品质朴、纯真。浑金:未经冶炼的金。
浑沦吞枣 [ hún lún tūn zǎo ] 整个地吞下枣子。比喻笼统地接受,不加分析,食而不化。
璞金浑玉 [ pú jīn hún yù ] 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
浑浑沌沌 [ hún hún dùn dùn ] 混杂、不分明的样子,也指糊涂无知的样子,形容迷糊,不清醒。
浑浑沉沉 [ hún hún chén chén ] 广大的样子。
混混噩噩 [ hún hún è è ] 无知无识,糊里糊涂。
浑然不知 [ hún rán bù zhī ] 糊里糊涂,什么都不知道。
浑然一体 [ hún rán yī tǐ ] 也说混然一体。融和成一个整体。形容完整不可分割。
诸如此类 [ zhū rú cǐ lèi ] 诸:众多;此:这,这样。像这类的各种事物。常用来表示概括,强调还有很多类似的情况。
年近古稀 [ nián jìn gǔ xī ] 指年龄接近七十岁,古稀代指七十岁,形容人年纪已大,接近老年阶段。
望尘莫及 [ wàng chén mò jí ] 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现在多用于表示对人钦佩的自谦语。
丈二和尚 [ zhàng èr hé shàng ] 指身高一丈二的和尚,因太高而无法看清其头部,形容人对某事疑惑不解、摸不着头脑,多作“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用于表达“困惑、迷茫”的状态。
安步当车 [ ān bù dàng chē ] 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形容轻松缓慢地行走,也指人能够安守贫贱生活。
开诚布公 [ kāi chéng bù gōng ] 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布公:公正无私地公布、发表。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无济于事 [ wú jì yú shì ] 济:补益,帮助。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解决不了问题。
东郭先生 [ dōng guō xiān sheng ] 指对恶人讲仁慈的糊涂人,比喻不分善恶、滥施仁慈,最终可能自身受害的人,侧重批判无原则宽容、不辨是非的行为。
疏而不漏 [ shū ér bù lòu ] 指法网虽稀疏,但不会漏掉任何一个作恶的人,比喻法律或天道公平,作恶者终究会受到惩罚,也指事物布置虽看似疏漏,实则严谨,不会出现差错。
胆大妄为 [ dǎn dà wàng wéi ] 妄为:胡搞,乱做。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意料之外 [ yì liào zhī wài ] 指事情的发展或结果超出了预先的估计和想象,强调情况出人预料、不在预期之中。
黔驴技穷 [ qián lǘ jì qióng ] 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再无办法可用,多含贬义,用于形容人或团体的能力匮乏、计谋穷尽。
身强力壮 [ shēn qiáng lì zhuàng ] 形容身体强健、精力旺盛,侧重体格健壮有力,多用于形容男性或劳动者的体魄。
荡气回肠 [ dàng qì huí cháng ] 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谋财害命 [ móu cái hài mìng ] 指为了谋取钱财而害人性命,形容极端贪婪残暴的犯罪行为,多用来揭露或谴责为财施暴的恶行。
无孔不入 [ wú kǒng bù rù ] 指没有什么孔隙是钻不进去的,形容不放过任何机会(多含贬义),也指事物渗透力极强,无处不在。
心神不定 [ xīn shén bù dìng ] 心里烦躁,精神不安。
一厢情愿 [ yī xiāng qíng yuàn ] 指只是单方面的愿望,没有考虑对方是否同意,或客观条件是否具备。厢:边,面。
归真返璞 [ guī zhēn fǎn pú ] 指去掉外在的装饰或伪装,回归到原本真实、自然的状态,强调摒弃浮华,追求本质的淳朴与本真。
人言可畏 [ rén yán kě wèi ] 指人们的议论和流言蜚语能够带来强大的压力,令人畏惧,强调舆论的影响力不可轻视。
手中败将 [ shǒu zhōng bài jiàng ] 指已经被自己打败或轻松就能打败的人,形容对方实力孱弱,无法构成威胁。
精卫填海 [ jīng wèi tián hǎi ] 古代神话。据《山海经·北山经》记载,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变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想把东海填平。旧时用以比喻有深仇大恨,积极设法报复。后用以比喻不畏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
漫天过海 [ màn tiān guò hǎi ] 指用欺骗、蒙蔽的手段掩盖真实意图,偷偷地完成某件事,多形容通过虚构情节、制造假象等方式蒙混过关,与“瞒天过海”语义相近,但“漫天过海”更侧重“虚构夸张”的欺骗手段。
果不其然 [ guǒ bù qí rán ] 指事实与预料的一样,强调预料准确,事情的发展果然如所料。
狗屁不通 [ gǒu pì bù tōng ] 指指责别人说话或文章极不通顺,毫无道理。
乳臭未干 [ rǔ xiù wèi gān ] 身上的奶腥味还没有退尽,形容人年幼无知,缺乏经验(多含贬义)。
山重水复 [ shān chóng shuǐ fù ] 指山峦重迭,水流盘曲。也用于形容重重山河阻隔,道路难行。还可以引申为事情复杂,困难重重,陷入困境后似乎没有出路的状态。
高枕无忧 [ gāo zhěn wú yōu ] 垫高枕头睡觉,无忧无虑。比喻平安无事,不用担忧。
照单全收 [ zhào dān quán shōu ] 指按照清单或单据上的内容全部接收,也比喻完全接受别人提出的要求、意见或给予的东西,不做任何筛选或拒绝,多含中性或被动意味。
付之一炬 [ fù zhī yī jù ] 付:给;之:它;炬:火把。一把火给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