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珠弃璧 yí zhū qì bì
遗珠弃璧的意思
本指弃置不用的珍珠玉璧,比喻弃置不用的美好事物和优秀人才。
1. 【解释】:本指弃置不用的珍珠玉璧,比喻弃置不用的美好事物和优秀人才。
2. 【出自】:宋·陆游《〈曾裘父诗集〉序》:“然裘父得意可传之作,盖不止此,遗珠弃璧,识者兴叹。”
遗珠弃璧的近义词
沧海遗珠
成语词典:遗珠弃璧
弃暗投明 [ qì àn tóu míng ] 离开黑暗,投向光明。比喻在政治上脱离反动阵营,投向进步方面。
弃甲曳兵 [ qì jiǎ yè bīng ] 丢掉盔甲,拖着武器。形容打败仗狼狈逃跑的样子。
完璧归赵 [ wán bì guī zhào ] 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遗臭万年 [ yí chòu wàn nián ] 坏名声流传下去,永远被人所唾骂。
中西合璧 [ zhōng xī hé bì ] 合璧,圆形有孔的玉叫璧,半圆形的叫半璧,两个半璧合成一个圆叫“合璧”。比喻中国和外国的好东西合到一块。
珠光宝气 [ zhū guāng bǎo qì ] 珠、宝:指首饰;光、气:形容闪耀着光彩。形容妇女服饰华贵富丽,闪耀着珍宝的光色。
自暴自弃 [ zì bào zì qì ] 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暴:糟蹋、损害;弃:鄙弃。
买椟还珠 [ mǎi dú huán zhū ] 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椟:木匣;珠:珍珠。
探骊得珠 [ tàn lí dé zhū ] 骊:古指黑龙。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原指冒大险得大利。后常比喻文章含义深刻,措辞扼要,得到要领。
明珠暗投 [ míng zhū àn tóu ] 原意是明亮的珍珠,暗里投在路上,使人看了都很惊奇。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
珠联璧合 [ zhū lián bì hé ] 璧: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珍珠联串在一起,美玉结合在一块。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结合在一起。
白璧微瑕 [ bái bì wēi xiá ] 璧:中间有孔的扁圆形玉器,也泛指美玉;瑕:玉上的斑点。洁白的玉上有小斑点。比喻很好的人或事物有些小缺点,美中不足。
不遗余力 [ bù yí yú lì ] 遗:留;余力:剩下的力量。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
有眼无珠 [ yǒu yǎn wú zhū ] 珠:眼珠。没长眼珠子。用来责骂人瞎了眼,看不见某人或某事物的伟大或重要。
掌上明珠 [ zhǎng shàng míng zhū ] 多用来比喻父母疼爱的儿女,特指女儿。
前功尽弃 [ qián gōng jìn qì ] 以前的功劳全部丢失。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费。
字字珠玑 [ zì zì zhū jī ] 形容文章、说话或文字中每个字都像珍珠一样珍贵、优美,比喻文辞精妙、语言凝练且富有价值,多用来称赞言辞或文字的精彩绝伦,不含贬义。
白璧无瑕 [ bái bì wú xiá ] 洁白的美玉上面没有一点小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
人老珠黄 [ rén lǎo zhū huáng ] 指人衰老后容貌或精力衰退,如同珍珠年代久远会变黄一样失去价值,多含贬义,尤指女性因年老而被轻视。
背信弃义 [ bèi xìn qì yì ] 指违背诺言,抛弃道义,形容不讲信用,不讲道义的行为。
始乱终弃 [ shǐ luàn zhōng qì ] 起初玩弄感情或破坏关系,最终却抛弃对方(多形容男子对女子先恋爱后抛弃的行为,也指对事物开始时热衷,后来却舍弃)。
鱼目混珠 [ yú mù hùn zhū ] 把鱼眼睛掺杂在珍珠里,比喻用假的、劣质的东西冒充真的、优质的东西,以次充好。
咳珠唾玉 [ ké zhū tuò yù ] 比喻为文措辞优美。
神怒人弃 [ shén nù rén qì ] 罪恶极大。
珠箔银屏 [ zhū bó yín píng ] 箔:帘子;屏:屏风。珠缀的帘子,银制的屏风。多形容神仙洞府陈设华美。
日月合璧 [ rì yuè hé bì ] 指地球进入太阳与月球之间或月球进入地球与太阳之间所发生的现象。“日月合璧”在朔发生日食,在望发生月食。
缀玉联珠 [ zhuì yù lián zhū ] 比喻撰写美好的诗文。唐宣宗《吊白居易》诗:“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
故旧不弃 [ gù jiù bù qì ] 故旧:旧交,旧部下;弃:抛弃。不轻易抛弃老朋友、老部下。
珠翠之珍 [ zhū cuì zhī zhēn ] 指水陆所产的美味食物。
隋侯之珠 [ suí hóu zhī zhū ] 隋:古国名。比喻珍贵的物品。
弃如弁髦 [ qì rú biàn máo ] 弁:黑布冠;髦:垂发。古时贵族子弟行加冠礼,先用黑布冠把垂发束好,三次加冠后就丢弃不用了。比喻毫不可惜地扔掉无用的东西。
不弃草昧 [ bù qì cǎo mèi ] 草昧:原始,未开化。不嫌弃蒙昧无知的人。用作谦词。
断线珍珠 [ duàn xiàn zhēn zhū ] 比喻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般纷纷落下。
白璧青蝇 [ bái bì qīng yíng ] 白璧:洁白的玉,比喻清白的人。青蝇:比喻佞人。比喻善恶忠佞。
弃文就武 [ qì wén jiù wǔ ] 放弃文业,改从武事。
黄钟毁弃 [ huáng zhōng huǐ qì ] 中国古代音乐有十二律,阴阳各六律。黄钟为阳六律中的第一律。这里的黄钟指一种器大声洪的乐器。黄钟毁弃比喻贤才遭受打击或摈弃。《楚辞·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贵阴贱璧 [ guì yīn jiàn bì ] 贵重光阴甚于玉璧。比喻时间的宝贵。
弃恶从德 [ qì è cóng dé ] 抛弃丑恶信从道德。
断璧残璋 [ duàn bì cán zhāng ] 比喻虽然残缺仍然是很珍贵的东西。
喷唾成珠 [ pēn tuò chéng zhū ] 形容博学多才,出口成章。
夜光之璧 [ yè guāng zhī bì ] 珍贵的璧玉,夜间放光。
一字一珠 [ yī zì yī zhū ] 一个字就象一颗珍珠。形容歌声婉转圆润。也比喻文章优美,辞藻华丽。
珠沉玉没 [ zhū chén yù mò ] 美玉破碎,珠宝沉没。比喻美女的死亡。
弃俗出家 [ qì sú chū jiā ] 放弃世俗出家为僧尼。
视如拱璧 [ shì rú gǒng bì ] 比喻十分珍贵。
明弃暗取 [ míng qì àn qǔ ] 表面上推辞放弃而暗中偷偷拿取。
怀璧其罪 [ huái bì qí zuì ] 因身藏璧玉而获罪。原指钱财能招来祸患。后也比喻因有才能而遭到别人嫉害。《左传·桓公十年》:“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献,既而悔之,曰:‘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贾害也。’乃献。”
负薪投璧 [ fù xīn tóu bì ] 指 汉武帝 率群臣背柴草、沉玉璧以塞 黄河 瓠子 决口事。见《史记·河渠书》。
灵蛇之珠 [ líng shé zhī zhū ] 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抛妻弃孩 [ pāo qī qì hái ] 形容逃难时的凄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