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藏诲盗 màn cáng huì dào
慢藏诲盗的意思
慢藏:收藏不慎;诲:教导。收藏财物不慎,等于诱人偷窃。
1. 【解释】:慢藏:收藏不慎;诲:教导。收藏财物不慎,等于诱人偷窃。
2. 【出自】:《周易·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3. 【示例】:古圣人所教的“慢藏诲盗,冶容诲淫”,就是说子女玉帛的处理方法,是应该坚壁清野的。 ◎鲁迅《坟·坚壁清野主义》
4.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因保管疏忽而招致盗窃
成语词典:慢藏诲盗
掩耳盗铃:偷铃铛的人怕铃响,把自己耳朵堵住,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听不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吕氏春秋·自知》:“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掩:捂。
轻拢慢捻:弹琵琶的两种指法。
慢条斯理:形容动作缓慢,不慌不忙:他说话做事总是~的。
细嚼慢咽:慢慢地吃东西。引申慢慢去体味。
诲人不倦:耐心地、不厌倦地教导别人。《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诲:教导。倦:厌倦。
鸡鸣狗盗:战国时,齐国孟尝君被秦国扣留。他的一个门客装做狗夜里潜入秦宫,偷出本已献给秦王的狐白裘献给秦王的爱姬,才得释放。孟尝君深夜到函谷关,城门紧闭,他的另一个门客学公鸡叫,骗开城门,才得脱险逃回齐国(见于《史记·孟尝君列传》)。后来用“鸡鸣狗盗”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欺世盗名: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不紧不慢: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
绵里藏针:形容柔中有刚。
开门揖盗:打开大门,恭敬地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害。《三国志·吴书·孙权传》:“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揖(yī):拱手行礼。
用舍行藏:《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被任用就出仕,不被任用就退隐,是儒家对于出处进退的态度。也说用行舍藏。
江洋大盗:在江河海洋上抢劫行凶的强盗。
笑里藏刀:形容对人表面温和,心里阴险毒辣。
藏头露尾:形容说话办事故意藏一点儿露一点儿,不完全表露出来。
包藏祸心:内心怀着害人的坏主意。《左传·昭公元年》:“将恃大国之安靖己,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盗亦有道:道:道理。盗贼也有他们的那一套道理。
监守自盗:也说主守自盗。盗取自己负责看管的财物。《汉书·刑法志》:“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 颜师古注:“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 监守:看管。
卧虎藏龙: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傲慢无礼: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也说藏垢纳污。
深藏若虚:《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把宝贵的东西收藏起来,好像没有一样。后也用以比喻有知识才能但不爱在人前表现。
盗嫂受金:以之为因小眚而遭谗被疑的典实。
鼠窃狗盗:也说鼠窃狗偷。像老鼠和狗那样盗窃。指小偷小摸。《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 窃:偷。
善刀而藏:善:拭;善刀:把刀擦干净。将刀擦净,收藏起来。比喻适可而止,自敛其才。
盗玉窃钩:玉:贵物。钩:贱物。比喻一切大小窃取之事。
不屑教诲:认为不值得教训。
矫时慢物:矫时:矫正时俗。慢,傲慢。指对现实不满,态度傲慢。
迎门请盗:比喻至孝。
盗钟掩耳:盗:盗窃;钟:古代一种乐器。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盗食致饱:比喻以不正当手段获益。
傲贤慢士: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藏贼引盗:藏:隐藏;引:勾引。包庇小偷,勾引强盗。形容与坏人狼狈为奸。
深藏不露:比喻人有知识才能但性格内敛,不轻易向外界展示。
借寇赍盗:赍:资助。把武器借给了贼兵,把粮食送给了盗匪。比喻帮助自己的敌人增强力量。
穿窬之盗:穿:指穿壁;窬:通“逾”,从墙上爬过去。从墙上爬过去。指钻洞和爬墙的盗贼。
打家劫盗:劫:抢夺。指到人家里抢劫财物。
藏器待时:比喻怀藏才学,等待施展的机会。《周易·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主守自盗: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
多藏厚亡:厚:大;亡:损失。指积聚很多财物而不能周济别人,引起众人的怨恨,最后会损失更大。
大儒纵盗:古代中国民间传说故事。
盗憎主人:主人:物主。盗贼憎恨被他所盗窃的物主。比喻邪恶的人憎恨正直的人。
大盗窃国:大盗:指窃国篡位者。指坏人窃取政权,颠覆国家。
傲慢不逊:逊:谦逊。态度高傲自大,对人不讲谦让。
前慢后恭:慢:傲慢。以前态度傲慢,后来恭敬有礼。形容前后态度截然不同。
山薮藏疾:比喻小毛病并不损害其整体的形象。
引盗入闼:闼:门。把小偷引到屋里。比喻把坏人引入内部。
诲奸导淫:引诱人做奸恶淫荡等坏事。
偷猫盗狗:指偷窃。也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盗名暗世:盗:窃取;名:名誉、名称;暗:黑暗。在黑暗时代窃取好的名誉。指奸佞之人在乱世乘机骗取声誉。
什袭珍藏:《太平御览》卷五一引《阚子》,古代宋国有个愚人得到一块燕石,以为是宝贝,用帛包了十层,放在一个里外有十层的华美的箱子里。形容极其珍重地收藏物品。
拉捭摧藏:拉:摧折;捭:两手排击;摧藏:挫伤。指摧伤挫折。
慢易生忧:疏慢轻率容易坏事,因而产生忧患。《管子·内业》:“思索生知,慢易生忧,暴傲生怨,忧郁生疾。”
疏亲慢友:疏:疏远;慢:怠慢。疏远亲族,怠慢朋友。
潢池盗弄:旧时对人民起义的蔑称。也指发动兵变。同“潢池弄兵”。
深藏远遁:藏身于深密之处,远远地离开人群。指逃避尘世而隐居。
盗泉之水:比喻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东西。
慢弛之阙:傲慢懒散的缺点。
诬良为盗:捏造事实,冤枉好人。
正法眼藏:佛教语。禅宗用来指全体佛法(正法)。朗照宇宙谓眼,包含万有谓藏。相传释迦牟尼以正法眼藏付与大弟子迦叶,是为禅宗初祖,为佛教以“心传心”授法的开始。亦借。
无兄盗嫂:指无中生有的毁谤。
退藏于密: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不露行迹。谓哲理精微深邃,包容万物。
遁迹藏名:犹言隐居不出。
藏弓烹狗:飞鸟射尽了就把良弓收起,狡兔被捉就把捕兔的猎狗煮了吃肉。旧时比喻统治者得势后,废弃、杀害有功之臣。
不饮盗泉:比喻为人廉洁。
蒋干盗书:蒋干:《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蒋干盗去书信回到曹营杀自己大将。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神藏鬼伏:比喻变化莫测。
紧打慢敲:比喻用各种办法催迫。
避迹藏时:指逃避时世。
韫椟而藏:旧时比喻怀才隐退。
被褐藏辉:犹言被褐怀玉。明 叶宪祖《易水寒》第一折:“且沈山瘞影,被褐藏輝。”
十袭珍藏:形容很珍重地收藏。
藏怒宿怨:藏、宿:存留。把愤怒和怨恨藏留在心里。指心怀怨恨,久久难消。
隐介藏形:介:鳞甲。隐藏形体,使人看不见。
匿影藏形:隐藏形迹,不露真相。也说匿影潜形。
男盗女娼:男的偷盗,女的卖淫,指男女都做坏事或思想行为极其卑鄙恶劣。
邺架之藏:对他人藏书的美称。
麈尾之诲:指高明的教诲。
冶容诲淫:冶容:打扮得容貌妖艳;诲:诱导,招致;淫:淫邪。指女子装饰妖艳,容易招致奸淫的事。
弭盗安民:弭:平息;安:稳定。平息盗贼,稳定民生。
犬吠之盗:指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