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听偏信

偏听偏信 piān tīng piān xìn

偏听偏信的意思

只听信一方面的话:这件事谁是谁非,双方意见都得听,不能~。

1. 【解释】:偏面地听了一方面的话就信以为真。多指处理事情的态度不公正。

2. 【出自】: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3. 【示例】:他总是乐于听取大家的意见,从不偏听偏信

4.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偏听偏信的近义词

人云亦云、偏听则暗、偏信则暗、一面之词

偏听偏信的反义词

不偏不倚、持平之论、中庸之道、兼听则明

成语词典:偏听偏信

半信半疑bàn xìn bàn yí: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

悉听尊便xī tīng zūn biàn:一切由您的意思。

危言耸听wēi yán sǒng tīng:故意说些吓人的话,使人听了吃惊。危言:使人吃惊的话。耸听:使人听了感到震动。

道听途说dào tīng tú shuō:路上听到的 传闻,随后就在路上传播出去。指没有根据的传闻。《论语 阳货》:“道听而塗(途)说,德之弃也。”

娓娓动听wěi wěi dòng tīng:话说得婉转生动,使人喜欢听。

以偏概全yǐ piān gài quán:以:用;偏:片面;概:概括;全:全部。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

信誓旦旦xìn shì dàn dàn:誓言诚挚可信。《诗经·卫风·氓》:“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旦旦:诚恳的样子。

难以置信nán yǐ zhì xìn:难于使人相信。

洗耳恭听xǐ ěr gōng tīng:形容专心、恭敬地听别人讲话。听人讲话时的客气话。元周权《秋霁》诗:“酒醒谁鼓《松风操》,炷罢炉熏洗耳听。”

信口开河xìn kǒu kāi hé:也作信口开合。随口乱说。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开合,絮絮聒聒。”《红楼梦》第三十九回:“村姥姥是信口开河。”

将信将疑jiāng xìn jiāng yí:有点儿相信,又有点儿怀疑。唐李华《吊古战场文》:“人或有言,将信将疑。” 将:且,又。

听之任之tīng zhī rèn zhī:(对坏现象)听任它发展,而不加过问。

信口雌黄xìn kǒu cí huáng: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原作口中雌黄。《晋书·王衍传》记载,王衍能言,“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时人都称他为“口中雌黄”。雌黄:黄色矿物,可做颜料。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抹后重写。

背信弃义bèi xìn qì yì:不守信用,不讲道义。

骇人听闻hài rén tīng wén: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听天由命tīng tiān yóu mìng: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也比喻碰机会,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不偏不倚bù piān bù yǐ:宋朱熹《中庸章句》题下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原是朱熹对儒家中庸之道的“中”的解释。后泛指不偏袒任何一方。

混淆视听hùn xiáo shì tīng:用假象或谎言使人们视听混乱,分辨不清是非。

坚信不疑jiān xìn bù yí:非常相信,毫不怀疑。常用来表示对某种观念、理论、人或事物有着坚定的信念。

善男信女shàn nán xìn nǚ:佛教用语,指信仰佛教的人们。

深信不疑shēn xìn bù yí:非常相信,没有一点怀疑。

通风报信tōng fēng bào xìn:向别人暗中透露消息,多指把对立双方中一方的机密暗中告知另一方。

信以为真xìn yǐ wéi zhēn:相信他是真的。指把假的当作真的。

言听计从yán tīng jì cóng:对某人说的话,出的主意,全都听信照办。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魏书·崔浩传》:“属太宗为政之秋,值世祖经营之日,言听计从,宁廓区夏,遇既隆也。”

淆乱视听xiáo luàn shì tīng:视听:看和听。混淆是非,以扰乱人们的视听。

言而不信yán ér bù xìn:说话不讲信用。

听聪视明tīng cōng shì míng:听:听觉;聪:灵敏;视:视觉;明:清楚。听得清,看得明。形容对事物有清楚而正确的认识。

闭门塞听bì mén sè tīng:关上房门,堵住耳朵。

笃信好学dǔ xìn hào xué:笃信:忠实地信仰。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学好问。

疑信参半yí xìn cān bàn:指半信半疑。

一言之信yī yán zhī xìn:信:信用。对自己说的话都很讲信用。

治兵以信zhì bīng yǐ xìn:兵:军队。要用信义来管理军队。

一偏之言yī piān zhī yán:争执的双方中一方所说的话。指单方面的话,片面的看法。

达诚申信dá chéng shēn xìn:表达真诚忠贞。

信及豚鱼xìn jí tún yú:及:达到;豚:小猪。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抱柱之信bào zhù zhī xìn:用以表示坚守信约。

侈人观听chǐ rén guān tīng:指加强人们在观感听觉上的印象。

信受奉行xìn shòu fèng xíng:信:信仰;奉:执行。接受教诲,虔敬奉行。比喻坚信不移,奉行不悖。

信手拈来xìn shǒu niān lái:随手拿来。形容写文章时,善于运用词汇和组织材料。宋苏轼《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诗:“前生子美只君是,信手拈得俱天成。” 拈(niān):用手指拿东西。

听谗惑乱tīng chán huò luàn:形容专门听别人的挑拨。

补偏救弊bǔ piān jiù bì:《汉书·董仲舒传》:“举其偏者以补其弊而已矣。” 原意是指出它的不完善之处并加以补救。后用以表示弥补偏差,克服弊端。

陇头音信lǒng tóu yīn xìn:指寄往或来自远方的书信。

无偏无党wú piān wú dǎng:偏:不公正;党:偏私。形容处事公正,没有偏向。

贪而无信tān ér wú xìn:贪婪而又不守信用。

款言不听kuǎn yán bù tīng:款:通“窾”,空。对于不真实的话不要听信。

周听不蔽zhōu tīng bù bì:蔽:蒙蔽。广泛听取意见就不会被蒙蔽。

言信行果yán xìn xíng guǒ: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同“言必信,行必果。”

游鱼出听yóu yú chū tīng: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言听谋决yán tīng móu jué:指说的话听从照办,出的主意决定实行。

信而有征xìn ér yǒu zhēng:可靠而且有证据。《左传·昭公八年》:“君子之言,信而有征。” 征(zhēng):证验。

轻诺寡信qīng nuò guǎ xìn:轻易许下诺言的,往往很少守信用。《老子·六十三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诺:答应。

隔二偏三gé èr piān sān:隔膜疏远。

耳听心受ěr tīng xīn shòu:用耳朵听,并记在心里。

听人穿鼻tīng rén chuān bí:听:任凭;穿鼻:牛鼻子穿桊。比喻听凭别人摆布。

信托担保xìn tuō dān bǎo:以确保信托财产的安全,保护受托人的合法权益为目的而设立的信托。

内视反听nèi shì fǎn tīng:内视:向内看;反听:听外面的。指既能反省自己的言行,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民保于信mín bǎo yú xìn:指执政的人有信还要有义,才能受到人民拥护。

耸耳听闻sǒng ěr tīng wén:译为竖起耳朵。形容注意地听。

牛听弹琴niú tīng tán qín:比喻听不懂。

虚己以听xū jǐ yǐ tīng:形容接受意见的态度诚恳。

逖听远闻tì tīng yuǎn wén:谓视听范围很远很广。

赏罚不信shǎng fá bù xìn:奖赏和惩罚不讲信用。

半信不信bàn xìn bù xìn:指不完全相信。

信马由缰xìn mǎ yóu jiāng:骑着马不拉缰绳,任其自由行动,比喻漫无目的地闲逛或随意行动。

徙木为信xǐ mù wéi xìn:说到做到,言而有信。

青鸟传信qīng niǎo chuán xìn:青鸟:传说中受西王母役使的神鸟,后借指传递信息的使者。比喻使者传递信息。

不令而信bù lìng ér xìn:令:命令;信:信服。不用三令五申能使之遵守服从。

屏息谛听bǐng xī dì tīng:屏住呼吸仔细的听。

破除迷信pò chú mí xìn:原指从宗教迷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现也指解放思想,扫除自卑感,树立敢想、敢说、敢干的新风格。

垂帘听政chuí lián tīng zhèng:垂帘: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遮隔。听:治理。指太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

谓予不信wèi yú bù xìn:如果以为我的话不真实。

耳听八方ěr tīng bā fāng: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

赏信必罚shǎng xìn bì fá:形容赏罚严明。

偏三向四piān sān xiàng sì:指偏向、袒护某方。

果于自信guǒ yú zì xìn:果:果敢。形容过分自信。

信不由衷xìn bù yóu zhōng:比喻假意敷衍。

倾耳而听qīng ěr ér tīng:倾:歪,侧着。侧着耳朵仔细听。

纳忠效信nà zhōng xiào xìn:纳;献纳;效:献出。献出忠心和诤言。

讲信修睦jiǎng xìn xiū mù:修:建立;睦:和睦。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鸾音鹤信luán yīn hè xìn:比喻仙界的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