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听偏信 piān tīng piān xìn
偏听偏信的意思
只听信一方面的话:这件事谁是谁非,双方意见都得听,不能~。
1. 【解释】:偏面地听了一方面的话就信以为真。多指处理事情的态度不公正。
2. 【出自】: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3. 【示例】:他总是乐于听取大家的意见,从不偏听偏信。
4.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偏听偏信的近义词
人云亦云、偏听则暗、偏信则暗、一面之词
偏听偏信的反义词
不偏不倚、持平之论、中庸之道、兼听则明
成语词典:偏听偏信
半信半疑: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
悉听尊便:一切由您的意思。
危言耸听:故意说些吓人的话,使人听了吃惊。危言:使人吃惊的话。耸听:使人听了感到震动。
道听途说:路上听到的 传闻,随后就在路上传播出去。指没有根据的传闻。《论语 阳货》:“道听而塗(途)说,德之弃也。”
娓娓动听:话说得婉转生动,使人喜欢听。
以偏概全:以:用;偏:片面;概:概括;全:全部。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
信誓旦旦:誓言诚挚可信。《诗经·卫风·氓》:“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旦旦:诚恳的样子。
难以置信:难于使人相信。
洗耳恭听:形容专心、恭敬地听别人讲话。听人讲话时的客气话。元周权《秋霁》诗:“酒醒谁鼓《松风操》,炷罢炉熏洗耳听。”
信口开河:也作信口开合。随口乱说。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开合,絮絮聒聒。”《红楼梦》第三十九回:“村姥姥是信口开河。”
将信将疑:有点儿相信,又有点儿怀疑。唐李华《吊古战场文》:“人或有言,将信将疑。” 将:且,又。
听之任之:(对坏现象)听任它发展,而不加过问。
信口雌黄: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原作口中雌黄。《晋书·王衍传》记载,王衍能言,“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时人都称他为“口中雌黄”。雌黄:黄色矿物,可做颜料。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抹后重写。
背信弃义:不守信用,不讲道义。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听天由命: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也比喻碰机会,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不偏不倚:宋朱熹《中庸章句》题下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原是朱熹对儒家中庸之道的“中”的解释。后泛指不偏袒任何一方。
混淆视听:用假象或谎言使人们视听混乱,分辨不清是非。
坚信不疑:非常相信,毫不怀疑。常用来表示对某种观念、理论、人或事物有着坚定的信念。
善男信女:佛教用语,指信仰佛教的人们。
深信不疑:非常相信,没有一点怀疑。
通风报信:向别人暗中透露消息,多指把对立双方中一方的机密暗中告知另一方。
信以为真:相信他是真的。指把假的当作真的。
言听计从:对某人说的话,出的主意,全都听信照办。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魏书·崔浩传》:“属太宗为政之秋,值世祖经营之日,言听计从,宁廓区夏,遇既隆也。”
淆乱视听:视听:看和听。混淆是非,以扰乱人们的视听。
言而不信:说话不讲信用。
听聪视明:听:听觉;聪:灵敏;视:视觉;明:清楚。听得清,看得明。形容对事物有清楚而正确的认识。
闭门塞听:关上房门,堵住耳朵。
笃信好学:笃信:忠实地信仰。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学好问。
疑信参半:指半信半疑。
一言之信:信:信用。对自己说的话都很讲信用。
治兵以信:兵:军队。要用信义来管理军队。
一偏之言:争执的双方中一方所说的话。指单方面的话,片面的看法。
达诚申信:表达真诚忠贞。
信及豚鱼:及:达到;豚:小猪。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抱柱之信:用以表示坚守信约。
侈人观听:指加强人们在观感听觉上的印象。
信受奉行:信:信仰;奉:执行。接受教诲,虔敬奉行。比喻坚信不移,奉行不悖。
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形容写文章时,善于运用词汇和组织材料。宋苏轼《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诗:“前生子美只君是,信手拈得俱天成。” 拈(niān):用手指拿东西。
听谗惑乱:形容专门听别人的挑拨。
补偏救弊:《汉书·董仲舒传》:“举其偏者以补其弊而已矣。” 原意是指出它的不完善之处并加以补救。后用以表示弥补偏差,克服弊端。
陇头音信:指寄往或来自远方的书信。
无偏无党:偏:不公正;党:偏私。形容处事公正,没有偏向。
贪而无信:贪婪而又不守信用。
款言不听:款:通“窾”,空。对于不真实的话不要听信。
周听不蔽:蔽:蒙蔽。广泛听取意见就不会被蒙蔽。
言信行果: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同“言必信,行必果。”
游鱼出听: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言听谋决:指说的话听从照办,出的主意决定实行。
信而有征:可靠而且有证据。《左传·昭公八年》:“君子之言,信而有征。” 征(zhēng):证验。
轻诺寡信:轻易许下诺言的,往往很少守信用。《老子·六十三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诺:答应。
隔二偏三:隔膜疏远。
耳听心受:用耳朵听,并记在心里。
听人穿鼻:听:任凭;穿鼻:牛鼻子穿桊。比喻听凭别人摆布。
信托担保:以确保信托财产的安全,保护受托人的合法权益为目的而设立的信托。
内视反听:内视:向内看;反听:听外面的。指既能反省自己的言行,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民保于信:指执政的人有信还要有义,才能受到人民拥护。
耸耳听闻:译为竖起耳朵。形容注意地听。
牛听弹琴:比喻听不懂。
虚己以听:形容接受意见的态度诚恳。
逖听远闻:谓视听范围很远很广。
赏罚不信:奖赏和惩罚不讲信用。
半信不信:指不完全相信。
信马由缰:骑着马不拉缰绳,任其自由行动,比喻漫无目的地闲逛或随意行动。
徙木为信:说到做到,言而有信。
青鸟传信:青鸟:传说中受西王母役使的神鸟,后借指传递信息的使者。比喻使者传递信息。
不令而信:令:命令;信:信服。不用三令五申能使之遵守服从。
屏息谛听:屏住呼吸仔细的听。
破除迷信:原指从宗教迷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现也指解放思想,扫除自卑感,树立敢想、敢说、敢干的新风格。
垂帘听政:垂帘: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遮隔。听:治理。指太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
谓予不信:如果以为我的话不真实。
耳听八方: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
赏信必罚:形容赏罚严明。
偏三向四:指偏向、袒护某方。
果于自信:果:果敢。形容过分自信。
信不由衷:比喻假意敷衍。
倾耳而听:倾:歪,侧着。侧着耳朵仔细听。
纳忠效信:纳;献纳;效:献出。献出忠心和诤言。
讲信修睦:修:建立;睦:和睦。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鸾音鹤信:比喻仙界的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