苞苴竿牍 bāo jū gān dú

苞苴竿牍的意思

苞苴:蒲包,指赠送的礼物,引申为贿赂;竿牍:竹简为书,指书信,这里特指请托信。指携着礼物带着书信,去探访人。指行贿请托。

1. 【解释】:苞苴:蒲包,指赠送的礼物,引申为贿赂;竿牍:竹简为书,指书信,这里特指请托信。指携着礼物带着书信,去探访人。指行贿请托。

2. 【出自】:《庄子·列御寇》:“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牍。”

3.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含贬义

苞苴竿牍

成语词典:苞苴竿牍

连篇累牍 [ lián piān lěi dú ] 累:重叠;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

含苞欲放 [ hán bāo yù fàng ] 苞:花苞;欲:将要;放:开放。形容花将开而未开时的样子。也比喻少女青春年少、含苞待放的羞涩之态。

立竿见影 [ lì gān jiàn yǐng ] 在阳光下把竿子竖起来,立刻就能看到影子。比喻行事能迅速见到成效或付出能马上得到收获。

百尺竿头 [ bǎi chǐ gān tóu ] 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竿头日进 [ gān tóu rì jìn ] 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蓑笠纶竿 [ suō lì lún gān ] 形容鱼翁钓鱼的样子。也比喻不问世事的隐逸生活。

红日三竿 [ hóng rì sān gān ] 指天已大亮,时候不早。

揭竿而起 [ jiē gān ér qǐ ] 《史记·陈涉世家》:“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后用“揭竿而起”泛指人民起义。

案牍劳形 [ àn dú láo xíng ] 案牍:公文。文书劳累身体。形容公事繁忙。

探竿影草 [ tàn gān yǐng cǎo ] 探竿、影草、都是渔民使鱼聚集后下网捕捞之法。佛教禅宗借以喻启发性的随宜施教。

竿木逢场 [ gān mù féng chǎng ] 悟道在心﹐不拘时地。

斩竿揭木 [ zhǎn gān jiē mù ] 犹言斩木揭竿。

补苴调胹 [ bǔ jū tiáo ér ] 补苴:补缀,引申为弥缝;调胹:烹调煮熟。比喻加工使之完美。多用于对文章加工使之提高,或对理论作进一步完美的表述。

一竿风月 [ yī gān fēng yuè ] 指美好的景色。

竿头一步 [ gān tóu yī bù ] 比喻更进一步。

补苴罅漏 [ bǔ jū xià lòu ] 补好裂缝,堵住漏洞。比喻弥补事物的缺陷。唐韩愈《进学解》:“补苴罅漏,张皇幽眇。” 补苴(jū):补缀;罅(xià):裂缝。

辍毫栖牍 [ chuò háo qī dú ] 停笔藏牍,指停止写作。牍,古代写字用的狭长木板。

牍背千金 [ dú bèi qiān jīn ] 指人被系入狱,无法剖白。

苞苴竿牍 [ bāo jū gān dú ] 苞苴:蒲包,指赠送的礼物,引申为贿赂;竿牍:竹简为书,指书信,这里特指请托信。指携着礼物带着书信,去探访人。指行贿请托。

上竿掇梯 [ shàng gān duō tī ] 犹上树拔梯。比喻引诱人上前而断绝他的退路。

揭竿四起 [ jiē gān sì qǐ ] 指人民起义。

案无留牍 [ àn wú liú dú ] 桌案上没有积压的公文。形容办理公务干练、及时。

日上三竿 [ rì shàng sān gān ] 太阳升起已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时间已到上午很晚的时候,多用来指人起床晚或事情进展到较晚阶段。

案牍之劳 [ àn dú zhī láo ] 案牍:公文。办理公文的劳累。

另当别论 [ lìng dāng bié lùn ] 指对不同情况或事物应区别对待,不能用同样的标准来看待,要另外作出评价或处理。

千方百计 [ qiān fāng bǎi jì ] 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避实就虚 [ bì shí jiù xū ] 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攻击其薄弱之处;也指谈论或处理问题时回避要害,只讲次要的方面。

纷纷扬扬 [ fēn fēn yáng yáng ] 纷纷:众多;扬扬:飘荡的样子。形容雪花飘落或似雪花般的东西在空中飘洒得多而杂乱。也可形容消息、流言等传播得广而杂乱。

挺身而出 [ tǐng shēn ér chū ] 挺身:撑直身体。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简单明了 [ jiǎn dān míng liǎo ] 简明扼要,一看就明白。形容事物或表述简洁清晰,没有复杂的内容或结构,让人容易理解。

世外桃源 [ shì wài táo yuán ]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一无所获 [ yī wú suǒ huò ] 什么东西都没有获得。

不可磨灭 [ bù kě mó miè ] 磨灭:消失。永远消失不了。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分道扬镳 [ fēn dào yáng biāo ] 原指分路而行。后多比喻因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镳:马嚼子,借指为马。扬镳:驱马前进。

沉鱼落雁 [ chén yú luò yàn ] 形容女子容貌极美,使鱼沉入水底,使雁降落沙洲。

开疆拓土 [ kāi jiāng tuò tǔ ] 指开拓疆域、扩展领土,多形容君主、将领或国家通过武力或政治手段扩大统治范围,也可比喻在事业、领域等方面拓展发展空间。

粗言秽语 [ cū yán huì yǔ ] 指粗鲁、肮脏的言语,多含贬义,形容说话不文明、粗俗下流。

偷梁换柱 [ tōu liáng huàn zhù ] 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优。

如痴如醉 [ rú chī rú zuì ]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多因对人、事物或情境极度痴迷、陶醉或投入而达到忘我的状态。

以观后效 [ yǐ guān hòu xiào ] 指对犯错或失职的人暂时给予宽恕,观察其以后的表现是否改正,再决定后续处理。

万劫不复 [ wàn jié bù fù ] 指经历无数次劫难也无法恢复,形容彻底毁灭或陷入无法挽回的绝境,无法翻身。

大义灭亲 [ dà yì miè qīn ] 大义:正义,正道;亲:亲属。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

地利人和 [ dì lì rén hé ] 指地理环境优越,且人心团结、得人心,形容作战或做事具备优越的客观条件与良好的人际基础。

本来面目 [ běn lái miàn mù ] 事物原来的样子。

百年大计 [ bǎi nián dà jì ] 指关系到长远利益的重大计划或措施,强调事情的长远性和重要性,通常用于形容对未来具有深远影响的决策或事业。

卸磨杀驴 [ xiè mò shā lǘ ] 磨完东西后,把拉磨的驴卸下来杀掉。比喻把曾经为自己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揠苗助长 [ yà miáo zhù zhǎng ] 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名满天下 [ míng mǎn tiān xià ] 名声遍传天下。形容名声极大。

博大精深 [ bó dà jīng shēn ] 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退避三舍 [ tuì bì sān shè ] 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