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里裹铁 mián lǐ guǒ tiě
绵里裹铁的意思
丝绵里包裹着铁。比喻书法或诗文作品柔中有刚或平缓中含着锐气。
成语词典:绵里裹铁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含糊。宋朱熹《朱子全书·孟子一》:“看来惟是孟子说得斩钉截铁。”
砸锅卖铁:比喻把自己所有的都拿出来。
连绵不断: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
决胜千里:坐镇指挥千里之外的战局。形容将帅雄才大略,指挥若定。
忙里偷闲:在繁忙中抽出一点闲空。偷:抽出(时间)。
雾里看花:比喻老眼昏花、模糊不清。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诗:“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后比喻看不清事物的本质。
银装素裹:指雪下过之后的场景或冬天雪后的美丽景色,一切景物都被银白色包裹。(形容雪后一片白色的世界。)
趁热打铁:就着铁烧红的时候锻打。比喻抓紧时机,加速进行。
缠绵悱恻:形容内心悲苦难以排遣。
鞭辟入里:本作鞭辟近里,宋代理学家常用来形容做学问切实。今多形容说明问题透彻,切中要害。辟(pì):透彻。
花里胡哨:形容颜色过分鲜艳繁杂(含厌恶意):穿得~的。
铜墙铁壁:比喻极坚固的防御工事。也比喻人民群众团结一致而形成的强大的防御力量。
不远万里:不以万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金戈铁马:指战事。也用以形容战士的雄姿。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金戈:金属制作的戈。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绵里藏针:形容柔中有刚。
里应外合:外面进攻,里面配合接应。
吃里扒外:同“吃里爬外”。
志在千里:形容志向远大。
铁面无私:形容公正严明,不讲私人情面。
差之千里:指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但结果会造成很大的差距或错误。
表里如一:说话、行动和心里所想的完全一致。
绵言细语:绵:柔软。绵言:柔和的语言。细语:低细的语句。指说话时声音柔和细微,使人容易接受。
情意绵绵:情意:对人的感情。绵绵:延续不断的样子。形容情意深长,不能解脱。
铁石心肠:形容心肠硬,毫不动感情。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二折:“他多管是铁石心肠,直恁的难亲傍。”
手无寸铁:手里什么武器也没有。铁:指武器。
鹏程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从北溟往南海迁徙,水击三千里,乘风上行达九万里。后用以比喻前程远大。
笑里藏刀:形容对人表面温和,心里阴险毒辣。
铮铮铁骨:比喻人的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骨气。
破铜烂铁:破旧锈烂无用的铜铁器。
死里逃生:从极危险的境地中逃脱,幸免于死。
字里行间:字句之间(在说明文章没有直接说出而是含蓄地流露出来或融会在全文中的思想感情时,多用此语)。
铁树开花:铁树是一种常绿乔木,原产于热带,不常开花,移植北方后往往多年才开一次。比喻极难实现的事情。明王济《君子堂日询手镜》:“吴浙间尝有俗谚云,见事难成,则云须铁树花开。”
春雨绵绵:春天的小雨连续不断的样子。
千里迢迢:迢迢:遥远。形容路途遥远。
日行千里:一天能走一千里。形容速度惊人。
糊里糊涂: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表里不一:表面与内在不一样。
荣归故里:指光荣地回到家乡。一般是指某人在外面取得了成功或者获得荣誉后返回故乡。
万里长征:指长途行军。
百里挑一:一百个里挑选出一个,形容十分出众。
转战千里:形容连续作战,经历了很长的历程。
铁板钉钉:比喻事情已定,不能变更:这次足球赛,甲队获胜,看来是~了。事实俱在,~,你抵赖不了。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起来。指在战场上壮烈牺牲。《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红装素裹:指衣着淡雅的妇女。也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相映衬的景色。
一泻千里:形容江河奔流直下。也形容文笔气势奔放。明王世贞《文评》:“方希直奔流滔滔,一泻千里,而潆洄滉瀁之状颇少。” 泻:水急速地往下流。
心如铁石:心像铁石一样坚硬。比喻心肠硬或意志十分坚决。
碧空万里:万里:指面积大,距离长。形容天气晴朗。
打里打外:[北方口语]比喻又要管家里的事,又要对付外面的事。
聊尽绵薄:意为在帮了别人以后,对别人说的谦虚的话,让受助的人不必放在心上。
百里之任:旧指一县的长官,如县宰、县令等。
顽铁生光:发出光辉。
十里洋场:旧指洋人较多的地方。多形容旧时的上海。
铁板注脚:指确定无疑的注释。
寸步千里:寸步:指距离非常短。虽然相距只有寸步,却如同千里之隔。比喻相见非常困难。
点金作铁:用以比喻把好文章改坏。也比喻把好事办坏。同“点金成铁”。
胡里胡涂:形容不明事理或对事物的认识模糊。
铁面枪牙:比喻坚忍不拔,刻苦自励。
铁打江山:用铁锻打成的江山。比喻国家巩固。
明见万里:对于外界或远方的情况,知道得很清楚。也比喻人有预见。
蜿蜒绵亘:弯弯曲曲、延绵不断。
铁骨铮铮:指人有骨气,刚正坚贞。
疙里疙瘩:亦作“疙疙瘩瘩”。粗糙,不平滑。《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咚!’霍金娃 疙疙瘩瘩的大拳擂在炕沿上,心里暗暗大骂安检科长 王信。”如:在他那疙里疙瘩的脑壳上,头发像针似地竖立着。
缠绵缱绻:形容情意深厚,难舍难分。清 俞蛟《潮嘉风月记·丽品》:“﹝ 蓉娘 ﹞情致纏緜繾綣,凡與交者,均不能忘懷。”亦作“纏綿繾綣”。《红楼梦》第九三回:“﹝ 蔣玉函 ﹞把這一種憐香惜玉的意思,做得極情盡致。以後對飲對唱,纏綿繾綣。”
裹足不进:有所顾虑而止步不敢向前。
街坊邻里:街坊:邻居。指住处邻近的人。亦作“街坊四邻”。
一泻万里:形容江河水势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同“一泻千里”。
千里移檄:谓日行千里,传送紧急公文。
彻里彻外:从里到外。
毡袜裹脚:毡袜、裹脚、靴子,都是穿在脚上的东西。比喻彼此都一样。
鳌里夺尊:犹言出类拔萃。
袖里玄机:暗中采取的玄妙决策。《再生缘》第六六回:“又不知,袖裏玄機怎主張。”
风里杨花:风中的杨花飘忽不定。比喻事情或事物变化无定准。元 刘唐卿《降桑椹》第二折:“嘆母親這病,恰便似風裏楊花,水上幻泡。”明 陈秋碧《北粉蝶儿·闺情》曲:“悠揚不定,猶如風裏楊花。”《金瓶梅词话》第七二回:“你就是那風裏楊花,滚上滚下,如今又興起 如意兒 賊歪剌骨來了。”
没里没外:里外不分,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
八百里驳:牛名。
山河表里:形容形势险要。
磨穿铁砚: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形容发奋读书,持久不懈。《新五代史·桑维翰传》:“初举进士,主司恶其姓,以为‘桑’‘丧’同音。人有劝其不必举进士,可以从佗(通“他”)求仕者,维翰慨然。…铸铁砚以示人曰:‘砚弊,则改而佗仕。’卒以进士及第。”
呆里撒奸:形容外表痴呆,内心奸诈。
咬钉嚼铁:牙齿能咬碎铁钉。比喻意志坚强。
伸钩索铁:把錣伸直,把铁成索。
千里鹅毛:比喻礼物轻而情意重。宋黄庭坚《长句谢陈适用惠送吴南雄所赠纸》诗:“千里鹅毛意不轻,瘴衣腥腻北归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