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瑟胶柱 gǔ sè jiāo zhù
鼓瑟胶柱的意思
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成语词典:鼓瑟胶柱
偷梁换柱:《红楼梦》第九十七回:“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 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优。
中流砥柱:也说砥柱中流。形容人很坚强,不屈不挠,像砥柱在激流中屹立一样。也比喻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能起支柱作用的力量。《晏子春秋·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中流:河流中间。砥柱:三门峡东的一个石岛,屹立于黄河的激流中。
偃旗息鼓:放倒军旗,停敲战鼓。原指不暴露目标,秘密行军。也指停止战斗。《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有伏兵,引去。” 后也用以比喻事情中止或声势减弱。
欢欣鼓舞:形容非常高兴振奋。宋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自公始至,释其重荷…是故莫不欢欣鼓舞之至。” 欢欣:喜欢,快乐。鼓舞:兴奋。
一鼓作气:《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意思是打仗靠勇气,擂一通鼓,勇气振作起来了,两通鼓,勇气就衰退了,三通鼓,勇气就没有了。后来用“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荒芜萧瑟:形容土地或环境因无人管理而呈现出的荒凉、冷落、毫无生机的样子。荒芜指(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萧瑟指冷落、凄凉。
紧锣密鼓:锣鼓点敲得很密,比喻正式或公开活动前的紧张的舆论准备。
旗鼓相当:也说鼓旗相当。《后汉书·隗嚣传》:“如令子阳(公孙述)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指隗嚣)兵马,鼓旗相当。” 原指两军对敌。后用来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如胶似漆:形容感情深厚,难舍难分。
鼓舞人心:鼓舞:振作,奋发。振奋人们的信心。增强人们的勇气。
敲锣打鼓:指欢庆祝贺。
一柱擎天:擎:托起。一根柱托住天。比喻人能担当天下重任。
琴瑟和鸣:琴瑟:两种弦乐器名。琴瑟合奏时声音非常和谐。比喻夫妻感情和睦。
琴瑟不调:琴瑟:古乐器名,比喻夫妇。①指琴瑟合奏时,声音没有调整得和谐。②比喻夫妻不和。
打退堂鼓:封建官吏退堂时打鼓,现在比喻做事中途退缩:有困难大家来帮你,你可不能~。
擎天柱石:擎:向上托。能托住天空的大柱子。古代神话传说昆仑山有八柱擎天。后用来比喻能担当重任的人。
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 模很大。张:展开。
重整旗鼓:指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摇旗和击鼓是古代进军的号令)。也说重振旗鼓。
鼓鼓囊囊:状态词。形容口袋、包裹等填塞得凸起的样子:背包装得~的。
楼船箫鼓:乘坐楼船,吹箫击鼓。楼船:有楼饰的游船。
摇唇鼓舌:用花言巧语拨弄是非。也指利用口才进行游说。《庄子·盗跖》:“尔(孔子)…摇唇鼓舌,擅生是非。”
抱柱之信:用以表示坚守信约。
陶熔鼓铸: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鼓衰力尽: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腰鼓兄弟:腰鼓:古乐器,两头粗,中间细。比喻兄弟辈里居中的的那一个较差。
泓峥萧瑟:形容诗文意境深远。引申指幽雅恬静。
鼓眼努睛:眼睛张大、凸起的样子。指使眼色。
渔阳鼙鼓:渔阳:地名,现河北省蓟县,唐时安禄山驻军在此;鼙鼓:古代军中用的小鼓。渔阳郡响起了战鼓。指有战事发生。
悬羊击鼓:一种疑兵之计。
鼓舌扬唇:转动舌头,张开嘴唇。形容开口说唱。
悬鼓待椎:比喻急不可待。
折胶堕指:极言天气寒冷。
欢呼鼓舞:形容欢乐兴奋之极。
束椽为柱:捆扎椽子当柱子用。比喻小材大用。
柱天踏地:指顶天立地的事物。
壁里安柱:在墙壁里加安支柱可以短暂的获得巩固,但是一旦出现基底问题,必然也是会腐朽。比喻饮鸩止渴,不得长久。
鼓衰气竭:比喻力量耗尽,不能再有作为。
钟鼓馔玉:指鸣钟鼓,食珍馐。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
鸾胶凤丝:指续娶的后妻。
桴鼓相应:用鼓槌打鼓,鼓即发声。比喻上呼下应,紧密配合。《汉书·李寻传》:“顺之以善政,则和气可立致,犹桴鼓之相 应也。” 桴:鼓槌。
掀风鼓浪: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
鼓舌掀簧:掉动舌头,掀动乐器中的簧片。指用动人的言辞蛊惑人。
金鼓喧阗:金鼓:金钲和鼓。喧阗:声音大。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亦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
鼓角相闻:鼓:战鼓;角:号角。战鼓声、号角声不断传出。形容军队驻地警戒,备战不懈,纪律森严。
改柱张弦:改换琴柱,另张琴弦。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
两部鼓吹:鼓吹:古时仪仗乐队的器乐合奏。两部器乐合奏。特指蛙鸣。
胶柱鼓瑟:比喻拘泥,不知变通。《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柱:瑟上调弦的短木,柱被粘住,音调就不能变换。
羯鼓催花:羯鼓:两面蒙皮,腰部较细的一种鼓。敲击羯鼓,使杏花早开。
鼓吻奋爪:犹言张牙舞爪。形容猛兽凶恶可怕。也比喻猖狂凶恶。
金鼓齐鸣:指战斗正在进行。也形容军威盛大。金鼓:金属制的乐器和战鼓。古代作战时用它们发号令,壮军威。
鼓吻弄舌:指鼓弄唇舌。
收锣罢鼓:停止敲击锣鼓。比喻结束,结尾。
擎天之柱:擎:向上托。能托住天空的大柱子。古代神话传说昆仑山有八柱擎天。后用以比喻能负担重任的人。
琴瑟和同:夫妻关系和谐。
蒙在鼓里:好像被包在鼓里一样。比喻受人蒙蔽,对有关的事情一点儿也不知道。
击鼓催花:唐 南卓《羯鼓录》:“上(唐明皇)洞晓音律……尤爱羯鼓玉笛,常云八音之领袖,诸乐不可为比。尝遇二月初,詰旦,巾櫛方毕,时当宿雨初晴,景色明丽,小殿内庭,柳杏将吐。覩而嘆曰:‘对此景物,岂得不为他判断之乎?’左右相目,将命备酒,独 高力士 遣取羯鼓。上旋命之,临轩纵击一曲,曲名《春光好》。神思自得。及顾柳杏,皆已发拆。上指而笑谓嬪御曰:‘此一事不唤我作天公,可乎?’”后用作酒令。鼓响传花,声止,持花未传者即须饮酒。今亦用作游戏。
一柱难支:一根柱子难于支撑。比喻一个人的力量难以维持艰危的局势;艰巨的事业非一人之力所能胜任。
胶漆之交:志趣相投、亲密无间的朋友。
撞钟击鼓:指奏乐或敲击寺院的钟鼓。
扯鼓夺旗:形容作战勇敢。
一鼓而擒:鼓:擂战鼓;擒:擒住。作战开始时,擂第一通战鼓就把敌人擒获了。比喻速战速决。
蛙鼓蝉鸣:比喻拙劣的议论或文章。
鼓足干劲:把劲头鼓足,准备做事。
陈雷胶漆:东汉 陈重 与 雷义 同郡为友,俱学《鲁诗》、《颜氏春秋》,推重相让,亲密无间。乡里为之语曰:“胶漆自谓坚,不知 雷 与 陈。”见《后汉书·独行传·陈重》、《雷义》。后因以“陈雷胶漆”为友情笃厚之典故。
抱柱含谤:抱柱:比喻坚守信约。坚守信约却遭到诽谤。
歙漆阿胶:歙县的漆,东阿的胶,即指胶漆。比喻情意相投。
弦而鼓之:弦,琴弦。这里作动词用,装上弦。鼓,名词,用如动词,弹的意思。
一鼓一板:鼓、板都是演唱时用以调和节奏的,两者不可分离,因以喻互相帮衬。
煎胶续弦:比喻交情密切或再续旧情。
琴瑟调和:琴瑟同时弹奏,声音和谐。比喻夫妻恩爱。
开台锣鼓: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的开头部分。也比喻一个事件的开头。
鼓腹而游:鼓腹:鼓起肚子,即饱食。拍打肚皮四处游逛。形容闲暇无事,自得其乐。
如鼓琴瑟:比喻夫妻间和谐美好。
尾生抱柱: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典出《庄子·盗跖》。后用以比喻坚守信约。
琴瑟相调:夫妇感情融洽谐乐。
卧鼓偃旗: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擎天一柱:擎:托起。一根柱托住天。比喻人能担当天下重任。
息鼓偃旗: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
柱石之寄:旧时指担负国家重任的大臣。
冰弦玉柱:筝瑟之类乐器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