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陶兀兀 táo táo wù wù
陶陶兀兀的意思
形容沉湎于酒,放纵傲慢。
1. 【解释】:形容沉湎于酒,放纵傲慢。
2. 【出自】:《晋书·刘伶传》:“伶虽陶兀昏放,而机应不差。未尝厝意文翰,惟著《酒德颂》一篇。”宋·黄庭坚《醉落魄》词:“陶陶兀兀,尊前是我华胥国。”
成语词典:陶陶兀兀
自我陶醉 [ zì wǒ táo zuì ] 指盲目地自我欣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忽视现实或他人看法,沉醉于自满或幻想的状态。
兀兀穷年 [ wù wù qióng nián ] 兀兀: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辛苦劳动,勤劳不懈。
周回陶钧 [ zhōu huí táo jūn ] 周回,循环往复之意;陶钧,制造陶器时用的转轮,比喻培育人材。
陶熔鼓铸 [ táo róng gǔ zhù ] 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乐乐陶陶 [ lè lè táo táo ] 心情十分高兴的样子似这雪,农夫每喜年丰乐乐陶陶,争如俺,神仙每玩瑶华散袒逍遥。--元.朱有炖《十长生》
腾腾兀兀 [ téng téng wù wù ] 犹言昏昏沉沉;恍恍惚惚。
陶情养性 [ táo qíng yǎng xìng ] 使心情愉快。
陶情适性 [ táo qíng shì xìng ] 陶:喜,快乐;适:舒适,畅快。使心情愉快。
陶犬瓦鸡 [ táo quǎn wǎ jī ] 陶土做的狗,泥土塑的鸡。比喻徒具形式而无实用的东西。
危峰兀立 [ wēi fēng wù lì ] 形容山势险峻。
耕稼陶渔 [ gēng jià táo yú ] 指古时的各种生产劳动。
丝竹陶写 [ sī zhú táo xiě ]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陶写:陶冶性情。用音乐来陶冶性情。
鲁鱼陶阴 [ lǔ yú táo yīn ] “鲁”和“鱼”、“陶”和“阴”字形相近易混。指传抄刊印中的文字错误。
陶侃运甓 [ táo kǎn yùn pì ] 指不安攸闲,发奋功业之人。
瓦鸡陶犬 [ wǎ jī táo quǎn ] 泥土烧制的鸡犬。比喻徒具形式而无实际用途。
陶陶兀兀 [ táo táo wù wù ] 形容沉湎于酒,放纵傲慢。
遣兴陶情 [ qiǎn xìng táo qíng ] 遣释意兴,陶冶情趣。
董项陶腰 [ dǒng xiàng táo yāo ] 字面意思为像董宣的脖子那样强硬、像陶潜的腰那样挺直,形容刚直清高,决不违背自己的良心向权贵低头、为势利屈腰。词语涉及古代两位著名县令:“董”指东汉被光武帝称为“强项令”的洛阳令董宣;“陶”乃东晋“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彭泽县令陶潜。
熏陶成性 [ xūn táo chéng xìng ] 熏陶:感化,培养;性:习惯。经常受到某方面的感染而形成的某种习性。
珑珑兀兀 [ lóng lóng wù wù ] 象声词。元 耶律铸《松声行》:“瓏瓏兀兀驚俗聾,餘韻飄蕭散碧空。”
陶然而醉 [ táo rán ér zuì ] 形容酣畅淋漓地醉饮。
宗匠陶钧 [ zōng jiàng táo jūn ] 宗匠:陶铸器具的大匠。
富埒陶白 [ fù liè táo bái ] 比喻极富有。
冥然兀坐 [ míng rán wù zuò ] 静静地独自端坐着。冥然,沉寂的样子。兀坐。端坐。
陶陶自得 [ táo táo zì dé ] 自己觉得快意。同“陶然自得”。
陶猗之家 [ táo yī zhī jiā ] 陶猗:泛指富人。指富有的人家。
感同身受 [ gǎn tóng shēn shòu ] 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现多形容虽未亲身经历,但内心对他人的遭遇、情感有如同亲身感受般的体会与共鸣。
井井有条 [ jǐng jǐng yǒu tiáo ] 形容条理分明,整齐有序。
一声不吭 [ yī shēng bù kēng ] 指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
自吹自擂 [ zì chuī zì léi ] 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形容自我吹嘘、夸大自己的优点或功劳,含贬义,多用来批评人不谦虚、过分炫耀。
歃血为誓 [ shà xuè wéi shì ] 指古代盟誓时,参与者将牲畜的血涂在嘴唇上,或饮血、含血,以表示诚意和决心,现多形容以庄严的方式立誓结盟或表达坚定信念。
一语成箴 [ yī yǔ chéng zhēn ] 指一句话竟成了预言,原本随口说出的话后来竟然变成真的(多含不愿看到的结果),也作“一语成谶”。
怨天尤人 [ yuàn tiān yóu rén ] 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
垂暮之年 [ chuí mù zhī nián ] 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形容人接近晚年的状态,通常意味着人生已走过大部分历程,身体机能和精力等都逐渐衰退。
善男信女 [ shàn nán xìn nǚ ] 原指信仰佛教的男女信徒,后泛指虔诚信奉宗教或心地善良的人。
琴瑟不调 [ qín sè bù tiáo ] 琴瑟:古乐器名,比喻夫妇。①指琴瑟合奏时,声音没有调整得和谐。②比喻夫妻不和。
发愤忘食 [ fā fèn wàng shí ] 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剩菜残羹 [ shèng cài cán gēng ] 吃剩的食物。比喻弃余无用之物。
至理名言 [ zhì lǐ míng yán ] 至:最;名:有名声的。最正确的道理,最精辟的言论。
深仇大恨 [ shēn chóu dà hèn ] 深而大的仇恨。
曲高和寡 [ qǔ gāo hè guǎ ] 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功标青史 [ gōng biāo qīng shǐ ] 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为青史。功劳记在史书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绩。
宽以待人 [ kuān yǐ dài rén ] 指以宽厚、包容的态度对待他人,多形容待人接物时不苛责、能体谅对方的过失或不足。
接风洗尘 [ jiē fēng xǐ chén ] 指设宴款待远来的客人,以示慰问和欢迎。
装聋作哑 [ zhuāng lóng zuò yǎ ] 假装耳聋口哑。形容故意不理睬,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掷地有声 [ zhì dì yǒu shēng ] 原形容文辞优美、声调铿锵,落地有声;现多形容话语豪迈有力、坚定可信,或行动举措成效显著、影响深远。
鸡毛蒜皮 [ jī máo suàn pí ] 比喻无关紧要的琐碎小事或毫无价值的东西。
有名无实 [ yǒu míng wú shí ] 指空有名声或名义,实际却无相应的内容、能力或效果,强调表面与实质不符。
通宵达旦 [ tōng xiāo dá dàn ] 指整整一夜直到天亮,形容人整夜不睡觉,持续做某事,侧重时间上从夜晚延续到清晨的连贯性。
持之以恒 [ chí zhī yǐ héng ] 长久地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