蹑蹻担簦 niè qiāo dān dēng

1. 拼音:niè qiāo dān dēng

2. 意思:“蹑蹻”指穿着草鞋,“担簦”指背着斗笠,形容长途跋涉、不畏艰辛地去求学或寻求真理(侧重行走的艰苦与意志的坚定)。

3. 出处:源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虞卿者,游说之士也。蹑蹻檐簦,说赵孝成王。”(“檐”通“担”,“簦”指斗笠),后用以形容人奔波求学的苦行。

4. 近义词:

跋山涉水:翻越山岭,蹚水过河,形容旅途艰辛(侧重行程的艰难)。

负笈从师:背着书箱拜师求学,指远游求师(侧重求学的决心)。

风尘仆仆:形容旅途劳累,奔波忙碌(侧重奔波的状态)。

千里迢迢:形容路途遥远,长途跋涉(侧重距离的遥远)。

筚路蓝缕: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开路,比喻创业艰辛(此处引申为为目标艰苦奋斗)。

5. 反义词:

养尊处优:生活在富贵优裕的环境中,贪图安逸(侧重安逸享乐)。

足不出户:脚不迈出家门,形容不外出(侧重封闭保守)。

好逸恶劳:喜欢安逸,厌恶劳动(侧重懒惰怕苦)。

安于现状: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思进取(侧重缺乏追求)。

坐享其成:自己不出力,享受别人的成果(侧重不劳而获)。

6. 例句:

古人蹑蹻担簦求学的精神,至今仍激励着无数学子砥砺前行。

他为寻名师指点,不惜蹑蹻担簦,跨越千里来到江南书院。

纪录片中还原了古人蹑蹻担簦的求学之路,道尽知识的珍贵。

若非蹑蹻担簦的毅力,怎会在穷乡僻壤中寻得隐世大儒?

书中描写的书生蹑蹻担簦、风餐露宿的场景,让读者深感求学不易。

当代青年虽无需蹑蹻担簦,但仍需保有刻苦钻研的求学态度。

历史上的学者多有蹑蹻担簦的经历,方得学问贯通古今。

他常以“蹑蹻担簦”自勉,告诫自己莫因路途遥远而放弃理想。

这幅古画生动描绘了士人蹑蹻担簦、翻山越岭的求道之景。

蹑蹻担簦的苦行到功成名就的辉煌,他的人生便是一部励志传奇。

蹑担

成语词典:蹑蹻担簦

担惊受怕 [ dān jīng shòu pà ] 形容内心充满忧虑和恐惧,一直处于不安的状态(侧重长期或持续的恐惧心理)。  

蹑手蹑脚 [ niè shǒu niè jiǎo ] 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小心翼翼不让发出声响,多用来表现人行动谨慎或不想惊动他人的状态。

束云担雪 [ shù yún dān xuě ] 渔夫樵子在野外作业时的艰辛生活。

牵羊担酒 [ qiān yáng dān jiǔ ] 牵着羊,挑着酒。表示向人慰劳或庆贺。

信托担保 [ xìn tuō dān bǎo ] 以确保信托财产的安全,保护受托人的合法权益为目的而设立的信托。

枉担虚名 [ wǎng dān xū míng ] 白白占有名位,形同虚设;空有其名并无实际内容。

贫无担石 [ pín wú dàn dàn ] 家里穷得连一担的粮食也没有。形容没什么储备。

担酒牵羊 [ dān jiǔ qiān yáng ] 牵着羊,挑着酒。表示向人慰劳或庆贺。

息肩弛担 [ xī jiān chí dàn ] 放下肩上挑的担子。形容摆脱职务,卸去责任。

嗫跻檐簦 [ niè jī yán dēng ] 比喻长途跋涉。

受怕担惊 [ shòu pà dān jīng ]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七担八挪 [ qī dān bā nuó ] 指一再耽搁拖延。

担风袖月 [ dān fēng xiù yuè ] 形容中国古代士大夫抛弃功名利禄。

蹑蹻担簦 [ niè qiāo dān dēng ] 焙草鞋;簦:长柄笠。脚穿草鞋,身背竹笠。指长途跋涉。同“蹑蹻檐簦”。

负笈担簦 [ fù jí dān dēng ] 背着书箱扛着有柄的笠,奔走求学。

负担舍舟 [ fu dan she zhou ] 身背行囊,离船上岸.

一力担当 [ yī lì dān dāng ] 一力:尽全力。尽全力承担责任。

唯命是从 [ wéi mìng shì cóng ] 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

博览群书 [ bó lǎn qún shū ] 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不怀好意 [ bù huái hǎo yì ] 怀:包藏。没安好心。

招摇过市 [ zhāo yáo guò shì ] 指在公开场合大摇大摆显示声势,引人注意。

忧心如焚 [ yōu xīn rú fén ] 形容内心忧愁得像火烧一样,极度焦急不安。

南腔北调 [ nán qiāng běi diào ] 原指戏曲的南北腔调,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掺杂着各方言,也泛指各地方言或口音混杂的说话方式。

发号施令 [ fā hào shī lìng ] 发布命令,下达指示。

满山遍野 [ mǎn shān biàn yě ] 指布满山岭和田野,形容数量极多或范围极广,到处都是,多用来形容自然景物、人或事物密集分布的状态。

丑态毕露 [ chǒu tài bì lù ] 毕:完全。丑恶的形态彻底暴露。

心醉神迷 [ xīn zuì shén mí ] 形容佩服爱慕到极点,沉浸在某种美好、令人陶醉的情境中,精神处于痴迷状态。

深谋远虑 [ shēn móu yuǎn lǜ ] 指计划周密、考虑长远,形容人有深远的谋略和长远的眼光,善于从长远角度思考问题。

绳之以法 [ shéng zhī yǐ fǎ ] 根据法律制裁。

以毒攻毒 [ yǐ dú gōng dú ] 指用有毒的药物来治疗毒疮等因毒而起的疾病。比喻用不良事物本身的特点来反对不良事物,或利用恶人来对付恶人。

含情脉脉 [ hán qíng mò mò ] 饱含温情,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常用以形容少女面对意中人稍带娇羞但又无限关切的表情。

浑身解数 [ hún shēn xiè shù ] 指全身所有的技能、本领,形容使出全部力量或办法来应对某事。

心花怒放 [ xīn huā nù fàng ] 心里高兴得像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垂头丧气 [ chuí tóu sàng qì ] 垂头:耷拉着脑袋;丧气:神情沮丧。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样子。

载歌载舞 [ zài gē zài wǔ ] 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一丝不苟 [ yī sī bù gǒu ] 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保家卫国 [ bǎo jiā wèi guó ] 保卫家乡和祖国。

不辞而别 [ bù cí ér bié ]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

明哲保身 [ míng zhé bǎo shēn ] 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现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生龙活虎 [ shēng lóng huó hǔ ] 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人或事物活泼矫健、充满活力,精神饱满且动作敏捷。

作鸟兽散 [ zuò niǎo shòu sàn ] 像鸟兽一样受惊后四处逃散,形容人群在惊慌或溃败时纷纷散去的狼狈状态,多含贬义。

难如登天 [ nán rú dēng tiān ] 形容事情困难到了极点,如同登天一样艰难。

气度不凡 [ qì dù bù fán ] 指人的气魄和风度不同寻常,显得格外豪迈、大气或高雅,展现出超越常人的胸襟与气质,多形容人举止从容、神态威严或格调高雅。

惊涛骇浪 [ jīng tāo hài làng ] 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莞然而笑 [ wǎn rán ér xiào ] 形容微笑的样子。

不知所云 [ bù zhī suǒ yún ] 原指言语混乱、内容空洞,让人不知道说的是什么;现多形容说话或写文章逻辑混乱、缺乏条理,使人无法理解。

来历不明 [ lái lì bù míng ] 指人或事物的由来和背景无法弄清楚,来源或身世不清楚、不明确。  

多事之秋 [ duō shì zhī qiū ] 指事故或事变很多的时期,多用来形容国家、社会或个人在一段时间内处于动荡不安、矛盾频发的状态。

支支吾吾 [ zhī zhī wú wú ] 指说话吞吞吐吐,含混躲闪。

空空如也 [ kōng kōng rú yě ] 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形容一无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