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明月 èr fēn míng yuè

1. 拼音:èr fēn míng yuè

2. 意思:原指唐代扬州繁华昌盛,月色格外明媚(因唐时扬州商业发达,夜生活丰富,月亮仿佛被分为二分,一半映照扬州);后多用以形容某地月色幽美,或借指扬州的繁荣景象与风月风情,也可比喻风光旖旎的地方。

3. 出处:出自唐代徐凝《忆扬州》诗:“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觉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诗句以夸张手法极言扬州月色之美,后“二分明月”成为典故,沿用至今。

4. 近义词:

月明风清:形容月色皎洁,清风宜人,与“二分明月”均描绘清幽美好的月夜景象(侧重环境的宁静与月色的澄澈)。

月白风清:月光洁白,清风柔和,多形容夜景幽美宜人,与“二分明月”均营造出恬静雅致的氛围(侧重自然景色的清新)。

月朗风清:月亮明亮,微风清爽,形容夜色美好,与“二分明月”均以月色为核心展现夜景之美(侧重月光的明朗与环境的舒适)。

风月无边:指风景美好,意境深远,与“二分明月”均含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意(范围更宽泛,可涵盖日月、清风等多种景致)。

5. 反义词:

月黑风高:形容没有月光、风势强劲的夜晚,多暗示危险或不祥的氛围,与“二分明月”的明媚月色相反(侧重夜色的阴暗与险恶)。

昏天黑地:形容天色昏暗,也比喻社会混乱或人神志不清,与“二分明月”的清朗月色及美好意境对立(侧重环境的昏暗或混乱)。

月落星沉:月亮落下,星星沉没,指天色将明或夜晚结束,与“二分明月”所描绘的月色正浓的状态不同(侧重时间的推移或夜色的消逝)。

6. 例句:

古人笔下的扬州,总有二分明月的诗意,令人向往其昔日繁华。

中秋夜,西湖边二分明月,游人沉醉于湖光月色的静谧之美。

他在散文中写道:“江南秋夜,二分明月映照着黛瓦白墙,宛如一幅水墨画卷。”

扬州瘦西湖的夜景,恰是二分明月的绝佳写照,月光与湖水相映成趣。

诗词中“二分明月”的意象,常寄托着文人对江南风月的眷恋之情。

旅行纪录片里,镜头掠过古镇的青石板路,二分明月为夜色增添了几分古韵。

中秋佳节,若能于二分明月下与亲友对饮,便是人间至乐。

画家以“二分明月”为题,勾勒出月下荷塘的朦胧之景,意境悠远。

史书中记载的扬州盛景,除了商贾云集,更有二分明月的浪漫传说。

当游船划过秦淮河,两岸灯火与二分明月交辉,恍若穿越回千年以前。

二分明月

成语词典:二分明月

明明白白 [ míng míng bái bái ] 清清楚楚,明确无误;正大光明。

长年累月 [ cháng nián lěi yuè ] 指经过很久的时间,长时间。

三心二意 [ sān xīn èr yì ] 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窗明几净 [ chuāng míng jī jìng ] 窗户明亮,小桌洁净。形容房间收拾得整洁、干净、明亮。

二话不说 [ èr huà bù shuō ] 不说任何别的话。指立即行动。

日积月累 [ rì jī yuè lěi ] 长时间地积累。

耳聪目明 [ ěr cōng mù míng ] 听得清楚,看得明白。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明知故犯 [ míng zhī gù fàn ] 明明知道不能做,却故意违犯。

赏罚分明 [ shǎng fá fēn míng ] 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

星月交辉 [ xīng yuè jiāo huī ] 星星和月亮交相照耀。指星星和月亮一起在天空闪烁。

吴牛喘月 [ wú niú chuǎn yuè ] 吴地(江淮一带)的水牛害怕酷热,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就大口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比喻人遇事过分惧怕,而失去了判断的能力。

弃暗投明 [ qì àn tóu míng ] 离开黑暗,投向光明。比喻在政治上脱离反动阵营,投向进步方面。

披星戴月 [ pī xīng dài yuè ] 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寒冬腊月 [ hán dōng là yuè ] 指农历十二月天气最冷的时候。泛指非常寒冷的冬天。

若明若暗 [ ruò míng ruò àn ] 好像明亮,又好像昏暗。比喻对情况的了解或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楚。

恰如其分 [ qià rú qí fèn ] 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

分门别类 [ fēn mén bié lèi ] 分、别:分辨、区别;门:一般事物的分类;类:许多相似或相同事物的综合。把一些事物按照特性和特征分别归入各种门类。

合二为一 [ hé èr wéi yī ] 指将两者合为一个整体。

众星拱月 [ zhòng xīng gǒng yuè ] 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

身无分文 [ shēn wú fēn wén ] 形容非常贫穷,身上一分钱都没有。

嫦娥奔月 [ cháng é bèn yuè ] 嫦娥投向月亮。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后羿从西王母处得到不死之药,嫦娥偷吃后,遂奔月宫。这是一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现在也用于比喻实现某种理想或追求。

日月如梭 [ rì yuè rú suō ] 太阳和月亮像穿梭一样地来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明察秋毫 [ míng chá qiū háo ] 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深明大义 [ shēn míng dà yì ] 指识大体,顾大局。

别无二致 [ bié wú èr zhì ] 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

光明磊落 [ guāng míng lěi luò ] 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

明眸善睐 [ míng móu shàn lài ] 形容女子的眼睛明亮而灵活,善于顾盼传情。“明眸”指明亮的眼睛;“善睐”表示善于顾盼。

分道扬镳 [ fēn dào yáng biāo ] 原指分路而行。后多比喻因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镳:马嚼子,借指为马。扬镳:驱马前进。

明火执仗 [ míng huǒ zhí zhàng ] 明:点明;火:火把;执:拿着;仗:兵器。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原指公开抢劫。后比喻公开地、毫不隐藏地干坏事。

峥嵘岁月 [ zhēng róng suì yuè ] 峥嵘:不平凡,不寻常。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明心见性 [ míng xīn jiàn xìng ] 指摒弃世俗的一切意识观念,大彻大悟,显现人的本性。它是一种佛教语,体现的是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通过内心的观照和修行,洞察自己的本心,领悟到自身的佛性。

安分守己 [ ān fèn shǒu jǐ ] 指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这体现了一种自我约束,按照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行事的行为状态。

分毫无爽 [ fēn háo wú shuǎng ]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爽,差错。用于形容非常精确、准确,一点也不出现偏差的情况。

晓风残月 [ xiǎo fēng cán yuè ] 拂晓风起,残月将落。常形容冷落凄凉的意境。也指歌妓的清唱。

明珠暗投 [ míng zhū àn tóu ] 原意是明亮的珍珠,暗里投在路上,使人看了都很惊奇。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

明哲保身 [ míng zhé bǎo shēn ] 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现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光风霁月 [ guāng fēng jì yuè ] 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

坐地分赃 [ zuò dì fēn zāng ] 原指盗贼就地瓜分偷盗来的赃物。现多指匪首窝主自己不动手而坐在家里分取同伙偷盗来的财物。

开宗明义 [ kāi zōng míng yì ] 开宗:阐发宗旨;明义:说明意思。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讲明主要意思。

爱憎分明 [ ài zēng fēn míng ] 憎:恨。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形容人在感情上对事物有着明确的区分,对待不同的事物表现出喜爱或者厌恶的态度很清晰,毫不含糊。

独一无二 [ dú yī wú èr ] 指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十分稀少。

柳暗花明 [ liǔ àn huā míng ] 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蹉跎岁月 [ cuō tuó suì yuè ] 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蹉跎:时光白白过去。

日削月割 [ rì xuē yuè gē ] 每日每月割让土地。形容一味割地求和。也可引申为逐渐地被削弱。削:削减;割:割让。

入木三分 [ rù mù sān fēn ] 原是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

简明扼要 [ jiǎn míng è yào ] 指说话、写文章简单明了,能抓住要点。

明枪暗箭 [ míng qiāng àn jiàn ] 比喻种种公开的和隐蔽的攻击。

分庭抗礼 [ fēn tíng kàng lǐ ] 庭:庭院;抗礼:平等行礼。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

掌上明珠 [ zhǎng shàng míng zhū ] 多用来比喻父母疼爱的儿女,特指女儿。

山明水秀 [ shān míng shuǐ xiù ] 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