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皮抽筋 bō pí chōu jīn
剥皮抽筋的意思
形容恨之入骨或极端凶残。
1. 【解释】:形容恨之入骨或极端凶残。
2. 【出自】: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二回:“梅山猴头,焉敢弄术!拿住你定要剥皮抽筋。”
3.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词典:剥皮抽筋
生吞活剥:唐刘肃《大唐新语·谐谑》记载,枣强令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有人取笑他“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后用“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照搬别人的言论、经验、方法等。
死皮赖脸:形容不顾羞耻,一味纠缠。
鸡毛蒜皮:比喻轻微琐碎无关紧要的小事。
皮开肉绽:皮肉都裂开了。形容被打得伤势极重。绽(zhàn)。
釜底抽薪:从锅底下抽去 燃烧的柴火,使水停沸。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 除根。” 明俞汝楫《礼部志稿·奏疏·戚元佐〈议处宗潘疏〉》:“谚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老着脸皮:不顾丢面子。
与虎谋皮:也说与狐谋皮。同老虎商量,要剥下它的皮。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是绝对办不到的。《太平御览》卷二○八引《符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高土堆)之下。”
嬉皮笑脸:形容嬉笑而不严肃的样子。也作嘻皮笑脸。
狗皮膏药:药膏涂在小块狗皮上的一种膏药,疗效比一般膏药好。旧时走江湖的人常假造这种膏药来骗取钱财,因而用来比喻骗人的货色。
略知皮毛:比喻稍知表面的情况或稍有肤浅的知识。
细皮嫩肉:(~儿)形容人的皮肤细嫩:这姑娘长得~的。
刮骨抽筋:比喻极力搜刮、榨取民财。
抽抽噎噎:形容低声哭泣。
鹤发鸡皮:鹤发:白发;鸡皮:形容皮肤有皱纹。皮肤发皱,头发苍白。形容老人年迈的相貌。
抽薪止沸:把锅底下燃着的柴抽掉,使锅里的水不再翻滚。比喻解决问题从根本上着手。
擢筋割骨:犹言擢筋剥肤。
抽丁拔楔:比喻解决疑难。丁,“钉”的古字。
隳胆抽肠:犹言披肝沥胆。表示真心诚意。
散发抽簪:指弃官隐居。
黄皮刮廋:形容面黄肌瘦的样子。
皮相之谈:皮相:从表面上看。没有说到点子上的肤浅看法。
颜筋柳骨:颜: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指颜柳两家书法挺劲有力,但风格有所不同。也泛称书法极佳。
钻皮出羽:比喻极意夸饰自己偏爱的人。
柔筋脆骨:柔弱的筋骨。比喻文章疲软无力。
食肉寝皮:吃他的肉,剥他的皮做卧具。形容仇恨极深或除恶务尽。《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然二子(指齐之殖绰和郭最)者,譬于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
抽黄对白:用“黄”对仗“白”。指只求对仗工稳。
抽拔幽陋:抽拔:提拔。指提拔出身微贱不为人知却很有才能的人。
剔抽秃刷:亦作“剔抽秃揣”。转动貌。
弹筋估两:形容掂量轻重。
嘻皮涎脸:形容轻佻嘻笑不知羞耻的样子。
皮开肉破:皮肉都裂开了。形容被打伤势严重。
互剥痛疮:比喻互揭阴私。
小眼薄皮:比喻眼界小,爱贪小便宜。
豹死留皮:豹子死了,皮留在世间。比喻将好名声留传于后世。
黑漆皮灯:不透光亮的灯。比喻不明事理。
癞骨顽皮:身患顽癣,皮骨丧失知觉。比喻顽劣之徒。
皮弁素绩:鹿皮帽子,白色衣服。
顽皮贼骨:指品行不端,无赖狡诈的人。
皮肉之苦:泛指身体所遭受的痛苦。
皮松肉紧:漫不经心,宽泛而无关紧要。
左旋右抽:左边的御者旋回车马,右边的勇士拔刀刺杀。形容作战时的气势。
没皮没脸:同没脸没皮。
割剥元元:指掠夺人民。
剥肤椎髓:剥:剥去;肤:皮肤;椎:捶击。剥人皮肤,敲人骨髓。比喻极其残酷地压榨和剥削。
隔皮断货:指隔着封皮,判断货物的好坏。比喻凭外部现象推测内部底细。
羊质虎皮: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娇皮嫩肉:指肌肤细嫩。
丰筋多力:丰:丰满,丰实;筋:肌腱或骨头上的韧带;多:多余。书法有筋骨,笔力雄健。比喻字体结构坚实而丰满,笔力强劲有余。
橡皮钉子:犹软钉子。比喻以婉转隐晦的方式进行斥责或拒绝。
抽秘骋妍:抒发深意,施展美才。
癞肉顽皮:身患顽癣,皮肉丧失知觉。喻顽劣。
剥极必复:剥卦阴盛阳衰,复卦阴极而阳复。比喻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脱皮掉肉:喻指卖命(老头子一辈为 小梁庄群众起早搭黑,脱皮掉肉奔波,哪天黑来不熬到鸡儿叫)。--崔巍等《爱与恨》
劳筋苦骨:指劳动繁重,使筋骨疲劳痛苦。
抽筋拔骨:比喻非常勉强。
杅穿皮蠹:杅:饮水器。比喻事先充分准备,谋定而后行动。
舐皮论骨:舐:舔。比喻只看到一点表面现象就妄加评论。
伤筋动骨:本指身受重伤。后比喻事物受到重大损害。
擢筋剥肤:抽筋剥皮。比喻剥削深重残酷。
老着面皮:形容不顾羞耻。
讪皮讪脸:指嘻皮笑脸。
乞抽扢叉:象声词。
脸憨皮厚:憨:痴傻的样子。满脸痴傻气,脸皮很厚,不知廉耻。
皮里抽肉:形容身体变瘦。
说谎调皮:说假话并从中捣鬼。
皮里晋书:谓胸中熟悉 晋 代故事。
皮松骨痒:表面轻松自如而内心急切盼望。
剔抽秃揣:形容着急时眼睛迅速转动,或仔细打量别人的样子。同“剔抽禿刷”。
剥皮抽筋:形容恨之入骨或极端凶残。
反裘伤皮:古人穿皮衣毛朝外,反穿则毛在里,皮必受损。比喻愚昧不知本末。
剥床及肤:剥:六十四卦之一,坤下艮上,意即剥落、烂;及:到。原指损害及于肌肤。后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
剥复之机:剥复:《周易》的二卦名,剥落与来复;机:时机。盛衰、消长的时机。
虎质羊皮: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墙上泥皮:谓微贱的附着物。元 无名氏《神奴儿》第一折:“媳婦兒是牆上泥皮。”
皮破肉烂:形容伤势很重。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第二部:“满脸浑身血道道,皮破肉烂不忍瞧。”
钢筋铁骨:筋骨象钢铁打铸的一般。形容身体健壮有力或意志坚强不屈。
风雨剥蚀:剥:侵蚀;蚀:损坏。物体因受风雨的侵蚀而损坏。
皮里膜外:不着实的意思。
鹤骨松筋:指修道者的形貌气质。
重利盘剥:谓用高利贷的方式进行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