啮檗吞针 niè bò tūn zhēn
啮檗吞针的意思
檗:俗称黄柏,味苦。啮檗:食用黄檗,比喻食物之味如黄檗之苦。吞针:将针吞下,比喻食物极难入口。形容食物难以下咽。
1. 【解释】:檗:俗称黄柏,味苦。啮檗:食用黄檗,比喻食物之味如黄檗之苦。吞针:将针吞下,比喻食物极难入口。形容食物难以下咽。
2. 【出自】:唐·康骈《李使君》:“及至冰餐,俱置一匙于口,各相眄良久,咸若啮檗吞针 。”
成语词典:啮檗吞针
吞吞吐吐:状态词。形容有顾虑,有话不敢直说或说话含混不清。
生吞活剥:唐刘肃《大唐新语·谐谑》记载,枣强令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有人取笑他“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后用“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照搬别人的言论、经验、方法等。
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囫囵吞枣: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经消化理解,笼统接受。
忍气吞声:受了气而勉强忍耐,不敢说出来。吞声:不敢做声。
针砭时弊:砭:古代治病刺穴的石针,后泛指金针治疗和砭石出血。像医病一样,指出时代和社会问题,又针又砭,求得改正向善。
绵里藏针:形容柔中有刚。
针锋相对: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意见、观点等尖锐对立。也比喻在斗争中对准对方的言论行动采取相应的有力措施。
海底捞针:比喻极难找到。也说大海捞针。
一针一线: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大海捞针:也说海底捞针。从大海里捞一根针。比喻极难找到。
一针见血:比喻文章、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气吞山河:气势可以把山河吞没。形容气魄很大。
吞云吐雾:形容人吸鸦片、香烟时喷吐出浓重烟雾的样子(含讥讽意)。
如坐针毡:好像坐在插了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吞符翕景:指道者吞符箓,服日霞。
饮泣吞声:眼泪只能往肚里流,不敢哭出声来。形容受压迫时,忍受痛苦,不敢公开表露。
壮气吞牛:形容气势雄壮远大。
饮恨吞声:饮恨:强忍怨恨;吞声:哭泣而不敢出声。形容忍恨含悲,不敢表露。
大海一针:在大海里捞一根针。比喻无从寻觅。
饿虎吞羊: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啮雪餐毡:比喻困境中的艰难生活。
吞言咽理:指不敢声张和申辩。
吞纸抱犬:吞纸充饥,抱犬御寒。形容家贫好学。
法灸神针:神奇的针灸技术。
针尖对麦:比喻双方都很利害,互不相让。
针针丛棘:在带着像针一样尖刺的一丛丛的荆棘下面。针针,形容荆棘的刺尖锐如针。
蚕食鲸吞:像蚕吃桑叶那样一步步侵占,像鲸吞食那样一下子吞并。比喻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别国的领土。
涨啮城郭:指洪水上涨,冲击城墙。
气吞斗牛:形容精力旺盛,意气高昂,精神焕发的样子。
狼吞虎噬:像狼虎那样吞食咬嚼。比喻极为贪婪残忍。
啮臂之盟:比喻男女海誓山盟,私定婚事。
养虎自啮:啮:咬。养老虎,咬伤自己。比喻纵容敌人而自受其害。
杜口吞声:形容一句话也不说。
砭庸针俗:指救治凡庸鄙陋。砭:刺。古代用石针扎皮肉治病。
吞凤之才:指丰美的文采。常用来形容擅长写作。
吞风饮雨:犹言餐风宿露。形容四处奔波,生活艰辛。
见缝插针:比喻尽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时间或机会。
卧雪吞毡:比喻困境中的艰难生活。
穷鼠啮狸:啮:咬;狸:狸猫。无路可逃的老鼠也会咬猫。比喻受人欺压,虽然敌不过,也会拼死抵抗。
吞声饮恨:指抱恨无言。
短针攻疽:形容措施不当,难以奏效。
气吞湖海:犹气吞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餐风啮雪:形容野外生活的艰苦。
网漏吞舟:网:渔网,比喻法网;吞舟:吞舟的大鱼,比喻大奸。网里漏掉吞舟大鱼。比喻法律太宽,使重大的罪犯也能漏网。
气吞宇宙:犹气吞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吞刀刮肠:比喻决心改过自新。
吞舟之鱼:能吞舟的大鱼。常以喻人事之大者。
励志冰檗:形容在清苦的生活中激励意志。
饮冰茹檗:茹:吃;檗:俗称黄柏,味苦。喝冷水,吃苦味的东西。比喻处境困苦,心情抑郁。也形容生活清苦。
暗度金针:度:通“渡”,过渡,引申为传授。后用于比喻秘诀。又借指幕后交易。
鹘仑吞枣:把枣子整个儿吞下,不细嚼辨味。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一毛吞海:毛:同“蚝”,蛤蜊。一只蛤蜊吞吸海水。比喻无损于事。
吞刀吐火:古杂剧之一,泛称魔术。
大政方针:重大的政策与措施,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指针。
穷鼠啮貍:啮:咬;狸:狸猫。无路可逃的老鼠也会咬猫。比喻受人欺压,虽然敌不过,也会拼死抵抗。
坐卧针毡:犹言如坐针毡。形容很不安宁。
蛇口蜂针: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滚芥投针:比喻事情进展缓慢,成效很小。
细针密缕:针线细密。比喻做事仔细认真或对问题处理得细致周到。
针芥相投:磁石引针,琥珀拾芥。指相互投契。
金针度人:传说唐郑侃的女儿采娘,在七夕祭织女时,得到了一根金针,从此她刺绣的技能更加精巧。后以“金针”比喻秘法、诀窍。以“金针度人”比喻把高明的方法传授给别人。
啮檗吞针:檗:俗称黄柏,味苦。啮檗:食用黄檗,比喻食物之味如黄檗之苦。吞针:将针吞下,比喻食物极难入口。形容食物难以下咽。
鼠啮虫穿:指鼠咬虫蛀。
虎踞鲸吞:比喻豪强割据和相互兼并。
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浑沦吞枣:整个地吞下枣子。比喻笼统地接受,不加分析,食而不化。
横针竖线:指缝纫之事。
漆身吞炭:漆身:身上涂漆为癞;吞炭:喉咙吞炭使哑。指故意变形改音,使人不能认出自己。
步线行针:比喻周密布置。
气吞虹蜺:犹气吞山河。形容气魄宏大。
扼臂啮指:扼:用力掐;啮:咬。掐胳膊,咬手指。形容母子心灵相互感应。
生吞活夺:形容粗暴地抢夺。郭沫若《洪波曲》第十六章三:“﹝日语训练班的工作﹞原先本打算由三厅直接办理的,梁寒操 生吞活夺的抢去,乃超 和 鹿地 便只以顾问的名义留下。”
密针细缕:缕:线。缝制得十分细密。比喻考虑事情极为周到。
吞牛之气:形容气势很盛。
针头线脑:(~儿)缝纫用的针线等物,多比喻零碎细小的东西。
半吞半吐:形容说话含糊不清,不直截了当。
吞声饮泣:形容不出声地悲泣。
窃啮斗暴:老鼠偷食啃东西,互相争斗。
吞声忍泣:不敢哭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