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将搴旗

斩将搴旗 zhǎn jiàng qiān qí

1. 拼音:zhǎn jiàng qiān qí

2. 意思:搴:拔取。斩杀敌将,拔取敌旗。形容勇猛善战。

3.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故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

4. 近义词:

冲锋陷阵:陷:攻破,深入。不顾一切,攻入敌人阵地。形容作战勇猛。例如:“战士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奋勇杀敌。”

搴旗斩将:拔取敌旗,斩杀敌将。与斩将搴旗意思相近,都是形容作战英勇。比如:“这位将军在战场上屡立战功,搴旗斩将,威名远扬。”

5. 反义词:

丢盔弃甲:盔、甲:头盔和铠甲。跑得连盔甲都丢了。形容打败仗后狼狈逃跑的样子。例如:“敌军被打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望风披靡:披靡:草木随风倒伏。草一遇到风就倒伏了。比喻军队毫无斗志,老远看到对方的气势很盛,没有交锋就溃散了。比如:“我军气势如虹,敌军望风披靡。”

6. 例句:

战场上,他斩将搴旗,立下赫赫战功。

这位猛将斩将搴旗的英勇事迹在军中广为流传。

士兵们都渴望像那些斩将搴旗的英雄一样建立功勋。

在那场激烈的战役中,他多次斩将搴旗,成为众人敬仰的对象。

将军们在沙盘上推演战术,希望麾下的士兵能在战场上斩将搴旗。

他凭借着自身的勇猛,在战斗中斩将搴旗,为部队开辟道路。

古代的名将往往有着斩将搴旗的辉煌战绩。

这位年轻的战士梦想着有一天能斩将搴旗,报效国家。

战场上的勇士们斩将搴旗,为了国家的荣誉而战。

历史记载了许多斩将搴旗的英雄人物,他们的事迹激励着后人。

成语词典:斩将搴旗

斩钉截铁zhǎn dīng jié tiě: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含糊。宋朱熹《朱子全书·孟子一》:“看来惟是孟子说得斩钉截铁。”

恩将仇报ēn jiāng chóu bào:以坏的行为加 害对自己曾经有恩的人。

将心比心jiāng xīn bǐ xīn:拿自己的心去比照别人的心,指遇事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残兵败将cán bīng bài jiàng:残余的军队,失败的将领。形容战败的部队。

偃旗息鼓yǎn qí xī gǔ:放倒军旗,停敲战鼓。原指不暴露目标,秘密行军。也指停止战斗。《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有伏兵,引去。” 后也用以比喻事情中止或声势减弱。

满门抄斩mǎn mén chāo zhǎn:投没财产,杀戮全家。

行将就木xíng jiāng jiù mù: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亡。《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晋公子重耳奔狄,娶季隗,“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木:棺材。

斩将搴旗zhǎn jiàng qiān qí:指作战勇敢,杀敌立功。搴(qiān):拔取。

斩尽杀绝zhǎn jìn shā jué:全部杀光。比喻做事不留余地。

败军之将bài jūn zhī jiàng:打了败仗的将领。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

将计就计jiāng jì jiù jì: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向对方使计策。

将信将疑jiāng xìn jiāng yí:有点儿相信,又有点儿怀疑。唐李华《吊古战场文》:“人或有言,将信将疑。” 将:且,又。

摇旗呐喊yáo qí nà hǎn:古代打仗的时候,后面的人摇着旗子呐喊,给前面作战的人助威。

将错就错jiāng cuò jiù cuò:事情既然已经做错了,索性顺着错的做下去。

先斩后奏xiān zhǎn hòu zòu:封建时代臣子把人杀了再报告皇帝。现在多比喻自行把问题处理了,然后才报告上级或当权者。

旗鼓相当qí gǔ xiāng dāng:也说鼓旗相当。《后汉书·隗嚣传》:“如令子阳(公孙述)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指隗嚣)兵马,鼓旗相当。” 原指两军对敌。后用来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虾兵蟹将xiā bīng xiè jiàng:神话传说中龙王手下的兵将。比喻敌人不中用的爪牙,狗腿子。

损兵折将sǔn bīng zhé jiàng:兵士和将领都有损失,指作战失利。

将功补过jiāng gōng bǔ guò:用建立的功绩来抵偿以前的过失。

斩草除根zhǎn cǎo chú gēn:也说剪草除根。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荑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

披荆斩棘pī jīng zhǎn jí: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披:拨开。荆、棘:泛指山野丛生的多刺小灌木。

残军败将cán jūn bài jiàng:战败后残余的兵将。常带有狼狈不堪、士气低落之意,形容军事失利后的狼狈状况。

旗开得胜qí kāi dé shèng:旗帜一打开就取得了胜利。指交战时刚一接触就获得胜利。也泛指事情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

天兵天将tiān bīng tiān jiàng:旧指天上的军队和将领。也比喻本领高强的人们。

大张旗鼓dà zhāng qí gǔ:比喻声势和规 模很大。张:展开。

重整旗鼓chóng zhěng qí gǔ:指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摇旗和击鼓是古代进军的号令)。也说重振旗鼓。

兵骄将傲bīng jiāo jiàng ào:士兵骄纵,将官傲慢。

踊跃输将yǒng yuè shū jiāng:群众纷纷捐献东西以表支持。

覆军杀将fù jūn shā jiāng:覆:消灭。消灭军队,杀死大将。

黄旗紫盖huáng qí zǐ gài:天空中出现状如黄旗紫盖的云气。旧为皇帝出世的征兆。

器满将覆qì mǎn jiāng fù:比喻事物发展超过一定界限就会向相反方面转化。亦以喻骄傲自满将导致失败。同“器满则覆”。

将陋就简jiāng lòu jiù jiǎn:后指就着原来简陋的条件办事。

旗开马到qí kāi mǎ dào:比喻事情进展顺利。

使羊将狼shǐ yáng jiàng láng:将:统率,指挥。派羊去指挥狼。比喻不足以统率指挥。也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驾驭强横而有野心的人,这要坏事。

将顺其美jiāng shùn qí měi:将顺:随势相助。美:好事,美德。顺势相助,成全美事。亦作“顺从其美”。

搴旗虏将qiān qí lǔ jiàng:搴:拔取;虏:俘获。拔取敌旗,斩杀敌将。形容勇猛善战。

斩头沥血zhǎn tóu lì xuè:形容为匡扶正义而不顾生死。

正正之旗zhèng zhèng zhī qí:正正:整齐。排列整齐的军旗。借喻强盛整肃的军队。

将虾钓鳖jiāng xiā diào biē:比喻占人便宜。

斩荆披棘zhǎn jīng pī jí:斩除荆棘。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或创业过程中扫除障碍,克服困难。同“披荆斩棘”。

将本求利jiāng běn qiú lì:用本钱谋求利润。

将明之材jiàng míng zhī cái:将:执行;明:辩明。旧指有辅佐帝王,执掌政事的才能。

大厦将倾dà shà jiāng qīng:高楼大屋,眼看就要倒了。比喻即将来临的崩溃局势。

将遇良才jiàng yù liáng cái:将:将领;良才:高才。多指双方本领相当,能人碰上能人。

兵微将寡bīng wēi jiàng guǎ: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劈荆斩棘pī jīng zhǎn jí:砍伐荆棘。

飞将数奇fēi jiàng shù qí:比喻能人而遭遇不佳。

谋臣猛将móu chén měng jiāng:善于谋划的文臣和勇猛善战的将帅。

将无做有jiāng wú zuò yǒu:把没有的事情当作有。同“将无作有”。

国将不国guó jiāng bù guó:国家将无法维持下去了。指国家的局势很坏,有亡国的危险。

毛将安傅máo jiāng ān fù:皮没有了,毛长在哪里?比喻事物失去了基础,就不能存在。

红旗报捷hóng qí bào jié:清代军队出征,打了胜仗,派专人手持红旗,急驰进京报捷。现用作报喜的意思。

鸿鹄将至hóng hú jiāng zhì: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出将入相chū jiàng rù xiàng:出战可为将,入朝可为相。旧时指人文武兼备。也指官居高位。

玉山将崩yù shān jiāng bēng:玉山:比喻品德仪容美好的人。形容酒醉后东倒西歪的样子。

贲军之将bēn jūn zhī jiàng:贲:覆败。打了败仗的将领,贲:覆败。打了败仗的将领。

兵勇将猛bīng yǒng jiàng měng:士兵勇敢,将帅勇猛。形容战斗力很强。

大命将泛dà mìng jiāng fàn:国家将要灭亡。

将顺匡救jiāng shùn kuāng jiù:将:随;匡:匡正。顺应好事,匡正挽救失误。

将天就地jiāng tiān jiù dì:指以高就低。

兵败将亡bīng bài jiàng wáng:形容军队作战失败。

扯鼓夺旗chě gǔ duó qí:形容作战勇敢。

将胸比肚jiāng xiōng bǐ dù:犹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备位将相bèi wèi jiàng xiàng:备位:如同尸位,意即徒在其位,不能尽职。表示徒在其位,只是凑数而已的自谦语。

斩竿揭木zhǎn gān jiē mù:犹言斩木揭竿。

忠臣良将zhōng chén liáng jiàng:忠实的大臣和优秀的将帅。

将伯之助qiāng bó zhī zhù:将:请求;伯:长者。请求长者帮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将取固予jiāng qǔ gù yǔ:固,同“姑”。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同“将夺固与”。

调兵遣将diào bīng qiǎn jiàng:调动兵马,派遣将领。也比喻组织安排人力。

卧鼓偃旗wò gǔ yǎn qí: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先斩后闻xiān zhǎn hòu wén:原指臣子先把人处决了,然后再报告帝王。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向上级报告。

败兵折将bài bīng zhé jiàng:折:损失。军士和将领都遭到损失。

身将就木shēn jiāng jiù mù: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

息鼓偃旗xī gǔ yǎn qí: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

将门有将jiàng mén yǒu jiàng:旧指将帅门第也出将帅。

将相之器jiàng xiàng zhī qì:将:将帅;相:宰相;器:度量,才干。有担任将帅或宰相的度量和才能。

走马换将zǒu mǎ huàn jiàng:指掉换将领,泛指掉换人员:领导班子~后,工作有了起色。

将夺固与jiāng duó gù yǔ:固,同“姑”。要想得到,必先给予。

旗开取胜qí kāi qǔ shèng:形容战斗顺利,一出兵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成功。

扯旗放炮chě qí fàng pào:比喻公开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