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恭敬敬

恭恭敬敬 gōng gōng jìng jìng

1. 拼音:gōng gōng jìng jìng。

2. 意思:对尊长贵宾谦恭而有礼貌。也可表示对他人敬重、尊重的态度,形容行为举止端庄、礼貌。

3. 出处:因资料有限,确切出处难以精准确定,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多有出现,如《红楼梦》等。

4. 近义词及意思

毕恭毕敬:形容态度十分恭敬。与“恭恭敬敬”意思相近,二者都着重强调对他人的敬重,在很多语境中可互换使用。

肃然起敬: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侧重点在于内心的敬重之情,但在表现形式上和“恭恭敬敬”类似,都是以一种尊重的态度对待。

5. 反义词及意思

傲慢无礼: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与“恭恭敬敬”完全相反,一个是礼貌尊敬,一个是傲慢轻视。

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体现出一种不尊重他人、轻视周围一切的态度,和“恭恭敬敬”所表达的尊重形成鲜明对比。

6. 例句

他恭恭敬敬地向老师行了个礼,然后才开始说话。

见到长辈,我们应该恭恭敬敬地问好。

士兵们恭恭敬敬地站在将军面前,等待指示。

她恭恭敬敬地捧着奖杯,眼中满是激动和自豪。

在祭祀仪式上,人们恭恭敬敬地向祖先献上祭品。

他对知识有着敬畏之心,每次进入图书馆都恭恭敬敬。

孩子们恭恭敬敬地聆听老红军讲革命故事。

那位学者受到大家的敬重,每次演讲完毕,听众都会恭恭敬敬地鼓掌。

他恭恭敬敬地把礼物递到老人手中,祝老人健康长寿。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对经典著作都要恭恭敬敬地对待。

成语词典:恭恭敬敬

毕恭毕敬bì gōng bì jìng:也作必恭必敬。十分恭敬。

前倨后恭qián jù hòu gōng:以前傲慢,后来恭顺。《战国策·秦策一》记载,苏秦在秦国游说失败后回家,嫂子不给他做饭。后来,他在赵国做了大官,回家时,嫂子就跪拜在地迎接他。苏秦问道:“嫂何前倨而后卑也?”

却之不恭què zhī bù gōng:客套话。常与“受之有愧”连用。在准备接受礼物或接受邀请时说,意思是拒绝了就显得不恭敬。《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 却:拒绝。

恭恭敬敬gōng gōng jìng jìng:极其恭敬貌。

敬而远之jìng ér yuǎn zhī:尊敬,但又不愿意接近。《论语·雍也》:“敬鬼神而远之。”

玩世不恭wán shì bù gōng:不把现实社会放在眼里,对什么事都采取不严肃的态度(不恭:不严肃)。

洗耳恭听xǐ ěr gōng tīng:形容专心、恭敬地听别人讲话。听人讲话时的客气话。元周权《秋霁》诗:“酒醒谁鼓《松风操》,炷罢炉熏洗耳听。”

相敬如宾xiāng jìng rú bīn:《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臼季(人名)使,过冀,见冀缺(人名)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 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肃然起敬sù rán qǐ jìng: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敬业乐群jìng yè lè qún:敬业:专心于学业;乐群:乐于与好朋友相处。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敬如上宾jìng rú shàng bīn:上宾:尊贵之客。像对待尊贵的客人那样敬重某人。

安详恭敬ān xiáng gōng jìng:古时指教育儿童要注意的四点:安定而不轻躁,详审而不疏率,表现要谦恭,心里要有所敬畏。

轻财敬士qīng cái jìng shì:指轻视钱财,重视士人。同“轻财重士”。

恭而有礼gōng ér yǒu lǐ:恭:恭敬;礼:礼节。恭敬又有礼节。

温恭自虚wēn gōng zì xū:温恭:温和谦恭;虚:虚心。温顺谦恭而不自满。形容诚恳受教的好态度。

敬姜犹绩jìng jiāng yóu jì:以之为富贵而不忘根本、不求安逸的典实。

厮敬厮爱sī jìng sī ài:厮:互相。即互敬互爱。

敬授民时jìng shòu mín shí:指将历法付予百姓,使知时令变化,不误农时。后以之指颁布历书。同“敬授人时”。

孙敬闭户sūn jìng bì hù:汉人孙敬刻苦读书的故事。五代 李瀚《蒙求》卷上:“匡衡 凿壁,孙敬 闭户。”徐子光 注引《楚国先贤传》:“孙敬 字 文宝,常闭户读书,睡则以绳繫头,悬之梁上。尝入市,市人见之皆曰:‘闭户先生来也。’”

敬上爱下jìng shàng ài xià:敬:尊敬。尊敬在己之上者,爱护在己之下者。形容待人谦恭有礼。

敬陈管见jìng chén guǎn jiàn:敬陈:恭敬地陈述;管见:从管子里观看东西,所见极小,指浅陋的见解。毕恭毕敬地阐明自己浅陋的见解或建议。多用于自谦词。

敬谢不敏jìng xiè bù mǐn: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是表示推辞的客气话。谢:推辞,谢绝。不敏:没有才能。

敬老慈幼jìng lǎo cí yòu:尊敬老人,爱护儿童。《孟子·告子下》:“敬老慈幼,无忘宾旅。” 慈:爱护。

卑谄足恭bēi chǎn zú gōng:以过分的低声下气、恭顺逢迎之态去巴结、讨好他人。《史记·五宗世家》:“彭祖为人巧佞卑谄,足恭而心刻深。” 谄(chǎn):巴结奉承。足(jù):过分。

前慢后恭qián màn hòu gōng:慢:傲慢。以前态度傲慢,后来恭敬有礼。形容前后态度截然不同。

草草不恭cǎo cǎo bù gōng:草草:杂乱不整齐的样子;恭:恭敬。草率而不恭敬。常用作书信中的自谦之辞。

温恭直谅wēn gōng zhí liàng:诚信的高尚品德。

厮抬厮敬sī tái sī jìng:互相抬举、尊敬。《红楼梦》第七九回:“这是怎么説?素日咱们都是廝抬廝敬,今日忽然提起这些事来,怪不得人人都説你是个亲近不得的人!”

梁孟相敬liáng mèng xiāng jìng:原指东汉时期梁鸿与妻子孟光相互敬爱。后泛指夫妇相敬。

敬时爱日jìng shí ài rì:指珍惜时间。

恭候台光gōng hòu tái guāng:恭:恭敬;修:等候;台:旧时对人的敬称;光:光临。恭恭敬敬地等候着您的光临。

恭默守静gōng mò shǒu jìng:默:沉默;守:遵守,保持。恭恭敬敬地沉默,不讲话,保持肃静。

奉申贺敬fèng shēn hè jìng:送礼单上的套语,以表达敬贺之意。

钦敬之忱qīn jìng zhī chén:钦佩敬重的真诚的情意。

必恭必敬bì gōng bì jìng:见〖毕恭毕敬〗。

你敬我爱nǐ jìng wǒ ài:指人们之间相互尊敬怜爱。

敬恭桑梓jìng gōng sāng zǐ:古代家宅旁多栽种桑树、梓树,因以“敬恭桑梓”比喻热爱故乡和对故乡人的尊敬。《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令人起敬lìng rén qǐ jìng:使人产生敬意。

王司敬民wáng sī jìng mín:王:君主;司:主持。君王主持国家的职责在于尊重老百姓。

敬事后食jìng shì hòu shí:指凡事应当先尽力去做,待有功绩后才能享受俸禄。

穷理居敬qióng lǐ jū jìng:宋 儒提倡的一种认识方法和道德修养。谓穷究事物之理,自处以敬。清 颜元《存学编·性理评》:“朱子 稱 上蔡 直指窮理居敬爲入德之門,最得 明道 教人之綱領。”

敬敏不谢jìng mǐn bù xiè: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敬老慈稚jìng lǎo cí zhì:尊敬老人,爱护儿童。同“敬老慈幼”。

敬守良箴jìng shǒu liáng zhēn:箴:规械,劝告。认真地听从、遵守有益的规戒。

小心敬慎xiǎo xīn jìng shèn:形容言行慎重,不敢疏忽。

杯茗之敬bēi míng zhī jìng:请人饮宴的谦辞。

恭贺新禧gōng hè xīn xǐ:禧:吉祥幸福。恭敬地祝贺新年幸福吉祥如意。贺年的常用语。

恭行天罚gōng xíng tiān fá:奉天之命进行惩罚。古以称天子用兵。

敬老尊贤jìng lǎo zūn xián:尊敬年纪大的或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

前恭后倨qián gōng hòu jù:以前恭敬,后来傲慢。形容对人的态度改变。

竦然起敬sǒng rán qǐ jìng:竦然:肃敬的样子。

谦恭仁厚qiān gōng rén hòu:态度谦逊恭谨,为人忠诚老实。

勤慎肃恭qín shèn sù gōng:指做人的美德。

主敬存诚zhǔ jìng cún chéng:指恪守诚敬。宋儒以此为律身之本。

兄友弟恭xiōng yǒu dì gōng:哥哥对弟弟友爱,弟弟对哥哥恭敬。形容兄弟间互爱互敬。

安祥恭敬ān xiáng gōng jìng:古时指教育儿童应注意的四点:安定而不轻躁,详审而不疏率,表现要谦恭,心里要有所敬畏。

允恭克让yǔn gōng kè ràng:允:诚信;克:能够;让:谦让。诚实、恭敬又能够谦让。

斯抬斯敬sī tái sī jìng:互相敬重。《红楼梦》第八七回:“那都是那几年 寳二爷 和姑娘小时,一时好了,一时恼了,闹出来的笑话儿。要像如今这样斯抬斯敬的,那里能把这些东西白遭塌了呢?”

敬事不暇jìng shì bù xiá:敬:恭敬。事:侍奉,为他人效劳。暇:空闲。恭敬地为他人奔走效劳,忙得没有闲暇之时。

谦恭下士qiān gōng xià shì: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慎始敬终shèn shǐ jìng zhōng:敬:慎。自始自终都谨慎。

敬天爱民jìng tiān ài mín:敬奉天命,爱护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