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国安民

保国安民 bǎo guó ān mín

保国安民的意思

保卫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

1. 【解释】:保卫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

2.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四回:“依此而行,可救宋江,保国安民,替天行道。”

3. 【示例】:而友邦远国,顺天事大,保国安民,皇天监之,亦克昌焉。 ◎《明史·西域四》

4.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保国安民的近义词

保家卫国

保国安民的反义词

祸国殃民

成语词典:保国安民

一路平安yī lù píng ān:指旅途中没出任何事故。也用作对出门人的祝福语。

安身立命ān shēn lì mìng: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寄托。

安居乐业ān jū lè yè:生活安定,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满意。

局促不安jú cù bù ān:局促:拘束。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

国泰民安guó tài mín ān:国家太平,人民安乐。泰:平安,安定。

惴惴不安zhuì zhuì bù ān: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天府之国tiān fǔ zhī guó: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方,在我国一般把四川称为“天府之国”。

安营扎寨ān yíng zhā zhài:旧指军队到一个地方,须在野外扎帐篷设栅栏为营。现指部队、团体在一个地方驻扎安顿下来。

随遇而安suí yù ér ān: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忐忑不安tǎn tè bù ān: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心安理得xīn ān lǐ dé:自以为道理上过得去,心里很坦然。

安然无恙ān rán wú yàng: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损伤。

焦躁不安jiāo zào bù ān:焦急烦躁,心神不定。

寝不安席qǐn bù ān xí:睡觉也不能安于枕席。形容心事重重,睡不着觉。

民生凋敝mín shēng diāo bì:民生:人民的生计;凋敝:衰败,艰苦。社会穷困,经济衰败,人民生活极端困苦。

共商国是gòng shāng guó shì: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忸怩不安niǔ ní bù ān:忸怩:羞惭的样子。不好意思。心里慌乱。

皇亲国戚huáng qīn guó qī:皇帝的亲戚。指极有权势的人。

安之若素ān zhī ruò sù:(遇到不好的情况或异常情况)毫不在意,跟平常一样对待。素:平日。

安土重迁ān tǔ zhòng qiān:住惯了本乡本土,不肯轻易迁移。《汉书·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 重(zhòng):不轻易。

转危为安zhuǎn wēi wéi ān:从危急转为平安。多指局势、病情等。

安分守己ān fèn shǒu jǐ:指规矩、本分,不做违规、违纪、违法之事。分(fèn):本分。

国破家亡guó pò jiā wáng: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明哲保身míng zhé bǎo shēn: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现指怕有损自己,回避斗争的处世态度。

少安毋躁shǎo ān wú zào:耐心等待一下,不要急躁。

祸国殃民huò guó yāng mín:使国家受害,人民遭殃。

安于现状ān yú xiàn zhuàng:对目前的情况习惯了,不愿改变。

惶恐不安huáng kǒng bù ān:惶:恐惧。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精忠报国jīng zhōng bào guó: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丧权辱国sàng quán rǔ guó:丧失主权,使国家蒙受耻辱。

保家卫国bǎo jiā wèi guó:保卫家乡和祖国。

平安无事píng ān wú shì:平平安安,没出什么事故。

中华民族zhōng huá mín zú: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定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获得认定的56个民族的统称,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在民族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共同文化与心理特征的民族共同体,体现了民族多样性下的统一性。

异国他乡yì guó tā xiāng:指远离家乡、在别的国家或地方,常带有一种漂泊、孤独、思念故土的情感色彩。

动荡不安dòng dàng bù ān: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晚节不保wǎn jié bù bǎo:晚节:指晚年的节操。已经到了晚年却未能保住自己的节操。也指事情快成功的时候却失败了。

安步当车ān bù dàng chē:《战国策·齐策四》:“安步以当车。” 意思是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当(dàng)。

安家落户ān jiā luò hù:在他乡安置家庭并定居:为植树造林,他在山区~了。经过一年多的试养,武昌鱼已经在这里~了。

劳民伤财láo mín shāng cái:既使人民劳苦,又浪费钱财。

国难当头guó nàn dāng tóu:国家正面临着巨大的灾难。

为国为民wèi guó wèi mín:指不谋私利,为国家和人民效力。

安家立业ān jiā lì yè:安置家庭,建立事业。指长期在一个地方劳动和生活。

国家栋梁guó jiā dòng liáng:栋梁:支撑房架的大梁。这里比喻责任或作用大。肩负国家重任的人。

为民除害wèi mín chú hài:替百姓除祸害。

旱涝保收hàn lào bǎo shōu:不管发生旱灾还是涝灾,都能保证收成,比喻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能得到好处。

自身难保zì shēn nán bǎo:自己保不住自己。

丢卒保车diū zú bǎo jū:象棋战术用 语。后用来比喻丢掉次要的,保住主要的。车(jū)。

开国功臣kāi guó gōng chén: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下汗马功劳的人。

国色天香guó sè tiān xiāng:形容牡丹花的香色可贵,不同于一般花卉。唐李正封《咏牡丹花》诗:“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 后也用以形容女子的美丽。

国富民安guó fù mín ān:国家富强,人民安定。

除暴安良chú bào ān liáng:铲除暴徒,安抚人民。

倾国倾城qīng guó qīng chéng:倾:倾覆;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坐立不安zuò lì bù ān:坐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

举国上下jǔ guó shàng xià:举:全。指全国上上下下的人。

惶惶不安huáng huáng bù ān:惶:恐惧。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入土为安rù tǔ wéi ān:旧时土葬,人死后埋入土中,死者方得其所,家属方觉心安。

安安稳稳ān ān wěn wěn:形容十分安定稳当。

朝不保夕zhāo bù bǎo xī:保得住早上,不一定保得住晚上,形容情况危急。也说朝不虑夕。

相安无事xiāng ān wú shì:相:互相;安:安稳。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还过得去。

黎民百姓lí mín bǎi xìng:“黎”,《尔雅》释为“众”,故“黎民”即众民,乃西周开始对庶民百姓之俗称。

为民请命wèi mín qǐng mìng:为老百姓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痛苦。泛指替百姓说话。《史记·淮阴侯列传》:“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

政荒民弊zhèng huāng mín bì:政治荒废,百姓劳困。

民不畏死mín bù wèi sǐ: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立国安邦lì guó ān bāng:建立国家,安定天下。亦作“立业安邦”。

安详恭敬ān xiáng gōng jìng:古时指教育儿童要注意的四点:安定而不轻躁,详审而不疏率,表现要谦恭,心里要有所敬畏。

行坐不安xíng zuò bù ān:心绪焦躁不安的样子。

知命安身zhī mìng ān shēn:服从命运,安于自身所处的地位。

安安心心ān ān xīn xīn:保持心境平静;不受外界干扰。

偷安苟且tōu ān gǒu qiě:只顾眼前的安逸,不顾将来。

物阜民熙wù fù mín xī:阜:多;熙:安乐。百姓安乐,物资丰富。形容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

怀安丧志huái ān sàng zhì:怀安:贪图安逸。贪图安逸会丧失志气。

赤心报国chì xīn bào guó:赤:火红色,比喻真纯;赤心:忠心;报国:为国家效劳。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现亦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

婴城自保yīng chéng zì bǎo:婴:缠绕,围绕。倚仗城墙可达到保全自身的目的。

尊主泽民zūn zhǔ zé mín:尊崇君主,泽惠生民。

末作之民mò zuò zhī mín:末作:中国古代以农业为本业,工商各业为末业。指从事农业以外的经营者。

移国动众yí guó dòng zhòng:动摇国基及民心。

一枕槐安yī zhěn huái ān:泛指梦境。也比喻一场空欢喜。

卖弄国恩mài nòng guó ēn:旧指官僚恃恩弄权。

削职为民xuē zhí wéi mín:撤掉官职,降为平民。

众心不安zhòng xīn bù ān:指民心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