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釜雷鸣 wǎ fǔ léi míng
瓦釜雷鸣的意思
比喻无才无德的人占据高位,煊赫一时(语出《楚辞·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瓦釜:用黏土烧制的锅)。
1. 【解释】:瓦釜:沙锅,比喻庸才。声音低沉的沙锅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
2. 【出自】:《楚辞·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3.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瓦釜雷鸣的近义词
雷鸣瓦釜、小人得志、瓦缶雷鸣
瓦釜雷鸣的反义词
黄钟毁弃
成语词典:瓦釜雷鸣
一鸣惊人:用以比喻平时没有特殊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土崩瓦解:比喻彻底崩溃,不可收拾。《史记·秦始皇本纪》:“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
添砖加瓦:比喻为宏伟的事业做一点小小的贡献:我们要为国家的经济建设~。
鸡鸣狗盗:战国时,齐国孟尝君被秦国扣留。他的一个门客装做狗夜里潜入秦宫,偷出本已献给秦王的狐白裘献给秦王的爱姬,才得释放。孟尝君深夜到函谷关,城门紧闭,他的另一个门客学公鸡叫,骗开城门,才得脱险逃回齐国(见于《史记·孟尝君列传》)。后来用“鸡鸣狗盗”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孤掌难鸣: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一个人力量薄弱难以成事。
电闪雷鸣:闪电飞光,雷声轰鸣。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轰轰烈烈。
自鸣得意:自己表示很得意,自以为了不起。
雷霆万钧:形容威力极大。《汉书·贾山传》:“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 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合三十斤。
钟鸣鼎食:古代豪门贵族吃饭时要奏乐击钟,用鼎盛着各种珍贵食品。故用“钟鸣鼎食”形容权贵的豪奢排场。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连骑相过。” 唐王勃《滕王阁序》:“阎闾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鼎:古代炊具。
破釜沉舟:《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与秦兵打仗,领兵过河后就把锅打破,把船凿沉,表示不胜利不生还。后比喻下定决心彻底干一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釜:锅。舟:船。
百家争鸣:指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百家”林立、互相争辩的现象。当时学术派别很多,著名的有儒、法、道、墨、名、阴阳、纵横、农、杂等家。他们著书立说,游说争辩,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对当时思想、学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深刻影响。
鸾鸣凤奏:弹奏演唱的美称。
釜底抽薪:从锅底下抽去 燃烧的柴火,使水停沸。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 除根。” 明俞汝楫《礼部志稿·奏疏·戚元佐〈议处宗潘疏〉》:“谚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如雷贯耳:形容一个人的名声很大。《三国演义》第八回:“闻将军之名,如雷贯耳。” 贯:贯穿,进入。
雷厉风行: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比喻执行政策、命令等要求严,行动快。《新唐书·韩愈传》:“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乾转坤,关机阖开,雷厉风飞。”
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高声斥责别人。霆:响雷。
雷打不动:形容坚定,不可动摇:他每天早晨坚持跑步,~。
天打雷劈:比喻不得好死。常用作骂人或赌咒的话。
暴跳如雷:跳着脚喊叫,像打雷一样,形容大怒的样子。
琴瑟和鸣:琴瑟:两种弦乐器名。琴瑟合奏时声音非常和谐。比喻夫妻感情和睦。
雷电交加:指风雨天既有雷也有闪电,两种现象同时出现。现也形容声势浩大,来势凶猛。
雷奔云谲:如雷奔行,如云翻卷。
凤鸣鹤唳:形容优美的声音。
釜底游鱼:在锅底游动的 鱼。比喻处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后汉书·张纲传》:“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
河清社鸣:为太平祥瑞的象征。
迅雷不及:雷声来得非常快,比喻来势凶猛。
梧凤之鸣:比喻政教和协、天下太平。
欢呼雷动:欢呼的声音像雷一样响着。形容热烈欢乐的气氛。
不成三瓦:比喻不能要求齐全。
破瓦颓垣:破屋断墙。形容残破废弃的建筑。
天打雷击:不得好死。
戛釜撞瓮:刮磨锅子,碰撞陶器。比喻粗俗之音。
凤鸣麟出:凤凰鸣唱,麒麟出现。比喻贤人出现。
毁瓦画墁:打碎屋瓦,涂灭已画好的田地界线。比喻一种无益不害的行为。
驱雷掣电:比喻神通广大。
狐鸣鱼书: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
桑落瓦解:象桑叶枯落,屋瓦解体。形容事势败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鸡鸣候旦:怕失晓而耽误正事,天没亮就起身。同“鸡鸣戒旦”。
鸣鹤之应:比喻诚笃之心相互应和。
驴鸣狗吠:形容文字言语拙劣。同“驴鸣犬吠”。
迅雷风烈:犹言迅雷烈风。
蛙鸣蝉噪:蛙声和蝉声,使人听了厌烦。比喻拙劣的议论或文章。
鹤鸣之士:指有才德声望的隐士。
一雷二闪:形容躲避迅速。
毁方瓦合:毁去棱角,与瓦砾相合。比喻屈己从众,君子为道不远离于人。后指毁弃自己的原则,迎合世俗。
百鸟争鸣:千百种鸟一起鸣唱。
增砖添瓦:犹添砖加瓦。比喻做一些工作,尽一点力量。
雷霆之怒:雷霆:霹雳。象霹雳一样的盛怒。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掌声雷动:鼓掌的声音像打雷一样震动全场。
鬼火狐鸣:鬼火闪烁。
鸡鸣起舞:指胸怀大志、及时奋发的豪壮气概。
蝉喘雷干:蝉:昆虫名,知了;干:空。蝉喘息,雷声净。形容酷热干旱。
金鼓齐鸣:指战斗正在进行。也形容军威盛大。金鼓:金属制的乐器和战鼓。古代作战时用它们发号令,壮军威。
鬼工雷斧: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同“鬼斧神工”。
瓦棺篆鼎:瓦棺:泛指古代陶土制的葬具,如陶罐、长方形的陶棺等。篆鼎:铸有篆文的钟鼎。泛指古董、文物。
引吭一鸣:吭:喉咙。禽鸟放开嗓子一声鸣叫。比喻放声发表意见或充分发泄愤慨情绪。
雷嗔电怒:暴怒的样子。
雄鸡夜鸣:古代认为雄鸡夜鸣为异常现象,预兆战事。
鸣于乔木:比喻仕进达于高位。
青堂瓦舍:堂:高大的屋子。青灰砖砌的堂屋,灰瓦盖顶的住房。指大瓦房。
不平则鸣:指人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就会发出不满的呼声。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瓦灶绳床:形容非常贫穷。
东鸣西应:指各方面互有联系,互相影响。
蛙鼓蝉鸣:比喻拙劣的议论或文章。
瓦釜雷鸣:比喻无才无德的人占据高位,煊赫一时(语出《楚辞·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瓦釜:用黏土烧制的锅)。
轰雷掣电:雷声隆隆,电光闪闪。
下笔风雷:形容书法或绘画运笔迅速,气势浩大。
鸣琴而治:指以礼乐教化人民,达到“政简刑清”的统治效果。旧时常用做称颂地方官的谀词。
泥车瓦狗:语出 汉 王符《潜夫论·浮侈》:“或作泥車、瓦狗、馬騎、倡排,諸戲弄小兒之具以巧詐。”后因以“泥車瓦狗”泛指儿童玩具。清 吴伟业《茄牛》诗:“擊鼓喧闐笑未休,泥車瓦狗出同游。”亦作“泥車瓦馬”。清 吴伟业《西巘顾侍御招同沈山人友圣虎丘夜集作图纪胜因赋长句》:“泥車瓦馬兒童戲,竹几蕉團估客眠。”
陈雷胶漆:东汉 陈重 与 雷义 同郡为友,俱学《鲁诗》、《颜氏春秋》,推重相让,亲密无间。乡里为之语曰:“胶漆自谓坚,不知 雷 与 陈。”见《后汉书·独行传·陈重》、《雷义》。后因以“陈雷胶漆”为友情笃厚之典故。
风掣雷行:掣:闪过。风闪雷鸣。形容像刮风和响雷那样迅速。
龙跃凤鸣:象龙在腾跃,凤凰在高鸣。比喻才华出众。
鸣玉曳履:佩玉饰曳丝履。指获高官厚禄。
瓦影之鱼:比喻求庇于人。
鼋鸣鳖应:比喻互相感应,一倡一和。
嘤鸣求友:《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小鸟嘤嘤地叫着,寻找它的伴侣。后用“嘤鸣求友”比喻寻求志趣相投的朋友。
陶犬瓦鸡:陶土做的狗,泥土塑的鸡。比喻徒具形式而无实用的东西。
龙鸣狮吼:比喻沉郁雄壮的声音。
黄钟瓦釜:瓦釜:泥土烧成的大锅,用作乐器,音调最为低。比喻高雅优秀的或庸俗低劣的;贤才和庸才。
肥遁鸣高:退隐不做官,自以为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