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顾麕惊 láng gù jūn jīng
狼顾麕惊的意思
比喻惊恐万状。
1. 【解释】:比喻惊恐万状。
2. 【出自】:《新唐书·岑文本传》:“文本说孝恭曰:‘自隋无道,四海救死,延项以望真主……大王诚纵兵剽系,恐江岭以南,向化心沮,狼顾麕惊。’”
成语词典:狼顾麕惊
惊涛骇浪:凶猛而使人害怕的波涛:船在~中前进。
一鸣惊人:用以比喻平时没有特殊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义无反顾:为了正义而勇往直前,绝不犹豫退缩。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义不反顾,计不旋踵。”
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将毕或已毕,桌上杯盘碗筷等乱七八糟的样子。狼藉(jí):杂乱的样子。
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惊世骇俗: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人震惊。也说惊世震俗。
惊魂未定: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大惊失色: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惊弓之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某种惊吓,遇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的人。《晋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大吃一惊:形容对发生的意外事情非常吃惊。
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他走得很慢,~,像在寻找什么。
惊心动魄:原形容作品的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后形容使人感到十分惊险、紧张。
不屑一顾:不屑:不值得,不愿意;顾:看。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貌不惊人:指相貌平常,没有什么引人注意的地方。
奋不顾身:奋勇直前,不考虑自己的安危。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顾影自怜:晋陆机《赴洛道中作二首 》诗:“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原意是回头望着自己的影子而怜惜自己。形容孤独失意。后也用 来形容自我欣赏的样子。
触目惊心: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也作怵目惊心。
狼狈不堪:狼狈:窘迫的样子。困顿、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窘迫的样子。
声名狼藉:《史记·蒙恬列传》司马贞索隐:“言其恶声狼藉,布于诸国。” 后用声名狼藉形容人的名声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狼藉(jí):乱七八糟。
顾盼神飞:左右顾视,目光炯炯,神采飞扬。
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形容做事谨慎,考虑周密。《楚辞·离骚》:“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后多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一》:“瞻前顾后,便做不成。” 瞻:向前看。顾:向后看。
不顾一切:什么都不顾。
自顾不暇:自己照顾自己都来不及。说明穷于应付,无力顾及其他。暇:空闲。不暇:忙不过来。
不管不顾:不照管:他对家里的事全都~。
受宠若惊:也说被宠若惊。受到别人的赏识、称赞而感到意外的惊喜。宋苏轼《谢中书舍人启》:“遽参法从,省躬无有,被宠若惊。”
胆战心惊:形容非常害怕。
狼心狗肺:形容人凶险狠毒或忘恩负义。
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
胆颤心惊:颤: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担惊受怕:提心吊胆,害怕遭受祸害。
顾全大局:指从整体的利益着想,使不遭受损害。
惊慌失措:失措:失去常态。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突发危险、意外情况等时慌乱不安的状态。
顾虑重重:重重:一层又一层。一层又一层的顾虑。形容顾虑极多,难于放手行事。
豺狼当道:《汉书·孙宝传》:“豺狼横道,不宜复问狐狸。” 比喻坏人当权。当(dāng)道:在路中间。
顾此失彼:顾了这个,丢了那个。形 容照顾不过来。
后顾之忧:《魏书·李冲传》:“朕以仁明忠雅,委以台司之寄,使我出境后无后顾之忧。” 指来自后方的或事后的忧患。顾:回头看。忧:忧患,担心。
狼狈为奸:传说狈是一种兽,前腿特别短,走路时要趴在狼身上,没有狼,它就不能行动。比喻互相勾结做坏事。
狼子野心:比喻凶暴的人用心狠毒,野性难改。《左传·宣公四年》:“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打草惊蛇:明郎瑛《七修 类稿》卷二四:“打草惊蛇,乃南唐王鲁为当涂令,日营资产,部人诉主簿贪污,鲁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后用以比喻做事不谨慎,行迹泄露,使对方有所警觉。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一声巨响。
狼窝虎穴: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地方。“狼窝”和“虎穴”都代表着危险的野兽巢穴,组合起来形容危机四伏的场所。
引狼入室:比喻把敌人或坏人引入内部,招来灾祸。
宠辱不惊:受宠或受辱都不为所动,形容把得失置之度外。
石破天惊:唐李贺《李凭箜篌引》诗:“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原来形容箜篌(古乐器)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不可名状的奇境。后用以比喻文章、议论出奇惊人。
顾名思义:从事物的名称联想到它的 含义。《三国志·魏书·王昶传》记载,王昶给他的子侄等起名字都用谦实等词,并写信给他们说:“ 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言行相顾:指言行不互相矛盾。
大惊小怪:形容对于不足为奇的事情过分惊讶。
一顾之价:顾:看。古之善于相马者伯乐看了马一眼,良马的身价就值千金。比喻得到贤人推荐而使人或事物身价倍增。
赃贿狼藉: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亦作“赃贿狼籍”。
矫若惊龙:矫:矫健。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
驱羊战狼:比喻以弱击强。
虎狼之穴:虎和狼居住的洞穴。比喻极其危险的地方。
心惊胆寒:形容十分害怕。同“心惊胆战”。
鸾跂鸿惊:比喻书法笔势飞举之态。
鹊反鸾惊:形容字写得神采飞动,如盘旋往复的鹊鸟和鸾鸟。同“鹊返鸾回”。
惊蛇入草:形容草书的笔势矫健迅捷。《宣和书谱·草书七》:“(释亚栖)观其自谓吾书不大不小,得其中道;若飞鸟出林,惊蛇入草。”
虎啸狼号:比喻强暴者欲有所掠夺时的叫嚣。清 南荃外史《叹老》:“你看那境内啊!弄潢池鼠偷狗盜。你看那境外啊!獵中原虎嘯狼號。”
惊恐失色:害怕得脸都变了色。
使羊将狼:将:统率,指挥。派羊去指挥狼。比喻不足以统率指挥。也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驾驭强横而有野心的人,这要坏事。
见善若惊:看见好人好事就会受到震动。
心惊胆裂:形容极度惊恐。
周郎顾曲: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胆惊心战:惊:惊惧,害怕;战: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走蚓惊蛇:形容矫健迅捷的笔势。明 汤式《一枝花·赠明时秀》套曲:“錦綉額贈新題走蚓驚蛇,丹青幀摸巧樣迴鸞舞鶴。”明 陈大声《北伴读书·富文堂宴赏》曲:“簡書文半逼 蘇,詩律法全學 杜,走蚓驚蛇,寫一筆 唐 懷素。”参阅《宣和书谱·草书·唐释怀素》。
自相惊扰:自己人互相惊动,引起骚乱。
惊采绝绝:形容才华惊人,文辞瑰丽。
惊神泣鬼:形容震动很大,十分感人。
波澜不惊:微风吹过,水面上风平浪静,比喻局面平静、形势平稳,没有什么变化或曲折。也比喻心态镇定,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不会自乱阵脚。
坐视不顾:坐:不动。见别人遇到困难或危险,坐在一旁观看不去援救。
行不顾言:顾言:顾及到已经说过的。指做事不守信用。
惊见骇闻:耳闻目见后内心震惊。同“惊耳骇目”。
官虎吏狼:官如虎,吏如狼。形容官吏贪暴。
惊鸿一瞥:“惊鸿”一词多形容女性轻盈如雁之身姿,惊鸿一瞥意思是人只是匆匆看了一眼,却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有惊无险:看似惊心动魄,但没有任何危险。
惊心悼胆:悼:战栗。形容恐惧到极点。
羊狠狼贪:狠:凶狠。原指为人凶狠,争夺权势。后比喻贪官污吏的残酷剥削。
相顾失色:顾:看;失色:因惊恐而变了脸色。你看我,我看你,吓得脸色都变了。
左顾右视:左边看看,右边看看。
狼吞虎噬:像狼虎那样吞食咬嚼。比喻极为贪婪残忍。
熊经鸱顾:古代一种导引养生之法。状如熊之攀枝,鸱之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