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跌撞撞 diē diē zhuàng zhuàng
1. 拼音:diē diē zhuàng zhuàng
2. 意思:形容走路不稳的样子。
3. 出处: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42回:“脚底下不晓得高低,跌跌撞撞,进了右首房间。”
4. 近义词:
踉踉跄跄(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和跌跌撞撞都表示行走姿态不稳)
磕磕绊绊(形容路不好走或行走困难,引申为办事不顺利,也可形容走路不稳,有磕碰的状态)
5. 反义词:
稳稳当当(形容安稳、平稳,与跌跌撞撞相反,指走路或做事状态稳定)
平平稳稳(平安稳当,没有波动或危险,也可表示行走平稳,与跌跌撞撞的不稳形成对比)
6. 例句:
他喝醉了酒,跌跌撞撞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老人在昏暗的灯光下,跌跌撞撞地摸索着前行。
小男孩跑得太快,不小心被石头绊倒,跌跌撞撞了好几步才站稳。
她受伤了,只能跌跌撞撞地向医院走去。
地震发生时,人们在摇晃的房屋内跌跌撞撞地寻找安全出口。
他被人群挤得跌跌撞撞,但还是努力向舞台方向前进。
疲惫不堪的士兵跌跌撞撞地回到营地。
那个盲人拿着导盲棍,跌跌撞撞地过马路。
风太大了,她在风中跌跌撞撞,几乎要被吹倒。
他在黑暗的森林里跌跌撞撞地走了很久,终于找到了出路。
成语词典:跌跌撞撞
横冲直撞 [ héng chōng zhí zhuàng ] 乱冲乱撞,蛮横无理。
招摇撞骗 [ zhāo yáo zhuàng piàn ] 撞骗:寻机骗人。假借名义,进行蒙骗欺诈。
跌跌撞撞 [ diē diē zhuàng zhuàng ] 形容走路不稳的样子。
误打误撞 [ wù dǎ wù zhuàng ] 指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重新恢复对某事的认可或对某人的好感,多形容放弃固执或偏激的念头,转而接受新的观点或选择。
戛釜撞瓮 [ jiá fǔ zhuàng wèng ] 刮磨锅子,碰撞陶器。比喻粗俗之音。
反跌文章 [ fǎn diē wén zhāng ] 反着说正面话或欲扬故抑的文章。
心头撞鹿 [ xīn tóu zhuàng lù ] 心里像有小鹿在撞击。形容惊慌或激动时心跳剧烈。
羊撞篱笆 [ yáng zhuàng lí bā ] 比喻进退两难。
起伏跌宕 [ qǐ fú diē dàng ] 音调抑扬顿挫或文章富于变化。
跌宕昭彰 [ diē dàng zhāo zhāng ] 跌宕:放纵不拘;昭彰:昭著,明显。指气势放纵不拘,文意显明。
险象跌生 [ xiǎn xiàng diē shēng ] 危险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地发生。
冲州撞府 [ chōng zhōu zhuàng fǔ ] 冲:向前直闯。州、府:旧时县以上行政区划名,泛指大城市、大地方。跑码头,闯江湖。也形容经历丰富,见过世面。
以莛撞钟 [ yǐ tíng zhuàng zhōng ] 莛:草茎。用草茎打钟,毫无声响。比喻才识浅陋的人向高明的学者发问,得不到回答。
东走西撞 [ dōng zǒu xī zhuàng ] 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同“东奔西撞”。
直冲横撞 [ zhí chōng héng zhuàng ] 任意乱冲乱撞,毫无顾忌。
撞钟击鼓 [ zhuàng zhōng jī gǔ ] 指奏乐或敲击寺院的钟鼓。
升腾跌宕 [ shēng téng diē dàng ] 形容音调或行文抑扬顿挫,有起有伏。
跌弹斑鸠 [ diē dàn bān jiū ] 指中弹落地的斑鸠。喻指失意落寞或受挫神伤的人。
磊落跌荡 [ lěi luò diē dàng ] 磊落:形容胸怀坦白;跌荡:超然而无所拘忌。胸怀坦白,行为无所拘忌。
跌足大呼 [ diē zú dà hū ] 常在悲痛、伤心、绝望时。
跌脚绊手 [ diē jiǎo bàn shǒu ] 指受到阻碍或牵制。
撞破烟楼 [ zhuàng pò yān lóu ] 犹言跨灶之才。烟楼,烟囱。喻子胜于父。
撞头搕脑 [ zhuàng tóu kē nǎo ] 犹言到处碰壁。搕通“磕”。
跌宕风流 [ diē dàng fēng liú ] 潇洒放逸而富有才华风情。
东挨西撞 [ dōng āi xī zhuàng ] 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同“东奔西撞”。
跌宕不羁 [ diē dàng bù jī ] 跌宕:放纵无拘束;羁:马笼头,比喻束缚。心志放逸无拘无束。
磕头撞脑 [ kē tóu zhuàng nǎo ] 犹言碰来碰去。谓到处都能碰到。
撞头磕脑 [ zhuàng tóu kē nǎo ] 比喻碰壁,行不通。
乱碰乱撞 [ luàn pèng luàn zhuàng ] 指到处碰壁,没有目标。
撞阵冲军 [ zhuàng zhèn chōng jūn ] 撞开敌阵地,冲向敌军。形容作战勇猛。
撞倒南墙 [ zhuàng dǎo nán qiáng ] 态度生硬,行动固执,不知变通。
腾挪跌宕 [ téng nuó diē dàng ] 表示起伏动作大,气势雄浑。
挥汗如雨 [ huī hàn rú yǔ ] 形容人出汗很多,汗珠像下雨一样滴落,多用来表现天气炎热、体力消耗大或情绪激动时的状态。
通情达理 [ tōng qíng dá lǐ ] 指说话、做事很讲道理,符合常情。
洞若观火 [ dòng ruò guān huǒ ] 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如同看火一样明白透彻,强调对事物本质、态势的深刻洞察与精准把握。
平易近人 [ píng yì jìn rén ] 形容态度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形容文字浅显易懂,容易被人接受。
胸有成竹 [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 原指画竹子前心里已有竹子的完整形象,后比喻做事前已有成熟的计划或充分的把握,侧重内心有数、从容不迫。
阴差阳错 [ yīn chā yáng cuò ] 比喻由于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错。
狂风怒号 [ kuáng fēng nù háo ] 怒:愤怒,发怒;号:号叫。大风刮得像发怒一样号叫。
毫不含糊 [ háo bù hán hū ] 形容态度、言语明确肯定,一点也不模糊、犹豫,也指做事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体现出果断、坚定的行事风格。
仁义道德 [ rén yì dào dé ] 原指仁爱、正义、道德规范,是儒家思想中推崇的伦理准则;现多用来形容表面讲道德规范,实则未必真正践行,有时含讽刺意味。
忘乎所以 [ wàng hū suǒ yǐ ] 指因过度兴奋、得意或沉迷某事而忘记了应有的举止和分寸,失去了理智和常态。
功德圆满 [ gōng dé yuán mǎn ] 指功业与德行都已达到完美的境界,后多形容事情完成得圆满周到,没有缺憾,常用于比喻任务、事业或修行等顺利结束并取得成功。
高山峻岭 [ gāo shān jùn lǐng ] 又高又险的山岭。
停滞不前 [ tíng zhì bù qián ] 滞:滞留。停止下来,不继续前进。
草长莺飞 [ cǎo zhǎng yīng fēi ] 形容春天草木生长茂盛、黄莺飞舞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无所不在 [ wú suǒ bù zài ] 指到处都存在,到处都有,形容某事物或现象分布范围极广,无处不在。
衣冠沐猴 [ yī guān mù hóu ] 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那些穿衣戴帽却毫无才能、见识短浅的人。
得过且过 [ dé guò qiě guò ] 指只要勉强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敷衍了事,对生活或工作缺乏积极态度,只求暂时应付而不做长远打算。
一席之地 [ yī xí zhī dì ] 指放一个席位的地方,比喻应有的一个位置或容身之处,多用于表示在某种场合、领域中获得一定的地位或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