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恐失色

惊恐失色 jīng kǒng shī sè

1. 拼音:jīng kǒng shī sè

2. 意思:害怕得脸都变了色。

3.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五回:“三藏闻言,惊恐失色道:‘徒弟,似此如何?’”

4. 近义词:

惊恐万状:形容害怕到了极点,表现出的恐惧程度很深,和惊恐失色类似,都强调极度的惊恐。

惊慌失措: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也体现出因恐惧而导致的失常状态。

大惊失色: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与惊恐失色意思相近,都有因惊恐而在面色上有所表现。

5. 反义词:

镇定自若:在情况紧急时不慌不乱,当作没什么事情似的。与惊恐失色面对危险惊慌的状态相反。

从容不迫:不慌不忙,沉着镇定。表现出在压力或危险面前的沉稳。

泰然自若: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

6. 例句:

看到老虎突然出现,他惊恐失色,呆立在原地。

她听到那声巨响后,惊恐失色,手中的杯子都掉落在地。

当得知地震的消息时,人们惊恐失色,纷纷往空旷处跑去。

小孩看到黑暗中那团黑影,惊恐失色地大哭起来。

他在森林里遇到狼群,惊恐失色,不知如何是好。

飞机遇到气流剧烈颠簸,有些乘客惊恐失色。

她看到蛇在脚边游动,惊恐失色,尖叫起来。

突然的爆炸让周围的人惊恐失色,四处逃窜。

当他发现自己身处险境时,惊恐失色,心跳急剧加快。

看到房屋着火,居民们惊恐失色,赶忙拨打消防电话。

成语词典:惊恐失色

惊涛骇浪jīng tāo hài làng:凶猛而使人害怕的波涛:船在~中前进。

一鸣惊人yī míng jīng rén:用以比喻平时没有特殊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五颜六色wǔ yán liù sè:指各种颜色:~的花布。~的彩旗。

声色俱厉shēng sè jù lì:指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俱:都。厉:严厉。

勃然变色bó rán biàn sè: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

争先恐后zhēng xiān kǒng hòu: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面不改色miàn bù gǎi sè:脸色不变。形容从容镇静的样子。

眉飞色舞méi fēi sè wǔ:形容喜悦或得意:说到得意的地方,他不禁~。

惊世骇俗jīng shì hài sú: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人震惊。也说惊世震俗。

绘声绘色huì shēng huì sè: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也说绘影绘声、绘声绘影。

惊魂未定jīng hún wèi dìng: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大惊失色dà jīng shī sè: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五光十色wǔ guāng shí sè:形容色泽鲜艳,花样繁多。南朝梁江淹《丽色赋》:“五光徘徊,十色陆离。”

不动声色bù dòng shēng sè: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也说不露声色。

孤单失群gū dān shī qún:形容孤单、无所依靠的人(或动物),不能与伙伴合群。

行色匆匆xíng sè cōng cōng:行色:出发前后的神态。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

惊弓之鸟jīng gōng zhī niǎo: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某种惊吓,遇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的人。《晋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大吃一惊dà chī yī jīng:形容对发生的意外事情非常吃惊。

古色古香gǔ sè gǔ xiāng:形容字画、器物等带 有古代的色彩、情调。

和颜悦色hé yán yuè sè:形容和蔼喜悦的脸色。也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惊心动魄jīng xīn dòng pò:原形容作品的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后形容使人感到十分惊险、紧张。

貌不惊人mào bù jīng rén:指相貌平常,没有什么引人注意的地方。

流离失所liú lí shī suǒ:由于灾荒战乱等而流转离散在外,失掉安身的地方。

哑然失笑yǎ rán shī xiào:见到或听到好笑的事,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哑(旧读è)。

触目惊心chù mù jīng xīn: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也作怵目惊心。

失之交臂shī zhī jiāo bì:也说交臂失之。《庄子·田子方》:“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 形容当面错过了好机会。交臂:胳膊碰胳膊,指走得很靠近,擦肩而过。

察言观色chá yán guān sè:观察言语脸色来揣摩对方的心意。

利害得失lì hài dé shī:好处和坏处,得益和损失。

形形色色xíng xíng sè sè:各种各样;种类很多。《列子·天瑞》:“有形者,有形形者…有色者,有色色者。”

疾言厉色jí yán lì sè:也说疾言遽色。言语急促,神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色厉内荏sè lì nèi rěn:外表强硬严厉,内心怯懦软弱。《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厉:凶猛。荏(rěn):软弱。

得不偿失dé bù cháng shī:所得的利益补 偿不了所受的损失。宋苏轼《和子由除日见寄》诗:“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偿(cháng)。

有恃无恐yǒu shì wú kǒng:因有所倚仗而不害怕。《左传·僖公二十六年》:“齐侯曰:‘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展禽)对曰:‘恃先王之命。’” 恃(shì):倚仗。恐:害怕。

色胆包天sè dǎn bāo tiān:形容贪恋淫欲胆量很大。

英雄本色yīng xióng běn sè:英雄:杰出的人才。杰出人物的本来面貌。多指杰出的人物必然有非凡的行为、举动。

喜形于色xǐ xíng yú sè:内心的喜悦流露在脸上。形:表露。色:脸色。

百无一失bǎi wú yī shī:形容有充分把握,不会出错。

惶恐不安huáng kǒng bù ān:惶:恐惧。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万无一失wàn wú yī shī:指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失之毫厘shī zhī háo lí: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但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毫厘:长度的小单位,十毫为一厘。

大失水准dà shī shuǐ zhǔn:指表现远远低于平时或正常的水平,在能力、发挥等方面出现严重的失误或失常情况。

受宠若惊shòu chǒng ruò jīng:也说被宠若惊。受到别人的赏识、称赞而感到意外的惊喜。宋苏轼《谢中书舍人启》:“遽参法从,省躬无有,被宠若惊。”

大失所望dà shī suǒ wàng:非常失望。

胆战心惊dǎn zhàn xīn jīng:形容非常害怕。

成败得失chéng bài dé shī:得:得利。失:失利。成功与失败,得到的与丢掉的。

坐失良机zuò shī liáng jī:不主动及时行动而失去好机会。

言多必失yán duō bì shī:话说多了一定有失误。

湖光山色hú guāng shān sè:湖和山相映衬的秀丽景色。

好色之徒hào sè zhī tú:喜欢女色、玩弄女性之人。

秀色可餐xiù sè kě cān: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

言多语失yán duō yǔ shī:话说多了就难免出错。

谈虎色变tán hǔ sè biàn:一谈到老虎,吓得脸色就变了。宋程颢、程颐《二程全书·遗书二上》:“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后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物就感到恐怖。

心惊肉跳xīn jīng ròu tiào: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

酒后失言jiǔ hòu shī yán:酒喝多了以后,不能自持,说了不该说的话。

胆颤心惊dǎn chàn xīn jīng:颤: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担惊受怕dān jīng shòu pà:提心吊胆,害怕遭受祸害。

神色自若shén sè zì ruò:自若:如常,像原来的样子。神情脸色毫无异样。形容在异常情况下态度镇定,神情不变。

惊慌失措jīng huāng shī cuò:失措:失去常态。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突发危险、意外情况等时慌乱不安的状态。

色彩斑斓sè cǎi bān lán:形容色彩灿烂的样子或形容生活或文学作品等所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

正言厉色zhèng yán lì sè:正:严正;言:言辞;厉:严厉;色:脸色。形容板着脸,神情非常严厉。

怅然若失chàng rán ruò shī:怅然:形容不如意、不痛快。像失去什么似的烦恼不快。

失魂落魄shī hún luò pò: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不露声色bù lù shēng sè:不动声色。

国色天香guó sè tiān xiāng:形容牡丹花的香色可贵,不同于一般花卉。唐李正封《咏牡丹花》诗:“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 后也用以形容女子的美丽。

顾此失彼gù cǐ shī bǐ:顾了这个,丢了那个。形 容照顾不过来。

平分秋色píng fēn qiū sè:比喻双方各得一半。宋李朴《中秋》诗:“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塞翁失马sài wēng shī mǎ:《淮南子·人间训》里说,古时有个住在边塞的老人丢了一匹马,后来这匹马居然带了一匹好马回来。后来就用“塞翁失马”比喻虽然受到暂时的损失,但也许因此得到好处。常与“安知非福”连用。

患得患失huàn dé huàn shī:没得到时怕得不到,得到后又怕失掉。《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原指忧患禄位之得失。后用来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太重。

打草惊蛇dǎ cǎo jīng shé:明郎瑛《七修 类稿》卷二四:“打草惊蛇,乃南唐王鲁为当涂令,日营资产,部人诉主簿贪污,鲁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后用以比喻做事不谨慎,行迹泄露,使对方有所警觉。

有声有色yǒu shēng yǒu sè:形容说话、写作或表演等生动、精彩。

贪财好色tān cái hào sè:贪图私利,喜好女色。

有色眼镜yǒu sè yǎn jìng:比喻妨碍得出正确看法的成见或偏见。

一路货色yī lù huò sè:一路:同一类;货色:货物。比喻同一类丑货。

惊天动地jīng tiān dòng dì:形容声音特别响亮:~一声巨响。

宠辱不惊chǒng rǔ bù jīng:受宠或受辱都不为所动,形容把得失置之度外。

石破天惊shí pò tiān jīng:唐李贺《李凭箜篌引》诗:“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原来形容箜篌(古乐器)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不可名状的奇境。后用以比喻文章、议论出奇惊人。

张皇失措zhāng huáng shī cuò:慌张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黯然失色àn rán shī sè: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诚惶诚恐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古代奏章中的套语。表示臣子对皇帝的敬畏。后也用来形容十分小心谨慎、极为害怕不安的样子。

因小失大yīn xiǎo shī dà:为了小的利益而造成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