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交征 shàng xià jiāo zhēng
上下交征的意思
交:互相;征:求取。上上下下互相争夺私利。
成语词典:上下交征
瓜田李下:古诗《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经过瓜田,不弯下身来提鞋,免得人家怀疑摘瓜;走过李树下面,不举起手来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后用“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七上八下:也说七上八落。形容心神不定。
声泪俱下:边说边哭。形容非常悲痛。《晋书·王彬传》:“音辞慷慨,声泪俱下。”
莫逆之交:莫逆:没有抵触,感情融洽;交:交往,友谊。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悲喜交集:悲和喜两种感情一起涌上心头。多形容由眼前的欢乐而联想起过去的悲苦的激动心情。
君子之交: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
每况愈下:原作每下愈况。《庄子·知北游》:“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 意思是验猪的肥瘦,越踏在猪的股脚处,其肥瘦状况越明显。后多作每况愈下,形容情况越来越坏。
交相辉映:(各种光亮、彩色等)相互映照:星月灯火,~。
星月交辉:星星和月亮交相照耀。
旁征博引:(写文章、说话)为了证明论点正确可靠而大量地引用材料。
锦上添花:在锦上面再绣上花。比喻使美好的事物更加美好。
普天之下:指整个天下;遍天下。
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
南征北战:到处出征作战,形容经历的战斗很多。
寄人篱下:《南史·张融传》:“丈夫当删诗、书,制礼乐,何至因循寄人篱下?” 原指写诗作文因袭他人。后转指在别人的势力庇护之下或依附别人过活。寄:依附。篱:篱笆。
甚嚣尘上:楚国跟晋国作战,楚王登车窥探敌情,对侍臣说:“甚嚣,且尘上矣。”意思是晋军喧哗纷乱得很厉害,而且尘土也飞扬起来了(见于《左传·成公十六年》)。后来用“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
雪上加霜:比喻由于另外的原因使受损害的程度加重。
成千上万:形容数量非常多。也说成千累万、成千成万。
不在话下: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属当然,用不着说:这点小事对他来说~。
饥寒交迫:冷饿交加。
扶摇直上:形容迅速直升。《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后比喻仕途得志,地 位等迅速上升。扶摇:急剧而上的大旋风。
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只做“得”后面的补语):忙得~。打得~。
居高临下:占据高处,面向低处。形容所居位置可以控制全局、极为有利。
交头接耳:彼此在耳朵边低声说话。
觥筹交错: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尽欢的情形。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筹:计算饮酒量的竹片。交错:杂乱地堆在一起。
失之交臂:也说交臂失之。《庄子·田子方》:“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 形容当面错过了好机会。交臂:胳膊碰胳膊,指走得很靠近,擦肩而过。
礼贤下士:指帝王、大臣或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敬重、结交有德有才的人。礼贤:尊敬贤者。下士:降低自己的身份结交一般有才能的人。
潸然泪下:潸然:流泪的样子。形容眼泪流下来。
赤膊上阵:光着膀子上阵。比喻不顾一切,不讲策略或毫不掩饰地做事。
上吐下泻:呕吐与腹泻。指人患病。
至高无上:高到顶点,再也没有更高的了。《淮南子·缪称训》:“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 汉许慎《说文解字·一部》:“天,颠也。至高无上。”
天上人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
蒸蒸日上:形容事物天天向上发展:我们的祖国~。蒸蒸:上升和兴盛的样子。
低声下气:形容恭顺小心的样子。
低三下四:形容卑贱没有骨气。
坂上走丸:像在斜坡上滚弹丸。比喻形势发展迅速或工作进行顺利。
泥沙俱下:泥土和沙子都跟着流下来,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
泛泛之交:泛泛:一般,平常。交情不深的朋友。
对症下药:比喻针对具 体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横征暴敛:强横地征收捐税,残暴地搜刮民财。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四回:“名目是规画钱粮,措置财赋,其实是横征暴敛,剥削脂膏。” 敛(liǎn)。
水乳交融: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下车伊始:《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指官吏刚到任。后泛指刚到一个新的工作岗位。伊始:开始。
甘拜下风:原指甘心服从、听命(古 代出令的人站在上风的地位,听令的人站在下风的地位)。后泛指真心佩服,自认不如。
纵横交错: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也形容情况复杂。
天下大乱:天下:指中国或世界。全国或全世界的局势动荡不安。
掌上明珠:拿在手掌里的珠子。晋傅玄《短歌行》:“昔君视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 原比喻极钟爱的人。后多用来专指父母特别疼爱的女儿。
上窜下跳:比喻四处奔走,多方串连,策划活动。
天下第一: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内外交困:内部和外部都处于困难境地,多指国内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和对外关系方面都处于十分困难的地步。
落井下石:也说落井投石、投井下石。比喻乘人危难时加以陷害。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纵横天下: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
上蹿下跳:(动物)到处蹿蹦:小松鼠~,寻找食物。
骑虎难下:比喻事情中途遇到困难,但又不能停止,进退两难。《新五代史·郭崇韬传》:“俚语曰:‘骑虎者势不得下。’”
委决不下:迟疑而决定不下来:他一时~,跑来要我出主意。
下不为例:指某件事做了以后,下次不能再这样做。有提醒、警告、只能通融这一次的意思。
下落不明:下落:着落,去处。指不知道要寻找的人或物在什么地方。
走马上任:指官吏就职。
相持不下:彼此争持,不肯让步。也指斗争双方势均力敌,谁也难于在短时间内取胜。
上下交困:上面下面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手下留情:下手的时候留点情面。比喻处理事情不要太苛刻。
上方宝剑:皇帝用的宝剑。戏曲和近代小说中常说持有皇帝赏赐的上方宝剑的大臣,有先斩后奏的权力(上方:制作或储藏御用器物的官署。也作尚方)。现多比喻上级特许的权力。
喜上眉梢:喜悦的心情从眉眼上表现出来。
老实巴交:状态词。形容人老实、本分:他是个~的人,从不惹是生非。
患难之交:在患难中结成的朋友。
双管齐下:唐张璪(zǎo)善画松,能两手拿着笔同时作画,一画生枝,一画枯干。语见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五。后以“双管齐下”比喻两件事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采用。管:笔。
琅琅上口: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生死之交:同生共死的交谊。
一统天下:天下:指全国。原指统一的国家,现多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机构不贯彻上级意图而形成的独立王国。也泛指为少数人所霸占的某一领域。
风雪交加:风和雪同时袭来,形容天气十分恶劣。
风雨交加:又是刮风,又是下雨。比喻几种灾难同时袭来。
一面之交:只见过一面的交情。比喻交情很浅。
百感交集:各种各样的感触交织在一起。
后来居上:《史记·汲郑列传》:“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 原来是表示不满的话,认为帝王用臣不能像堆柴禾那样,把新进的放在旧臣之上。后用以指后起的超过了先前的。
火上浇油:也说火上加油。比喻使别人更加愤怒,使事态更加严重。
天下太平:处处平安无事。指大治之世。
纸上谈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少时学兵法,善于谈兵,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代廉颇为赵将,只照搬兵书,不知变通。结果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兵打败。后用以比喻只凭书本知识空发议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催人泪下:催:催促,促使。形容事迹十分感人,使人不禁流下眼泪。
举国上下:举:全。指全国上上下下的人。
远交近攻: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战国时秦国的一种外交和军事策略。《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谬乎?” 后也指待人处世的一种手段。
八拜之交:拜把子(旧时结为异姓兄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