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纲振纪 dùn gāng zhèn jì
顿纲振纪的意思
整顿朝纲,重振法纪。
1. 【解释】:整顿朝纲,重振法纪。
2. 【出自】:《资治通鉴·周显王四十八年》:“夫贤者,其德足以敦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胡三省注:“顿,谓整顿。”
成语词典:顿纲振纪
振奋人心:振奋:振作奋发。使人们振作奋发。
茅塞顿开:《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古人认为路不走则被草所掩塞,心不用也会被堵塞。茅塞顿开是说被堵塞的心忽然被打开了。形容受到启发,一下子理解领会了道理。
振聋发聩:响声很大,使聋人都能听见。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一:“梁昭明太子与湘东王书云:‘…未闻吟咏性情,反拟《内则》之篇;操笔写志,更摹《酒诰》之作…。’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喻指言论、文章有使人醒悟、启发愚蒙的作用。聩(kuì)。
提纲挈领:提起鱼网的总绳,抓住衣服的领子。比喻把问题简明扼要地提示出来。挈(qiè)。
一蹶不振:汉刘向《说苑·谈丛》:“一蹶之故,却足不行。” 跌了一跤,便缩回脚,再不敢迈步。比喻受到挫折就再也振作不起来了。蹶:跌倒。
萎靡不振:萎靡:颓丧。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纲纪废弛:纲:政纲。纪:法纪。废弛:颓废松弛。国家的政纲、法纪、秩序松弛不振。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也作振振有辞。
违法乱纪:违犯法律,破坏纪律:对那些~、屡教不改的分子必须坚决制裁。
舟车劳顿:舟车:船与车,泛指一切水陆交通工具。劳顿:劳累疲倦。形容旅途疲劳困顿。
目无法纪:不把国家法律放在眼里。形容胡作非为,无法无天。
振臂一呼:振:挥动。挥动手臂呼喊(多用在号召)。
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谐而有节奏。
振笔疾书:振笔:挥笔。挥动笔杆,急速地书写。形容书写速度很快。
弁髦法纪:蔑视抛弃法令和纪律。
振裘持领: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
为之一振:为:因;振:振奋。因此而振奋起来。
整顿干坤:乾坤:卦名,象征天地,阴阳等。治理国家,使混乱的局面变得有秩序。
黼蔀黻纪:指锦绣美好的年代。
当家理纪:指管理家务。
启瞶振聋:比喻唤醒糊涂与麻木不仁者。
顿足失色:顿足:跺脚。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形容十分惊慌。
声振寰宇:寰宇:天下。形容声威极盛。
纲举目张:提起鱼网上的大绳一抛,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了。比喻文章条理分明,也指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汉郑玄《诗谱序》:“举一纲而万目张。” 纲:鱼网上的大绳。目:网上的眼。
金声玉振: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比喻音韵响亮、和谐。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才学精到。
铿镪顿挫: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形容音律和谐有力、动听。
匡正纲纪:指匡扶纲常,纠正法度。
沉郁顿挫:郁:低沉郁积。指诗文的风格深沉蕴籍,语势有停顿转折。
振缨中朝:缨:古代帽子上系在颔下的带子;中朝:在朝廷上做事。整理好头冠,入朝处理政事。
螽斯振羽:语本《诗·周南·螽斯》:“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后以“螽斯振羽”谓子孙众多。明 无名氏《鸣凤记·夏公命将》:“願將樛木連枝舉,早見螽斯振羽飛。”参见“螽斯”。
孤蓬自振:只身远行居无定所。
纪渻木鸡:修养到家,亦用写呆笨发愣。
握纲提领:握:拿、抓。比喻抓住要领或简明扼要地把内容提示出来。
霞振云从:形容众多。
振衣提领:振:提起。要提起一件衣服,必须拎住衣领。比喻做事情要抓住关键。
撧耳顿足:用手抓耳,以脚顿地。形容束手无策。
是非之纪:纪:准则,法则。是非的准则。
弹冠振衣:整洁衣冠。后多以比喻将欲出仕。
威振天下:威:威名。威力和名望使天下人信服。
顿兵坚城:把军队停驻在敌人的坚固城池下。
纲常名教:纲常:三纲五常;名教:以正名分为中主心的封建礼教。旧时为维护和加强封建制度而对人们思想行为而设置的一整套规范。
班师振旅:班:回,还。振:整顿。把军队撤回来进行整顿。
鞍马劳顿:形容旅途或战斗的劳累。
扶植纲常:统治阶级用来愚弄人民的礼教法权。
纪纲人伦:纪纲:纲法,制度;人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行为准则。封建社会中应遵守的法度纲常、行为准则。
龙威虎振:形容气势奔放雄壮。常形容书法笔势的遒劲有力,灵活舒展。
踣不复振:振:振作。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
声振屋瓦:声音把房子上的瓦都振动了。形容呼喊的声音很宏大猛烈。
搓手顿足:形容焦急不安的样子。
三纲五常:封建礼教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传说不一,通常指仁、义、礼、智、信。
振穷恤寡:救济贫穷和无依靠的人。
声振林木:形容歌声或乐器声高亢宏亮。
分贫振穷:分财物救助穷困的人。
治兵振旅:兵:军队;旅:军旅。训练军队,振奋士气。
张纲埋轮:张纲埋车轮。比喻不畏权贵,直言正谏,敢于弹劾当权者。
顿首再拜:顿首:以头叩地而拜;再拜:拜两次。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亦指旧时信札中常用作向对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语。
纪群之交:纪、群:人名,陈纪是陈群的父亲。比喻累世之交情。
扬葩振藻:葩:华美;藻:文采。形容文章写得华丽多采。
援溺振渴:溺:指落水者;振:救济。援救落水者和干渴者。比喻援救受难的人。
纲常扫地:纲纪、人伦等伦理道德衰败不振。
纲纪四方:纲纪:政纲和法纪。用政策和法制治理天下。
不知纪极:纪极:终极,限度。原形容贪得无厌。亦表示极多。
顿足不前:停步不前。
情窦顿开:指少男少女刚开始懂得爱情。
金相玉振: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同“金相玉质”。
振鹭在庭:比喻朝廷里人才济济。
顿挫缓急:顿:停顿,挫:转折。缓急:缓慢与急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节奏分明。一般指音乐、朗诵。有时也指文学作品。
举纲持领:提起网的总绳,网眼就都张开了;提起皮衣领子一抖,衣上的毛就都顺了。比喻办事要抓关键部分。汉 王充《论衡·程材》:“舉綱持領,事無不定。”亦省作“舉綱”。《北史·源怀传》:“懷 性寬簡,不好煩碎,恒語人曰:‘爲政貴當舉綱,何必須太子細也。’”参见“提綱挈領”。
折槁振落:把枯树枝折断,把枯树叶摇下来。比喻轻易不费力。
顿腹之言:犹言肺腑之言。
纲目不疏:比喻法令细密。
振兵释旅:收缴兵器,解散军队。
稽古振今:指考查古事作为借鉴,以振兴现代。
摇山振岳:把高山都振动了,形容气势很大。
发瞽振聋:比喻言论文章使人清醒感奋。
捶胸顿足:用拳头打胸部,用脚跺地,形容非常焦急、懊丧或极度悲痛的样子。
龙骧麟振:龙骧,昂举腾跃的样子。比喻将军恩威兼备。
甩手顿脚:形容急得无可奈何的样子。
发蒙振落:蒙:遮盖,指物品上的罩物;振:摇动。把蒙在物体上的东西揭掉,把将要落的树叶摘下来。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
振古如兹:振古:自古;兹:这样。历来如此;自古以来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