逖听遐视 tì tīng xiá shì
逖听遐视的意思
指视听范围很远很广。
1. 【解释】:指视听范围很远很广。
2. 【出自】:《新唐书·选举志下》:“圣主明目达聪,逖听遐视,罪其私冒不慎举者,小加谴责,大正刑典,责成授任,谁敢不勉?”
成语词典:逖听遐视
闻名遐迩: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悉听尊便:一切由您的意思。
视同陌路:指与亲人或熟人非常疏远。同“视若路人”。
视而不见:看到了,没有引起注意或当作没看见。指不注意或不重视。《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熟视无睹:虽然经常看到,却跟没有看见一样。形容对某种事物漠不关心。唐韩愈《应科目时与韦舍人书》:“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 熟视:细看,看惯。无睹:没有看见。
危言耸听:故意说些吓人的话,使人听了吃惊。危言:使人吃惊的话。耸听:使人听了感到震动。
道听途说:路上听到的 传闻,随后就在路上传播出去。指没有根据的传闻。《论语 阳货》:“道听而塗(途)说,德之弃也。”
娓娓动听:话说得婉转生动,使人喜欢听。
虎视眈眈:像老虎要扑食那样注视着。形容贪婪地恶狠狠地盯着。《周易·颐》:“虎视眈眈,其欲逐逐。” 眈眈(dāndān):注视的样子。
等闲视之:当做平常的人或事物看待。
洗耳恭听:形容专心、恭敬地听别人讲话。听人讲话时的客气话。元周权《秋霁》诗:“酒醒谁鼓《松风操》,炷罢炉熏洗耳听。”
视死如归: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
听之任之:(对坏现象)听任它发展,而不加过问。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听天由命: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也比喻碰机会,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混淆视听:用假象或谎言使人们视听混乱,分辨不清是非。
言听计从:对某人说的话,出的主意,全都听信照办。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魏书·崔浩传》:“属太宗为政之秋,值世祖经营之日,言听计从,宁廓区夏,遇既隆也。”
淆乱视听:视听:看和听。混淆是非,以扰乱人们的视听。
视若路人:把对方看成路上遇到的陌生人。指与亲人或熟人相遇却不相认,态度冷淡,表现出极其陌生的关系。
高视阔步:眼睛向上看,迈着大步走路。形容举动不凡或态度傲慢。
一视同仁:不分厚薄,同样看待。唐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听聪视明:听:听觉;聪:灵敏;视:视觉;明:清楚。听得清,看得明。形容对事物有清楚而正确的认识。
闭门塞听:关上房门,堵住耳朵。
十目所视:指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不允许做坏事,做了也不可能隐瞒。同“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一视之仁: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相视而笑:双方互相看着,发出会心的微笑。形容二者情合意洽的情态。
目不给视:给:供给。眼睛来不及观赏。形容景物又美又多。
视如寇仇:寇仇:仇敌。看得象仇人一样。
侈人观听:指加强人们在观感听觉上的印象。
凤叹虎视:形容谈吐文雅,器宇轩昂。
禽息鸟视:比喻生活优裕而对社会不能做一点有益的事。
听谗惑乱:形容专门听别人的挑拨。
视如珍宝:形容十分珍爱。
长生久视:久视:不老,耳目不衰。形容长寿。
款言不听:款:通“窾”,空。对于不真实的话不要听信。
周听不蔽:蔽:蒙蔽。广泛听取意见就不会被蒙蔽。
游鱼出听: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言听谋决:指说的话听从照办,出的主意决定实行。
坐视不顾:坐:不动。见别人遇到困难或危险,坐在一旁观看不去援救。
耳听心受:用耳朵听,并记在心里。
听人穿鼻:听:任凭;穿鼻:牛鼻子穿桊。比喻听凭别人摆布。
相视无言:指彼此相对说不出话来。
内视反听:内视:向内看;反听:听外面的。指既能反省自己的言行,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视如拱璧:比喻十分珍贵。
人己一视:待别人象待自己一样。比喻待人没有私心。
耸耳听闻:译为竖起耳朵。形容注意地听。
牛听弹琴:比喻听不懂。
虚己以听:形容接受意见的态度诚恳。
逖听远闻:谓视听范围很远很广。
左顾右视:左边看看,右边看看。
视同儿戏:把事情当成小孩儿玩耍一样来对待。比喻不当一回事,极不重视。
视若无睹:看见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指对眼前的事物漠不关心。睹:看见。
视同一律:指同等看待。
遐思迩想:远思近想、反复思考;形容通过当前的启示,对未来作长远的思索或想象。
鹰视狼顾:形容目光锐利,为人狠戾。
屏息谛听:屏住呼吸仔细的听。
自视甚高:把自己看得很高(多指身分,学识等)。
熟视不睹:【释义】熟视:细看。
目不苟视:眼睛不随便乱看。形容为人正派。
瞠目而视:瞪大眼睛看着。
垂帘听政:垂帘: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遮隔。听:治理。指太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
耳听八方: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
眄视指使:形容骄傲的神态。
视同拱璧:看作两手合抱的璧玉。比喻十分珍贵。
祖逖之誓:颂扬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壮志之典。
蹇视高步:犹言昂首阔步。
视同秦越:先秦时秦越两国,一在西北,一在东南,相去极远。后因称疏远隔膜、互不相关为“视同秦越”。
视其所使:所使:所使用的人。他所使用的人,就知道其人如何。
一瞑不视:瞑:闭眼。闭上眼睛,不再睁开。指死亡。也指逃避现实。也可形容不怕牺牲。
倾耳而听:倾:歪,侧着。侧着耳朵仔细听。
显处视月:比喻治学泛览而不精。
狐听之声:指冰下水流之声。
迷惑视听:使人耳目迷乱。比喻以错误的言论欺骗社会,毒害群众。
视为寇雠:比喻极端仇视。
问安视膳:每日必问安,每餐必在左。指古代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
耳不旁听:两耳不往旁边听。形容神情十分专注的样子。
束手坐视:拱着手,坐着看。比喻对应当管的事无能为力或不管不问。
揣骨听声:原指旧时相法的一种。不相其面,而摸其骨骼,听其语声,以判贵贱。后用以比喻牵强附会,妄加评判。
听微决疑:注意细微的情节,解决疑难的问题。形容思想缜密,善于通过听察解决疑难。《鹖冠子·天则》:“聖王者有聽微決疑之道,能屏讒權實。”《史记·循吏列传》:“李離 曰:‘理有法,失刑則刑,失死則死。公以臣能聽微決疑,故使爲理。今過聽殺人,罪當死。’”司马贞 索隐:“言能聽察微理,以決疑獄。”
视如己出:像对待亲生子女那样地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