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斤鲁削 sòng jīn lǔ xuē
宋斤鲁削的意思
宋国产的斧头和鲁国产的曲刀。比喻当地特产的精良工具。
1. 【解释】:宋国产的斧头和鲁国产的曲刀。比喻当地特产的精良工具。
2. 【出自】:语出《周礼·考工记序》:“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出。”
3. 【示例】:夫宋斤鲁削,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尔。 ◎清钱谦益《河南开封府太康县知县李之茂授文林郎》
宋斤鲁削的近义词
鲁斤燕削
成语词典:宋斤鲁削
斤斤计较:形容一点一滴、一丝一毫也要计较(含贬义)。
掂斤播两:比喻过分计较小事。也说掂斤簸(bǒ)两。
日削月割:每日每月割让土地。形容一味割地求和。
削足适履:鞋小脚大,把脚削去一些以适应小鞋。比喻过分迁就现成条件,或生搬硬套。《淮南子·说林训》:“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足:脚。履:鞋。
鲁莽灭裂:形容行动粗鲁莽撞,做事草率,不负责任。
半斤八两: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缺斤短两:(售出的商品)不够分量。也说缺斤少两。
分斤较两:比喻为人小气,过分计较。
鲁殿灵光:灵光:汉代殿名。比喻仅存的有声望的人或事物。
班香宋艳:班固和宋玉均善辞赋,以富丽见称,后以之泛称辞赋之美者。
削职为民:撤掉官职,降为平民。
争斤论两:指在细枝末节上与人相争理论。
笔削褒贬:笔:记载。削:删改。古时在竹简或木简上写字,写错要修改时就用刀削。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来评文论物的好坏。也指用文字褒扬、贬斥人或事。
黜周王鲁:汉 代《公羊》学家因《春秋》用 鲁 记年,认为这是贬降 周 而以 鲁 为王。晋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所书之王,即 平王 也;所用之历,即 周 正也;所称之公,即 鲁隐 也;安在其黜 周 而王 鲁 乎?”孔颖达 疏:“若黜 周 王 鲁,则 鲁 宜称王,周 宜称公。此言 周 王而 鲁 公,知非黜 周 而王 鲁 也。”《晋书·王接传》:“《公羊》附经立传…… 任城 何休 训释甚详,而黜 周 王 鲁,大体乖硋。”
鲁卫之政:比喻情况相同或相似。
鲁鱼帝虎:指文字传抄错误。
弄斤操斧:拿斧头砍东西。引申指对作品的雕琢。
削木为吏: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侮辱,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
削肩细腰:低垂的肩,纤细的腰。
宋才潘面:宋玉的才华,潘岳的容貌。比喻才华出众,仪容俊美。
鲁连蹈海:战国时齐国人鲁仲连不满秦王称帝的计划,曾说,秦如称帝,则蹈东海而死。后以之表示宁死而不受强敌屈辱的气节、情操。
郢人斤斲:同“郢匠揮斤”。唐 刘禹锡《翰林白二十二学士见寄诗一百篇因以答贶》:“郢 人斤斲無痕迹,仙人衣裳棄刀尺。”
大匠运斤:比喻人技艺精湛或文笔娴熟高超。
郢匠挥斤:比喻纯熟、高超的技艺。
不露斤斧:斤:斧头。看不见刀斧加工的痕迹。形容精巧自然。
秤斤注两:形容斤斤计较,顾小不顾大。
漆女忧鲁:指不当政的人对国事担忧。
东墙窥宋:比喻美貌女郎倾心于男子。
杞宋无征:指资料不足,不能证明。
引绳削墨:指木工弹拉墨线后据以锯削。比喻恪守、拘泥于成法。
鲁连辞赏:《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载:“此时 鲁仲连 适游 赵,会 秦 围 赵,闻 魏 将欲令 赵 尊 秦 为帝”,乃挺身而出,义不帝 秦,“秦 将闻之,为却军五十里。适会 魏 公子无忌 夺 晋鄙 军以救 赵,击 秦 军,秦 军遂引而去”。“於是 平原君 欲封 鲁连,鲁连 辞让者三,终不肯受。
削铁如泥:切削铁器如同斩剁泥土一样。形容兵刃极其锋利。
半斤八面: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重量相等。比喻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亦作“一个半斤,一个八两”、“半斤对八两”。
斤斤较量:指在琐细的小事上过分计较。
衙官屈宋:衙官:军府的属官;屈:屈原;宋:宋玉。要以屈原、宋玉为属官。原为自夸文章好。后也用以称赞别人的文采。
登山小鲁:比喻学问既高便能融会贯通,眼光远大。
鲁敦周彝:敦和彝均为古代青铜制器。因以“鲁敦周彝”比喻价值珍贵,值得保存传世的文物。
鲁鱼陶阴:“鲁”和“鱼”、“陶”和“阴”字形相近易混。指传抄刊印中的文字错误。
削发为僧:指剃去头发,出家为僧尼,剃除须发,出家为僧。
运斤成风:楚国郢人在鼻尖抹了一层白粉,让一个名叫石的巧匠用斤(古代伐木的工具)把粉削去,石便挥动斤呼呼生风,削掉了白粉,郢人的鼻子却毫无损伤(见于《庄子·徐无鬼》),后来用“运斤成风”比喻手法熟练,技艺高超。
鼻垩挥斤:挥舞斧头削除鼻端之垩。比喻指正错误。
肉重千斤:讥讽肥胖无才的人。
八两半斤:旧制一斤等于十六两,半斤即是八两。比喻彼此分量或程度不相上下。
宋画吴冶:用以作为精巧神妙之物的代称。
鲁女忧葵:指对国事关心,或指女大当嫁。
削发明志:剃头发来表明自己对志向的坚定。
鲁酒旁围:同“鲁酒围邯郸”。指无端受到牵连。
削株掘根:株:露出地面的的树桩。形容彻底铲除。也比喻除恶务尽。
宋襄之仁:仁:仁慈。指对敌人讲仁慈的可笑行为。
披缁削发:缁:黑色僧衣。剃去头发披上僧衣。指出家为僧尼。
削发披缁:缁:黑色,借指僧人穿的黑色衣服。剃光头发,穿上僧衣。表示出家为僧。
兵挫地削:军队战败,土地被分割。
郑昭宋聋:杜预注:“昭,明也。聋,暗也。”比喻情况不同。
针头削铁:形容极力刮削搜刮。
称斤注两:形容只注重小节而没有气势。
才过屈宋:屈、宋:战国楚文学家屈原和宋玉。比喻文才极高。
鲁鱼亥豕:把“鲁”字误为“鱼”字,把“亥”字误为“豕”字。指文字传抄或刊印错误。晋葛洪《抱朴子·遐览》:“书字人知之,犹尚写之多误。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吕氏春秋·察传》:“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似,豕与亥相似。’”
宋斤鲁削:宋国产的斧头和鲁国产的曲刀。比喻当地特产的精良工具。
宋玉东墙:喻指貌美多情的女子。
伐树削迹:比喻正人君子不为世所容。
鲁斤燕削:鲁之削(小刀),宋之斤(斧头),质量都很好;如易地生产,在鲁造斤而在燕制削,质量不会优良。比喻由于地域等条件限制,学习模仿达不到原来水平。
齐纨鲁缟:古代齐国和鲁国出产的白色绢。后亦泛指名贵的丝织品。
称斤约两:比喻权衡得失。孔厥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申耀宗 也没睡着,他肚子里大大小小几杆秤,正在称斤约两的活动呢。”
宋郊渡蚁:传说宋朝的宋郊曾从水潦里救起许多蚂蚁,后来中了状元。比喻多做善事,会得到好的报答。
削方为圆:把方的削成圆的。
削铁无声:形容刀剑锋利。
斤斤自守:斤斤:拘谨的样子。谨小慎微,自求无过。
斤车御史:指办案果敢神速的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