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脂翦楮 lòu zhī jiǎn chǔ

镂脂翦楮的意思

雕刻油脂,剪裁楮叶。比喻徒劳无益。

【解释】:雕刻油脂,剪裁楮叶。比喻徒劳无益。

镂脂楮

成语词典:镂脂翦楮

涂脂抹粉 [ tú zhī mǒ fěn ] 原指女性用胭脂和粉妆饰面容,后多比喻对事物进行刻意修饰或美化,掩盖其本质或缺点,含贬义。

庸脂俗粉 [ yōng zhī sú fěn ] 指那些平常的、大众化的女子,也指平庸低俗的女子。常带有一定的贬义。

右翦左屠 [ yòu jiǎn zuǒ tú ] 指歼灭净尽。

肤如凝脂 [ fū rú níng zhī ] 皮肤像凝固的油脂。形容皮肤洁白且细嫩。

民脂民膏 [ mín zhī mín gāo ] 指百姓用血汗换来的财富(脂、膏原指油脂,此处比喻劳动成果),多用来批评统治阶层或贪官污吏剥削百姓的行为。

抹粉施脂 [ mò fěn shī zhī ] 指化妆打扮。今亦用于形容掩饰、遮盖。同“搽脂抹粉”。

脂膏不润 [ zhī gāo bù rùn ] 比喻为人廉洁,不贪财物。

脐脂自照 [ qí zhī zì zhào ] 燃起肚脐的脂肪,为自己照明。比喻坏人最终没有好下场,自作自受。

挥毫命楮 [ huī háo mìng chǔ ] 毫:毛笔;命:使用;楮:木名,可造纸,借指纸。指开始写作。

秣马脂车 [ mò mǎ zhī chē ] 喂饱马,给车轴涂好油脂。指准备作战。《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大將軍 諸葛瑾 取 柤中”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汉晋春秋》:“便當秣馬脂車,陵蹈城邑,乘勝逐北,以定華夏。”

断墨残楮 [ duàn mò cán chǔ ] 指残缺不全的典籍。

莫辨楮叶 [ mò biàn chǔ yè ] 莫:不;辨:分辨。不能分辨楮叶的真假。比喻模仿逼真或以假乱真。

翦纸招魂 [ jiǎn zhǐ zhāo hún ] 旧俗,剪纸为幡,以招死者之魂,亦有为病人招魂者。或用为对远行之人表示慰藉。

凝脂点漆 [ níng zhī diǎn qī ] 形容人皮肤白,眼睛明亮。

膏泽脂香 [ gāo zé zhī xiāng ] 指油脂类的化妆品。

画脂镂冰 [ huà zhī lòu bīng ] 镂:雕刻。在油脂上绘画,在冰上雕刻。比喻劳而无功。

刳脂剔膏 [ kū zhī tī gāo ] 比喻残酷地剥削。

涂脂傅粉 [ tú zhī fù fěn ] 脂:胭脂。搽胭脂抹粉。指妇女打扮。也比喻为遮掩丑恶的本质而粉饰打扮。

断缣尺楮 [ duàn jiān chǐ chǔ ] 犹言断缣寸纸。残缺不全的书画。

敲脂吸髓 [ qiāo zhī xī suǐ ] 脂:油脂。比喻剥削压迫极其残酷。

翦发待宾 [ jiǎn fā dài bīn ] 晋 陶侃 早孤贫,为县吏。鄱阳 孝廉 范逵 过 侃,仓猝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髲,以易酒肴,乐饮极欢。事见《晋书·陶侃传》。后世传为美谈,并常以喻贤母。元 秦简夫 有《晋陶侃母剪发待宾》杂剧。亦省作“翦髮”。元 柯丹丘《荆钗记·议亲》:“翦髮常思 侃 母,斷機每念 軻 親。”

讨恶翦暴 [ tǎo è jiǎn bào ] 征讨和剪除凶恶残暴的势力。

镂脂翦楮 [ lòu zhī jiǎn chǔ ] 雕刻油脂,剪裁楮叶。比喻徒劳无益。

茅茨不翦 [ máo cí bù jiǎn ] 谓崇尚俭朴,不事修饰。《韩非子·五蠹》:“堯 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史记·李斯列传》:“堯 之有天下也,堂高三尺,采椽不斲,茅茨不翦。”汉 桓宽《盐铁论·通有》:“文學曰:‘古者采椽不斲,茅茨不翦。’”

六朝脂粉 [ liù cháo zhī fěn ] 六朝:建都于建康(南京)的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脂粉:胭脂。形容繁华绮丽。形容六朝时金陵靡丽繁华景象。

朗朗乾坤 [ lǎng lǎng qián kūn ] 形容政治清明,天下太平。朗朗:明朗、清亮;乾坤:原是《周易》中的两个卦名,这里指天地、世界等。

大难不死 [ dà nàn bù sǐ ] 指经历重大灾难后侥幸存活下来,强调在危及生命的困境中得以生还。

卸磨杀驴 [ xiè mò shā lǘ ] 磨完东西后,把拉磨的驴卸下来杀掉。比喻把曾经为自己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雕虫小技 [ diāo chóng xiǎo jì ] 比喻微小的技能,也用来谦称自己写的诗作或文章。

改朝换代 [ gǎi cháo huàn dài ] 指旧的朝代被新的朝代所取代,泛指政权更替或时代发生重大变革。

惹人注目 [ rě rén zhù mù ] 指某事物或人因具有特色、新奇或突出的特点,容易引起他人的关注和注意。

一丘之壑 [ yī qiū zhī hè ] 原指隐者所居的山野,后比喻退隐山林的志向或情趣,也指对山水风光的喜爱与沉迷,引申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自然的生活态度。

固执己见 [ gù zhí jǐ jiàn ] 指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形容人思想僵化、不愿接受他人建议的顽固态度。

天府之国 [ tiān fǔ zhī guó ] 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后专指四川。

自卖自夸 [ zì mài zì kuā ] 指自己贩卖东西却自己吹嘘其好,比喻自我吹嘘、夸大优点,含贬义。

指鹿为马 [ zhǐ lù wéi mǎ ] 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乐善好施 [ lè shàn hào shī ] 指喜欢做善事,乐于施舍,形容人富有同情心且愿意帮助他人。

焦虑不安 [ jiāo lǜ bù ān ] 指内心焦急忧虑,情绪烦躁不安,无法平静下来,常因担忧某事或处于压力状态而产生。

一命呜呼 [ yī mìng wū hū ] 指人或动物死亡(含诙谐、讽刺意味),也形容事物消亡或计划彻底失败,多用作口语化表达。

倾盆大雨 [ qīng pén dà yǔ ] 雨大得像盆里的水直往下倒。形容雨大势急。

占为己有 [ zhàn wéi jǐ yǒu ] 指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强行占据,据为己有,通常含贬义,强调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并占有他人或公共的财物、权利等。

如履薄冰 [ rú lǚ bó bīng ] 像走在薄冰上一样,形容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生怕因疏忽而招致危险。

可遇难求 [ kě yù nán qiú ] 指某种事物或机会只能偶然遇到,很难刻意去寻求,强调其稀缺性和偶然性。

从轻发落 [ cóng qīng fā luò ] 指处罚时采取宽大的态度,给予较轻的处理,不按通常规定的严厉程度进行惩处。

哑口无言 [ yǎ kǒu wú yán ] 形容因理屈词穷、惊讶、尴尬或无话可说而一时语塞,说不出话来的状态。

欺上压下 [ qī shàng yā xià ] 指欺骗上级,欺压下属或百姓,形容玩弄权术、不正当处理上下级关系的行为。

酒足饭饱 [ jiǔ zú fàn bǎo ] 酒已尽量,饭也吃饱。形容吃饱喝足。

谈虎色变 [ tán hǔ sè biàn ] 原指谈论老虎就吓得脸色大变,后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物或经历就神情紧张、恐惧,反映出对特定事物的强烈忌惮或心理阴影。

脱缰之马 [ tuō jiāng zhī mǎ ] 挣脱了缰绳的马。比喻不受拘束的人或失去控制的事物。

瘦骨伶仃 [ shòu gǔ líng dīng ] 形容人或动物瘦得皮包骨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