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衣使者 lǜ yī shǐ zhě
绿衣使者的意思
原指鹦鹉。近代称邮递员。
1. 【解释】:原指鹦鹉。近代称邮递员。
2. 【出自】: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鹦鹉告事》:“其时仆妾辈并无所觉,惟有鹦鹉一只在堂前架上。……封鹦鹉为‘绿衣使者’。”
3.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指邮递员
成语词典:绿衣使者
青山绿水:泛称美好山河。
红男绿女:指穿着各种漂亮服装的青年男女。
衣衫褴褛:褴褛:破烂。衣服破破烂烂。
衣锦荣归:衣锦还乡。
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红灯绿酒:形容享乐生活。
鬼使神差:迷信的人认为有些很凑巧的事情是由于鬼神在暗中指使而造成的。后用鬼使神差形容事情的发生完全出于意外,或不自觉地做了原先没想做的事。
衣冠楚楚:形容衣帽穿戴得整齐漂亮。楚楚:鲜明整齐的样子。
不辱使命:指不辜负别人的差使。
绿草如茵:绿油油的草好像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
绿树成荫:形容树木枝叶茂密,遮蔽了阳光。
衣锦还乡:古时指做官以后,穿了锦绣的衣服,回到故乡向亲友夸耀(衣:旧读yì,穿衣)。也说衣锦荣归。
量体裁衣:按照身材裁剪衣服。比喻办事要切合实际。《南齐书·张融传》:“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是吾所著,已令裁减称卿之体。”
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政务忙碌。《旧唐书·刘传》:“若夫任贤惕厉,宵衣旰食,宜黜左右之纤佞,进股肱之大臣。” 宵:夜晚。旰(gàn):晚。
始作俑者:开始用俑殉葬的人。比喻恶劣先例的开创者。《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俑(yǒng):木制或陶制的偶人,用于殉葬。
桃红柳绿: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之乎者也:之、乎、者、也都是文言文常用的虚词,四字连说常用以形容说话写文章喜欢古奥。
柳绿花红: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绿水青山:泛称美好山河。
称体裁衣:量体裁衣。
糖衣炮弹:比喻腐蚀、拉拢,拉人下水的手段。如吹拍捧场、小恩小惠、金钱美色等。
能者多劳:能干的人多劳累一些。《列子·列御寇》:“巧者劳而知(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敖游。” 能:能干。劳:劳苦,劳累。
锦衣玉食:华美的衣服,珍贵的食品。形容奢侈豪华的生活。
丰衣足食:足:够。穿的吃的都很丰富充足。形容生活富裕。
衣食住行:穿衣、吃饭、居住、行路,指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白衣天使:护士的美称。
衣冠禽兽:外表衣帽整齐,像个人,行为却如禽兽。比喻卑劣的人。
来者不拒:拒:拒绝。对于有所求而来的人或送上门来的东西概不拒绝。
花花绿绿:状态词。形容颜色鲜艳多彩:墙上贴着~的年画。姑娘们穿得~的,在广场上跳舞。
见风使舵:看风向转发动舵柄。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花红柳绿:形容春天花木繁茂艳丽的景色。
近朱者赤:靠着朱砂的变红。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常与“近墨者黑”连用。
天衣无缝:前蜀牛峤《灵怪录·郭翰》:“徐视其(织女)衣并无缝,翰问之,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后喻指事物(多系文艺作品)浑成自然,细致完美,无破绽缺漏可寻。
霜凋夏绿:犹言冬去春来。指时光的流逝。
衣带宽松:形容人消瘦了。
脱白挂绿:脱去白衣,换上绿袍。指初登仕途。
衣不盖体:盖:遮盖。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行或使之:行:所作所为;使:命令,指使。所作所为好像有人指使似的。比喻做事自觉主动。
青衣行酒:指 晋怀帝 被俘受辱事。
解衣般礴:脱衣箕坐。指神闲意定,不拘形迹。后亦指行为随便,不受拘束。
愚者千虑: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衣租食税:租、税:田赋和各种税款的总称。依靠百姓缴纳的租税生活。
解衣推食:把衣服脱给别人穿,把食物让给别人吃。形容对别人生活极为关怀。《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宣之使言:宣:放,开导。引导人民,使他们敢于发表意见。
弱不胜衣:胜:禁得起。形容人很瘦弱,连衣服都承受不起。
未明求衣:天没有亮就穿衣起床。形容勤于政事。
鲜衣怒马:美服壮马。谓服饰豪奢。
白衣胜雪:比雪还白。
衣冠甚伟:伟:壮美。人的仪表神态端庄美好。
解衣抱火:比喻不解决问题,只招致危险。同“解衣包火”。
解衣包火:比喻不解决问题,只招致危险。
班衣戏彩:指身穿彩衣,作婴兒戏耍以娱父母。后以之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
使羊将狼:将:统率,指挥。派羊去指挥狼。比喻不足以统率指挥。也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驾驭强横而有野心的人,这要坏事。
衣冠礼乐:指各种等级的穿戴服饰及各种礼仪规范。指封建社会中各种典章礼仪。
衣带一江:犹言一衣带水。宋 文及翁《贺新郎·西湖》词:“國事如今誰倚仗,衣帶一江而已。”
解衣卸甲:解:脱衣;卸:卸掉。脱下战衣,卸掉盔甲。比喻不再作战。
衣带之水: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衣裳楚楚:形容服装整齐漂亮。
顺风使舵: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同“顺风转舵”。
鹑衣百结:鹑:鹌鹑鸟;结:悬挂连缀。鹌鹑的尾巴短而秃,象打满补丁一样。形容衣服非常破烂。
对泣牛衣:牛衣:也称牛被。
博者不知:事物就会所知不深。
抠衣趋隅:提起衣襟 走到角落坐下。
衣冠辐辏:衣冠:古代士人阶层以上戴冠;辐辏:车辐聚集。指聚集一处。比喻达官显宦汇聚一处。
氤氲使者:即氤氲大使。
青衣乌帽:平民的衣着。青衣自汉以后即为卑贱者之服。乌帽即乌纱帽,本为官帽,隋唐以后流行于民间。
衣不解带:形容日夜辛劳,不能安稳休息。
能者为师: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衣锦褧衣:锦衣外面再加上麻纱单罩衣,以掩盖其华丽。比喻不炫耀于人。
颜丹鬓绿:面红,头发黑。形容年少之貎。
使酒仗气:仗:凭借,倚仗;使:放任。指任性发酒疯。
朝衣东市:指大臣等待被杀。
死者相枕:死亡的人相互枕藉而卧。形容死亡的人很多。
衣架饭囊:装饭的口袋,挂衣的架子。比喻没有能力,干不了什么事的人。
论德使能:选拔有道德的人和使用有才能的人。论,通“抡”。
衣锦昼行:穿了锦绣衣裳在白天出行。旧时形容在本乡做官,或在外地做官告老回乡,荣耀异常。同“衣绣昼行”。
布衣芒屩:布衣:麻布衣服;芒屩:草鞋。穿布衣和草鞋。指平民百姓。
使嘴使舌:搬弄口舌。
赭衣满道:赭衣:古代囚犯穿的衣服,赤褐色。穿囚服的人很多,充满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