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节卑体 qū jié bēi tǐ
屈节卑体的意思
降低自己心志低声下气去服侍别人。
成语词典:屈节卑体
首屈一指:屈指计数总是先屈大拇指,因以“首屈一指”表示位居第一:他在班上,品德学业,~。
魂不附体:形容人因受到重大震惊而惊恐万状,失去常态。
盘根错节:树根木节盘旋交错,不易砍伐。比喻事情繁难复杂,不易处理。《后汉书·虞诩传》:“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槃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细枝末节:比喻事情或问题的细小而无关紧要的部分。
体无完肤:形容浑身受伤。
膘肥体壮:形容牲畜肥壮结实。
融为一体:融合为整体。比喻几种事物关系密切,配合自然,如同一个整体。
遍体鳞伤:形容满身都是伤痕,像鱼鳞一样密。
誓死不屈:立誓宁死也不屈服。
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具体而微:《孟子·公孙丑上》:“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原意指冉、闵、颜三人虽具有孔子的全部品德,但并未光大。后用来泛指事物的内容已大体具备,但规模较小。
繁文缛节:烦琐而不必要的礼节,也比喻其他烦琐多余的事项。也说繁文缛礼。
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卑躬屈膝:也说卑躬屈节。形容低声下气,奉承讨好的样子。卑躬:弯腰。屈膝:下跪。
不卑不亢:既不自卑,也不高傲,形容待人态度得体,分寸恰当。也说不亢不卑。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厉行节约:厉:严格。严格地实行节约。
负屈衔冤:衔:用嘴含,这里指心里怀着。身上背着委屈,心里怀着冤枉。指蒙受冤屈,得不到昭雪。
高风亮节:也说高风峻节。形容人品格高尚,有坚贞的节操。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心也。”
不拘小节:不为无关原则的琐事所约束,多指不注意生活小事。
屈打成招:清白无罪的人冤枉受刑,被迫招认。
能屈能伸:能弯曲也能伸展,指人在不得志的时候能忍耐,在得志的时候能施展才干、抱负。
五体投地: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这是佛教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现多含有诙谐或讽刺的意味)。
量体裁衣:按照身材裁剪衣服。比喻办事要切合实际。《南齐书·张融传》:“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是吾所著,已令裁减称卿之体。”
开源节流:开辟水源,节制水流。比喻增加收入,节省支出。《荀子·富国》:“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馀,而上不忧不足。”
理屈词穷:(在争论中)理由站不住脚,被驳得没话可说。
宁死不屈:宁可死去,也不屈服。
称体裁衣:量体裁衣。
节外生枝:比喻在问题之外又故意岔出新的问题(含贬义)。
晚节不保:晚节:指晚年的节操。已经到了晚年却未能保住自己的节操。也指事情快成功的时候却失败了。
威武不屈:威武:权势,武力;屈:屈服。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表示坚贞顽强。
卑鄙无耻:形容品质恶劣,不顾羞耻。
身体发肤:本指身躯、四肢、须发、皮肤,后亦泛指自己身体的全部,自身。
体贴入微:体贴:细心体谅别人的心情和处境,给予关心和照顾;入微:达到细微的程度。形容对人照顾或关怀非常细心、周到。
节哀顺变:节制哀痛,顺应变故。对父母或其他亲人去世的人的慰唁之辞。《礼记·檀弓下》:“丧礼,哀戚之至也。节哀,顺变也。”
不成体统:说话、做事不合体制,没有规矩。
不识大体:大体:关系全局的道理。不懂得从大局考虑。
长幼尊卑:指辈分大小,地位高低。
刚毅不屈:刚强坚毅,不肯屈服。
三教一体: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一体:一家。旧时认为三教形式不同,但同是一个本源。
尽诚竭节: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完名全节:指名节得以保全。
謇谔之节:謇谔:忠诚直言;节:节操。忠诚直言的节操。
东撙西节:指从各方面节省。
衣不盖体:盖:遮盖。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登高自卑:比喻事情的进行有一定的顺序。
心宽体肥:心情舒畅,身体肥胖。
铮铮不屈:铮铮:金属器皿相碰的声音。比喻性格刚强的人。
尊己卑人:抬高自己,蔑视他人。形容自尊自大。
成何体统:算作什么样子。
卑礼厚币:谦恭的礼节,丰厚的币帛。表示聘请人的郑重殷切。《史记·魏世家》:“惠王数败于军旅,卑礼厚币以招贤者。”
上下有节:节:节度。不论职位高低都有法度约束。
忠孝节义: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则。
心奓体忲:心志放逸,身体骄纵。
坚贞不屈:坚守节操,不向恶势力屈服。
千金贵体:形容富贵女子的娇贵身体。
移气养体:改变气质和保养身体。
不达大体:大体:大局,整体利益。不懂得从大局考虑。
屈身辱志:形容精神和肉体都受到损害。
降颜屈体:犹言卑躬屈膝。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位卑言高:指职位低的人议论职位高的人主持的政务。
砥砺风节:磨炼品格、节操。
两心一体:两心:彼此的心意。指彼此的心意一致。
难至节见:指只有大难当头时,才能显出人的节操,常比喻人们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贞。
遒文壮节:指文辞刚劲有力,节奏雄壮。
卑谄足恭:以过分的低声下气、恭顺逢迎之态去巴结、讨好他人。《史记·五宗世家》:“彭祖为人巧佞卑谄,足恭而心刻深。” 谄(chǎn):巴结奉承。足(jù):过分。
切身体会:指自身遇到的经验。
一支半节:指一小部分。
落花时节:指暮春季节。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诗:“正是 江 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宋 辛弃疾《上西平·送杜叔高》词:“江 南好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清 纳兰性德《风流子·秋郊射猎》词:“記玉勒青絲,落花時節,曾逢拾翠,忽憶吹簫。”毛泽东《和柳亚子先生》:“三十一年還舊國,落花時節讀華章。”
屈指而数:形容数量很少。
仪静体闲:形容女子态度文静,体貌素雅。
冤天屈地:形容非常冤枉委屈。
一心同体:犹言同心同德。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伏节死谊:伏节:坚守节操而死;死谊:为情谊而死。指坚守节操,致死不相负。
屈膝求和:下跪降服,请求和解。形容以奴颜婢膝的丑态,向强者献媚求和。
虎体鹓斑:虎体:像老虎勇猛的身体;鹓:古时像凤凰一样的鸟;斑:杂色花纹或斑点。比喻朝廷大官。
末节细行:指无关大体的细小行为。
击节叹赏:节:节拍;赏:赞赏。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尊卑有伦:指尊卑之间有严格的顺序。
应节合拍:合乎节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