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汩汩 tāo tāo gǔ gǔ

1. 拼音:tāo tāo gǔ gǔ

2. 意思:形容水流连续不断、汹涌奔腾的样子,也可比喻话语、思路等如水流般不间断且畅达。

3. 出处:出自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我如今和你打一个诗题,一个韵,你做一首诗。就做‘桃源’罢,要七字律诗,‘先’韵。”杜慎卿叫取笔砚来,递与季苇萧。季苇萧接了笔,望着水亭四周的山色,把头想了一会,说道:“有了。”便在纸上写出,读与众人听道:“……滔滔汩汩醉吟仙,何用沉酣学少年。”

4. 近义词:

滔滔不绝:形容说话连续不断,像水流一样不间断,侧重话语多且流畅。

汩汩滔滔:与“滔滔汩汩”同义,指水势盛大或话语、思绪连续不断,强调动态的连贯性。

连绵不绝:连续而不中断,可形容水流、山脉、声音等持续不断,侧重延续性。

奔流不息:水流奔腾而不停止,强调水流的持续性和动态感,也可比喻其他事物不停歇。

口若悬河:说话像瀑布倾泻一样流畅,形容口才极好、能言善辩,侧重表达能力强。

5. 反义词:

张口结舌:张着嘴说不出话,形容因理屈、紧张或惊讶而无法表达,与流畅表达相反。

沉默寡言:不喜欢说话,言语极少,侧重性格上的少言少语,与话语滔滔相反。

支支吾吾:说话吞吞吐吐、不连贯,形容有顾虑或心虚而表达不畅,侧重语言的卡顿。

戛然而止:声音或行为突然停止,强调中断的突发性,与连续不断的状态相反。

欲言又止:想说却又止住,形容有话不敢或不愿说出口,侧重表达的犹豫与停滞。

6. 例句:

暴雨过后,山洪滔滔汩汩,如脱缰野马般冲下山沟。

他讲起历史典故来滔滔汩汩,听众仿佛置身于千年之前的场景。

江水滔滔汩汩,裹挟着泥沙奔流向海,气势磅礴。

灵感来时,诗句滔滔汩汩地从笔尖涌出,片刻便成佳作。

老教授谈及学术见解时滔滔汩汩,年轻学者们听得入神。

山涧清泉滔滔汩汩,在石缝间奏响清脆的乐章。

辩论赛中,他逻辑清晰、论据充足,发言滔滔汩汩,令对手难以反驳。

黄河之水滔滔汩汩,滋养着两岸绵延数千年的文明。

她回忆起往事,话语滔滔汩汩,眼中泛起泪光。

作家创作时,思路滔滔汩汩,笔下故事如流水般自然展开。

滔滔汩汩

成语词典:滔滔汩汩

滔滔不绝 [ tāo tāo bù jué ] 滔滔:形容流水不断。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白浪滔天 [ bái làng tāo tiān ] 形容波浪滚滚,无边无际,多形容大海波涛汹涌的壮观景象,也可引申形容局势剧烈动荡。

巨浪滔天 [ jù làng tāo tiān ] 形容巨大的波浪汹涌澎湃,好像要冲向天空一样,描绘出波浪的高大、凶猛,通常用于形容大海或者其他水域的波涛非常汹涌的景象,也可用于形容局势或情绪的剧烈波动。

滔天大罪 [ tāo tiān dà zuì ] 形容极大的罪恶,罪行如同滔天洪水般严重,强调罪孽深重、不可饶恕。

罪恶滔天 [ zuì è tāo tiān ] 指罪行极重,如同滔天的大水般无法衡量,形容罪恶极大、极为严重,含强烈谴责意味,多用于揭露或批判重大恶行。

滔天大祸 [ tāo tiān dà huò ] 形容遭到了极大的灾祸。

滔滔滚滚 [ tāo tāo gǔn gǔn ] 大水奔流的样子。常比喻说话连续不断。亦比喻声势浩大。

绿水滔滔 [ lǜ shuǐ tāo tāo ] 形容景色萧条,凄凉。

滔滔不息 [ tāo tāo bù xī ] 滔滔:波浪滚滚涌动,连续不断的样子。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永不停息。指话很多,说个不停。

滔天罪行 [ tāo tiān zuì xíng ] 指极大的、如同洪水滔天般的罪恶,形容罪行极其严重、危害极大,令人发指。

滔滔不穷 [ tāo tāo bù qióng ] 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个不停。

滔滔汩汩 [ tāo tāo gǔ gǔ ] 滔滔:形容流水不断;汩汩:水流动的声音或样子。比喻说话连续不断。

祸乱滔天 [ huò luàn tāo tiān ] 形容灾祸、战乱极其严重,天下动荡不安。

相生相克 [ xiāng shēng xiāng kè ] 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互相生发以互相克制的关系。后引申为一般物质之间的辩证关系。即事物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天大地大 [ tiān dà dì dà ] 形容天地广阔无边,也指事物范围极广或极为重要(多含夸张意味,强调“极大”的概念)。

视如粪土 [ shì rú fèn tǔ ] 把某物看得像粪便泥土一样,形容极端轻视、不屑一顾。

师出无名 [ shī chū wú míng ] 指出兵打仗没有正当理由,后泛指做某事缺乏正当依据或理由不充分。  

滔滔不绝 [ tāo tāo bù jué ] 滔滔:形容流水不断。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牛头马面 [ niú tóu mǎ miàn ] 原指佛教中地狱里的鬼卒,现多用来比喻容貌怪异、行为凶恶的人,含贬义。

神飞气扬 [ shén fēi qì yáng ] 形容人的精神振奋,意气昂扬,神情姿态充满活力与自信,多表现为因喜悦、得意或激昂情绪而显露的昂扬状态。

黑白不分 [ hēi bái bù fēn ] 指分不清黑色和白色,比喻不辨是非善恶、真假对错,对事物的本质缺乏正确判断,含贬义,强调认知上的混淆与模糊。

执法如山 [ zhí fǎ rú shān ] 执行法律象山一样不可动摇。形容公正无私,严格执法。

才疏学浅 [ cái shū xué qiǎn ] 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疏:浅薄。

闷闷不乐 [ mèn mèn bù lè ] 形容心情烦闷、不舒畅,心里愁闷而打不起精神,表现出沉默寡言或低落的状态。

强加于人 [ qiáng jiā yú rén ] 把自己的意见、态度或行为强行施加给别人,迫使别人接受或遵从,含贬义。

鸣金收兵 [ míng jīn shōu bīng ] 指敲起金钟发出信号,命令军队撤回营地,现多比喻主动或被动地结束某项活动、工作或竞争,含“停止行动、暂时撤退”之意。

垂头丧气 [ chuí tóu sàng qì ] 垂头:耷拉着脑袋;丧气:神情沮丧。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样子。

劈头盖脑 [ pī tóu gài nǎo ] 亦作“劈头劈脑”。亦作“劈头盖顶”。正对着头部。形容来势迅猛。李劼人《天魔舞》第二十章:“动不动便是耳光棍子,甚至扁担之类,可以打得死人的家伙,劈头劈脑打下来。”杨朔《春雷一声》:“革命象一声春雷似的,劈头盖顶压上来了。”峻青《海啸》第三章十二:“突然,一个巨大的浪头劈头盖脑地打了下来。”《十月》1981年第5期:“有一回,她在团组织生活会上劈头盖脑地批评我,气得我一星期没理她。”

斜风细雨 [ xié fēng xì yǔ ] 形容微风轻拂、细雨濛濛的天气,多用来描绘轻柔、细密的雨景,也可比喻做事方式温和、不粗暴。

身家性命 [ shēn jiā xìng mìng ] 身家:本人和家庭。本人和全家人的生命。

就地取材 [ jiù dì qǔ cái ] 指在本地选取需要的材料或资源,比喻不依靠外力,充分利用周围的事物解决问题。

脍炙人口 [ kuài zhì rén kǒu ] 脍和炙都是美味的食品。原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被众人所称赞。

女娲补天 [ nǚ wā bǔ tiān ] 神话故事,伏羲的妹妹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也常用来比喻弥补事物的缺陷。

探头探脑 [ tàn tóu tàn nǎo ] 伸着头向左右张望。形容鬼鬼祟祟地探望。

无的放矢 [ wú dì fàng shǐ ] 没有目标地乱放箭,比喻言语或行动没有明确目的,缺乏针对性,盲目行事。

兵不厌诈 [ bīng bù yàn zhà ] 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厌:嫌恶;诈:欺骗。

恶有恶报 [ è yǒu è bào ] 指做坏事的人终究会得到应有的惩罚,强调恶行与恶果之间的因果报应关系。

铮铮铁骨 [ zhēng zhēng tiě gǔ ] 形容人意志坚定、刚正不阿,具有钢铁般坚强不屈的品格和骨气,多用来赞扬正直刚毅、不畏强暴的精神。

慢条斯理 [ màn tiáo sī lǐ ] 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慌不忙。

严阵以待 [ yán zhèn yǐ dài ] 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也用于形容为完成某项任务而做好准备的状态。

富丽堂皇 [ fù lì táng huáng ] 富丽:华丽;堂皇:盛大,雄伟。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

独一无二 [ dú yī wú èr ] 指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十分稀少。

举目无亲 [ jǔ mù wú qīn ] 抬起眼睛看周围,没有一个亲人,形容人在陌生环境中孤独无依,身边没有亲友依靠。

杯水车薪 [ bēi shuǐ chē xīn ] 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一应俱全 [ yī yīng jù quán ] 一应:一切;俱:都。一切齐全,应有尽有。用于形容物品、事物、条件等非常完备,没有缺少任何重要的部分。

上吐下泻 [ shàng tù xià xiè ] 呕吐与腹泻。指人患病的症状。

惟妙惟肖 [ wéi miào wéi xiào ] 形容描写、模仿或刻画得非常逼真、传神,达到几乎和真实事物一模一样的程度。

千变万化 [ qiān biàn wàn huà ] 形容变化极多。

委曲求全 [ wěi qū qiú quán ] 勉强迁就,以求保全。也指为了顾全大局而让步。委曲:曲意迁就。

无拘无束 [ wú jū wú shù ] 拘、束:限制、约束。形容自由自在,没有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