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汩汩 tāo tāo gǔ gǔ
1. 拼音:tāo tāo gǔ gǔ
2. 意思:形容水流连续不断、汹涌奔腾的样子,也可比喻话语、思路等如水流般不间断且畅达。
3. 出处:出自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我如今和你打一个诗题,一个韵,你做一首诗。就做‘桃源’罢,要七字律诗,‘先’韵。”杜慎卿叫取笔砚来,递与季苇萧。季苇萧接了笔,望着水亭四周的山色,把头想了一会,说道:“有了。”便在纸上写出,读与众人听道:“……滔滔汩汩醉吟仙,何用沉酣学少年。”
4. 近义词:
滔滔不绝:形容说话连续不断,像水流一样不间断,侧重话语多且流畅。
汩汩滔滔:与“滔滔汩汩”同义,指水势盛大或话语、思绪连续不断,强调动态的连贯性。
连绵不绝:连续而不中断,可形容水流、山脉、声音等持续不断,侧重延续性。
奔流不息:水流奔腾而不停止,强调水流的持续性和动态感,也可比喻其他事物不停歇。
口若悬河:说话像瀑布倾泻一样流畅,形容口才极好、能言善辩,侧重表达能力强。
5. 反义词:
张口结舌:张着嘴说不出话,形容因理屈、紧张或惊讶而无法表达,与流畅表达相反。
沉默寡言:不喜欢说话,言语极少,侧重性格上的少言少语,与话语滔滔相反。
支支吾吾:说话吞吞吐吐、不连贯,形容有顾虑或心虚而表达不畅,侧重语言的卡顿。
戛然而止:声音或行为突然停止,强调中断的突发性,与连续不断的状态相反。
欲言又止:想说却又止住,形容有话不敢或不愿说出口,侧重表达的犹豫与停滞。
6. 例句:
暴雨过后,山洪滔滔汩汩,如脱缰野马般冲下山沟。
他讲起历史典故来滔滔汩汩,听众仿佛置身于千年之前的场景。
江水滔滔汩汩,裹挟着泥沙奔流向海,气势磅礴。
灵感来时,诗句滔滔汩汩地从笔尖涌出,片刻便成佳作。
老教授谈及学术见解时滔滔汩汩,年轻学者们听得入神。
山涧清泉滔滔汩汩,在石缝间奏响清脆的乐章。
辩论赛中,他逻辑清晰、论据充足,发言滔滔汩汩,令对手难以反驳。
黄河之水滔滔汩汩,滋养着两岸绵延数千年的文明。
她回忆起往事,话语滔滔汩汩,眼中泛起泪光。
作家创作时,思路滔滔汩汩,笔下故事如流水般自然展开。
成语词典:滔滔汩汩
滔滔不绝 [ tāo tāo bù jué ] 滔滔:形容流水不断。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白浪滔天 [ bái làng tāo tiān ] 形容波浪滚滚,无边无际,多形容大海波涛汹涌的壮观景象,也可引申形容局势剧烈动荡。
巨浪滔天 [ jù làng tāo tiān ] 形容巨大的波浪汹涌澎湃,好像要冲向天空一样,描绘出波浪的高大、凶猛,通常用于形容大海或者其他水域的波涛非常汹涌的景象,也可用于形容局势或情绪的剧烈波动。
滔天大罪 [ tāo tiān dà zuì ] 形容极大的罪恶,罪行如同滔天洪水般严重,强调罪孽深重、不可饶恕。
罪恶滔天 [ zuì è tāo tiān ] 指罪行极重,如同滔天的大水般无法衡量,形容罪恶极大、极为严重,含强烈谴责意味,多用于揭露或批判重大恶行。
滔天大祸 [ tāo tiān dà huò ] 形容遭到了极大的灾祸。
滔滔滚滚 [ tāo tāo gǔn gǔn ] 大水奔流的样子。常比喻说话连续不断。亦比喻声势浩大。
绿水滔滔 [ lǜ shuǐ tāo tāo ] 形容景色萧条,凄凉。
滔滔不息 [ tāo tāo bù xī ] 滔滔:波浪滚滚涌动,连续不断的样子。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永不停息。指话很多,说个不停。
滔天罪行 [ tāo tiān zuì xíng ] 指极大的、如同洪水滔天般的罪恶,形容罪行极其严重、危害极大,令人发指。
滔滔不穷 [ tāo tāo bù qióng ] 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个不停。
滔滔汩汩 [ tāo tāo gǔ gǔ ] 滔滔:形容流水不断;汩汩:水流动的声音或样子。比喻说话连续不断。
祸乱滔天 [ huò luàn tāo tiān ] 形容灾祸、战乱极其严重,天下动荡不安。
平澹无奇 [ píng dàn wú qí ] 指事物或文章等平平常常,没有奇特之处,缺乏吸引人的亮点或特色,显得普通而平淡。
不吐不快 [ bù tǔ bù kuài ] 指心里有话不说出来就觉得难受,非要把想说的话讲出来才痛快,多形容人直率的性格或强烈的表达欲望。
一触即发 [ yī chù jí fā ] 指事态发展到临界点,稍一触动就会立即爆发,多形容矛盾、危机或紧张局势即将爆发的状态。
随波逐流 [ suí bō zhú liú ] 指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和主见,盲目地附和别人或跟随潮流,缺乏独立思考与行动。
不知所云 [ bù zhī suǒ yún ] 原指言语混乱、内容空洞,让人不知道说的是什么;现多形容说话或写文章逻辑混乱、缺乏条理,使人无法理解。
亘古不变 [ gèn gǔ bù biàn ] 亘古:整个古代,终古。从古至今永远也不会改变。
子承父业 [ zǐ chéng fù yè ] 指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通常指家族世代相传的职业、技艺或产业,体现家族传承的延续性,也可泛指后代继承先辈的事业。
阳光明媚 [ yáng guāng míng mèi ] 形容天气晴朗,阳光灿烂温暖,光线充足,给人以明亮、舒适的感觉,也可比喻心情或场景充满活力与希望。
奉为楷模 [ fèng wéi kǎi mó ] 指将某人或某事物当作值得学习的榜样或典范,形容对其高度认可并以其为准则效仿。
救死扶伤 [ jiù sǐ fú shāng ] 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的人。现常用来形容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精神。
物换星移 [ wù huàn xīng yí ] 指景物改变,星辰移动,形容时间推移、世事变迁,强调事物随时间发生的变化。
斩钉截铁 [ zhǎn dīng jié tiě ] 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斩尽杀绝 [ zhǎn jìn shā jué ] 全部杀光。比喻做事不留余地。
三寸之舌 [ sān cùn zhī shé ] 指能言善辩的口才,形容凭借言辞能力达成目的,多含褒义(也可中性使用)。
恰到好处 [ qià dào hǎo chù ] 指说话、做事正好达到合适的程度,既不过分也不欠缺,分寸把握得极为恰当。
绳头小利 [ shéng tóu xiǎo lì ] 指非常微小的利益,侧重强调利益的微不足道,多含轻视之意,也作“蝇头小利”(“绳”为“蝇”的误写,规范写法应为“蝇头小利”)。
寓意深远 [ yù yì shēn yuǎn ] 指言语、文章或艺术作品等所包含的道理、意义深刻且长远,耐人寻味,能引发深层思考。
一见钟情 [ yī jiàn zhōng qíng ] 钟:集中;钟情:感情专注。旧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就产生爱情。也指对事物一见就产生了感情。
皇亲国戚 [ huáng qīn guó qī ] 皇帝的亲戚。指极有权势的人。
大错特错 [ dà cuò tè cuò ] 强调错误到了极点,完全不正确。
不成体统 [ bù chéng tǐ tǒng ] 形容言行举止或事物的组织、结构等不符合规矩,没有条理,不合乎应有的体制或格局。
鼻青脸肿 [ bí qīng liǎn zhǒng ] 鼻子发青,脸部肿起。形容脸部伤势严重。
股掌之上 [ gǔ zhǎng zhī shàng ] 比喻事物或人被控制在手中,完全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毫无反抗能力。
琅琅上口 [ láng láng shàng kǒu ] 形容诗文、歌曲等音律和谐、节奏明快,读起来顺口流畅,易于记忆和传诵。
痛之入骨 [ tòng zhī rù gǔ ] 指痛苦深入骨髓,形容遭受的痛苦或怨恨极其深刻,强调情感或生理上的痛感达到了极致,无法释怀。
竹篮打水 [ zhú lán dá shuǐ ] 比喻白费力气,没有效果,劳而无功。侧重于用错误的方法或工具去做事,导致目标无法达成。
一字不落 [ yī zì bù là ] 指一个字也没有漏掉,形容说话、读书或记录时非常认真,完整无缺地保留全部内容。
喜地欢天 [ xǐ dì huān tiān ] 形容非常欢喜、高兴的样子,侧重表达情绪的热烈与雀跃,常用于喜庆、欢乐的场景。
消息灵通 [ xiāo xī líng tōng ] 指对各方面的消息了解得很快很多,形容人获取信息的渠道多、速度快,能及时知晓最新动态。
仁义之师 [ rén yì zhī shī ] 指秉持仁爱与正义的军队,强调军队行为符合道德准则,对待百姓宽厚、作战动机正当,不滥杀无辜、不施暴政。
玉树临风 [ yù shù lín fēng ] 形容人风度潇洒、姿态挺拔,像玉树在风中摇曳般俊逸动人,多用以赞美男子外貌俊美、气质卓然。
难以启齿 [ nán yǐ qǐ chǐ ] 指事情过于尴尬、羞耻或复杂,导致难以用言语表达出来,形容内心有顾虑或苦衷而不便开口。
火冒三丈 [ huǒ mào sān zhàng ] 形容愤怒到极点。
飘飘欲仙 [ piāo piāo yù xiān ] 形容轻盈飘飞如同要超脱尘世而成仙的样子,多用来形容姿态潇洒优美,也可指因得意、陶醉或醉酒等而产生的轻飘飘、恍若超脱现实的感觉。
一盘散沙 [ yī pán sǎn shā ] 比喻力量分散,没有组织起来,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各自为政,无法形成有效的合力。
罪有应得 [ zuì yǒu yīng dé ] 指按罪恶或错误的性质,理应得到这样的惩罚,强调所受惩罚与罪行相符。
喜上眉梢 [ xǐ shàng méi shāo ] 喜悦的心情从眉眼间流露出来,形容非常高兴、开心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