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桂余辛 jiāng guì yú xīn
姜桂余辛的意思
姜桂:生姜和肉桂,其味愈老愈辣;辛:辣味。生姜肉桂长老了时的辣味。比喻人到老来性格更加刚强。
成语词典:姜桂余辛
一览无余:览:看;余:剩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
死有余辜:虽死也抵偿不了他的罪过。说明罪大恶极。辜(gū):罪恶。
辛辛苦苦:辛辣艰苦。比喻艰难困苦。
余音绕梁:《列子·汤问》记载,韩娥去齐国,路上断了粮,便以歌唱求食。唱后歌声绕着屋梁三天不绝。后用来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含辛茹苦:原作茹苦含辛。宋苏轼《中和胜相院记》:“佛之道难成,言之使人悲酸愁苦…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形容受尽种种辛苦。茹:吃。
绰有余裕: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后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余。
余勇可贾:《左传·成公二年》记载,齐、晋两国交战,齐国的高固冲进晋军,夺了对方的战车,回来后夸耀说:“欲勇者,贾余(我)馀勇。” 意思是说,我还有馀力可卖,谁要,可以来买。后用来表示还有力量没有用完。贾(gǔ):卖。
不遗余力:《战国策·赵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 指毫无保留地使出全部力量。遗:保留。
心有余悸:危险的事情虽已过去,回想起来心里还有点后怕。悸(jì):因害怕而心跳。
茶余饭后:指茶饭后的一段空闲休息时间。也说茶余酒后。
游刃有余:《庄子·养生主》记载,一位厨师宰牛的技术很熟练,刀子能在牛骨缝儿里灵活地移动,没有一点阻碍,还显得大有余地。后用以比喻经验丰富,技术熟练,解决问题毫不费力。游:移动。有余:有余地。
足足有余:形容充足、宽裕,支用不完。
绰绰有余:形容很宽裕,用不完。
心余力绌:心有余而力不足。
千辛万苦: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
茹痛含辛:形容忍受痛苦和艰辛。
薪贵于桂:形容物价飞涨。
桂玉之地:指京师。
遗声余价:指前人死后在社会上流传的声誉和评价。
桂酒椒浆:泛指美酒。
敬姜犹绩:以之为富贵而不忘根本、不求安逸的典实。
辛壬癸甲:用以指一心为公,置个人利益于不顾的精神。
行有余力:做了事情以后,还有剩余的精力和时间。
酒余饭饱:已尽量,饭也吃饱。形容吃饱喝足。
余音袅袅: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余业遗烈:遗留下来的事业与功绩。
虾蟆抱桂:《淮南子·说林训》:“月照天下,蚀於詹诸。”传说詹诸(蟾蜍)为月中虾蟆,食月;月中有桂。因用“虾蟆抱桂”指月蚀。
老鼠搬姜:比喻劳而无用。
尸居余气:余气:最后一口气。象尸体一样但还有一口气,指人将要死亡。也比喻人暮气沉沉,无所作为。
余食赘行:吃剩的食物,身上的赘疣。比喻遭人讨厌的东西。
谢兰燕桂: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辈。
余音缭绕: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余响绕梁:形容歌声高亢圆润,余韵无穷。亦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荡然无余: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炊琼爇桂:煮玉烧桂。比喻物价高昂。
椒焚桂折:比喻仁人志士被残害。
事不有余:谓达到极点。
双桂联芳:比喻兄弟二人俱获功名。
桂馥兰香:桂、兰:两种散发芳香的花;馥:香。形容气味芳香。
爨桂炊玉:爨:炊。柴禾难得如桂木,米价贵得如珠玉。形容物价昂贵,生活艰难。
余钱剩米:有剩余的金钱与大米。形容生活富裕。
劫后余生:劫:灾难;余生:侥幸保全的生命。经历灾难以后幸存下来的生命。
才识有余:指才能很高,见识极广。
烧桂煮玉:形容物价昂贵,人民生活极其困难。
比下有余:形容满足现状,不求进取。
余能可贾:‘余勇可贾’的含义是:尚有多余的勇力可以出售。
断纸余墨:零星或残存的墨迹。《宣和书谱·詹鸾》:“彩鸞 以書《唐韻》名於時,至今斷紙餘墨,人傳寳之。”《宣和书谱·蔡京》:“而 京 獨神會心契,得之於心,應之於手,可與方駕,議者謂飄逸過之。至於斷紙餘墨,人争寳焉。”
蓼虫忘辛:吃惯了蓼(一种有辣味的草)的虫子已经不感到蓼是辣的了。比喻人为了所好就会不辞辛苦。
回旋余地:指做事或说话给自己留有足够进退的空间。
残年余力:指年老体衰。
遗休余烈: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和功烈业绩。同“遗芳余烈”。
玉粒桂薪:米如玉,薪如桂。极言生活费用之高。
恢恢有余:形容技巧高,本领大,处理问题毫不费力。《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恢恢:宽广,宽宏。参见〔游刃有余〕
海外扶余:指遥远的外国。
攀援桂枝:旧指科举及第。
余腥残秽:指吃剩的食物。
不辞辛劳:不逃避劳累辛苦。虽然劳累和辛苦也不推辞,形容工作勤奋努力。
兰薰桂馥:比喻恩德流芳。唐骆宾王《上齐州张司马启》:“常山王之玉润金声,博望侯之兰薰桂馥。” 后多用以称人后嗣(子孙)昌盛。
刑余之人:余:以后。指太监或受过宫刑的人。也指其他受刑致残的人。
桂林杏苑:古时乡试例在农历八月举行,考中称折桂;会试例在农历三月举行,考中称探杏。因以之指乡试、会试。
衣冠绪余:绪余:残余。比喻名门之家的后裔。
断袖余桃:指男性之间的同性恋。同“断袖之癖”。
刀俎余生:犹虎口余生。
蟾宫折桂:科举时代比喻考取进士。
兰桂齐芳:兰桂:对他人儿孙的美称;芳:比喻美德、美声。旧指儿孙同时显贵发达。
米珠薪桂:米贵如珍珠,柴贵得像桂木。形容物价昂贵。《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珠:珍珠。薪:柴火。桂:桂木。
余子碌碌:余子:其他的人。指其他人平庸无能,表示对别人的轻视。
升堂有余:升堂和入室是孔子用来比喻学问所达到的两种境界。比喻学问已经达到精深的境地。
余桃啖君:比喻爱憎喜怒无常。
桂子飘香:桂花散发出阵阵香气。形容中秋节前后的佳景。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张子韶对策有桂子飘香之语。赵明诚妻李氏(李清照)嘲之曰:‘露花倒影柳三变,桂子飘香张九成。’”
停辛伫苦:停:止息,停留;伫:贮积。辛劳长期缠身。形容经历了不少艰难困苦。
残渣余孽:比喻残存的坏人。
情重姜肱:比喻兄弟友爱。
余妙绕梁:形容歌声美妙动听,长远留在人们耳边。
遗风余泽:前人遗留下来的风教和德泽。
攀蟾折桂:攀登蟾宫,折取月桂。喻科举登第。
郄诜丹桂:亦作“郄詵丹桂”。晋 郤詵 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自视为“桂林之一枝,崑山 之片玉”。见《晋书·郤詵传》。后因以“郤詵丹桂”喻科举及第,获得功名。前蜀 韦庄《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帝里無成久滯淹,别家三度見新蟾。郄詵 丹桂無人指,阮籍 青襟有淚霑。”唐 黄滔《祭司勋孙郎中》:“劉 家則三 嘏 揚芳,馬 氏則五 常 擅美。故得數枝 郄 桂,交茂鴒原;一本 田 荆,分輝雞樹。”清 唐孙华《张母陈太孺人贞节诗》:“首折 郄詵 桂,行棄 終生 繻。”
桂馥兰馨:桂:桂花;馥:香气;兰:兰草;馨:芳香。形容气味芳香。
遗风余采: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度文采。
墦间乞余:墦,坟墓。余,多余的。这里指祭奠私人的供饭。讽刺那些追求富贵利禄的人,一面乞讨人家的残羹冷饭,一面还洋洋得意,虚伪骄傲,瞧不起比他地位低下的人的卑劣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