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纸余墨 duàn zhǐ yú mò
断纸余墨的意思
零星或残存的墨迹。《宣和书谱·詹鸾》:“彩鸞 以書《唐韻》名於時,至今斷紙餘墨,人傳寳之。”《宣和书谱·蔡京》:“而 京 獨神會心契,得之於心,應之於手,可與方駕,議者謂飄逸過之。至於斷紙餘墨,人争寳焉。”
【解释】:零星或残存的墨迹。《宣和书谱·詹鸾》:“ 彩鸞 以書《唐韻》名於時,至今斷紙餘墨,人傳寳之。”《宣和书谱·蔡京》:“而 京 獨神會心契,得之於心,應之於手,可與方駕,議者謂飄逸過之。至於斷紙餘墨,人争寳焉。”
成语词典:断纸余墨
恩断义绝:感情破裂,情义断绝。多指夫妻离异。
一览无余:览:看;余:剩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
死有余辜:虽死也抵偿不了他的罪过。说明罪大恶极。辜(gū):罪恶。
连绵不断: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
肝肠寸断:形容极度悲痛伤心。《战 国策·燕策三》:“吾要且死,子肠亦且寸绝。”
断断续续:状态词。时而中断,时而继续:沿路可以听到~的歌声。这本书~写了五年才写成。
藕断丝连:藕被折断时还有许多丝连着不断。比喻相互间没有彻底断绝关系。唐孟郊《去妇》诗:“妾心藕中丝,虽断犹连牵。”
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
余音绕梁:《列子·汤问》记载,韩娥去齐国,路上断了粮,便以歌唱求食。唱后歌声绕着屋梁三天不绝。后用来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连续不断:一个接着一个,指长时间地持续,且紧密连接。
墨守成规:墨守,战国时墨子善于守城,后称善于防守者为墨守。成规,现成的规则、方法。形容死守老规矩,保守固执,不求改进。
优柔寡断:犹疑;不果断。优柔:犹豫不决。
绰有余裕: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后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余。
余勇可贾:《左传·成公二年》记载,齐、晋两国交战,齐国的高固冲进晋军,夺了对方的战车,回来后夸耀说:“欲勇者,贾余(我)馀勇。” 意思是说,我还有馀力可卖,谁要,可以来买。后用来表示还有力量没有用完。贾(gǔ):卖。
不遗余力:《战国策·赵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 指毫无保留地使出全部力量。遗:保留。
独断专行: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也说独断独行。
心有余悸:危险的事情虽已过去,回想起来心里还有点后怕。悸(jì):因害怕而心跳。
断子绝孙:绝了后代(常用作咒骂的话)。
茶余饭后:指茶饭后的一段空闲休息时间。也说茶余酒后。
游刃有余:《庄子·养生主》记载,一位厨师宰牛的技术很熟练,刀子能在牛骨缝儿里灵活地移动,没有一点阻碍,还显得大有余地。后用以比喻经验丰富,技术熟练,解决问题毫不费力。游:移动。有余:有余地。
当机立断:汉陈琳《 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形容剑的锋利。后以“当机立断”比喻 把握时机,毫不犹豫地作出决定。
足足有余:形容充足、宽裕,支用不完。
颓垣断壁:形容建筑等残破的景象。
一刀两断:比喻坚决断绝关系。
绰绰有余:形容很宽裕,用不完。
当断不断:指应该决断的时候不能决断。
白纸黑字:白纸上写的黑字,指见于书面的确凿的证据:这是~,赖是赖不掉的。
纸上谈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少时学兵法,善于谈兵,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代廉颇为赵将,只照搬兵书,不知变通。结果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兵打败。后用以比喻只凭书本知识空发议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心余力绌:心有余而力不足。
一纸空文:空写在纸上实际不能兑现的东西(多指不能执行的条约、规定、计划等)。
断章取义:不顾文章 或讲话的原意,孤立地取一段或一句的意思。《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断壁残垣:见〖残垣断壁〗。
杀伐决断:泛指处事作出决断的能力。
纸上空谈:谓不切实际的空论。《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我見他們那些有聽頭兒的人,過去之後,他的子孫往往的來求那班名公老先生們,把他平日的好處怎長怎短的給他寫那麽一大篇子,也有説‘行述’的,‘行略’的,‘行狀’的,我也不知他准叫作甚麽。是説這些事也不過是個紙上空談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這位欽差年紀又輕,不過上了幾個條陳,究竟是個‘紙上空談’,並未見他辦過實事,怎麽就好叫他獨當一面,去辦這個大事呢!”
梅花纸帐:一种由多样物件组合、装饰而成的卧具。
成城断金:成城,团结得像城堡一样坚固;断金,力量大得能折断金属。指万众一心,力量无比强大。
三纸无驴:形容写文章废话连篇,不得要领。
斧钺刀墨:斧钺:古代军法用来杀人的斧子,泛指刑罚中的杀戮;刀墨:指黥刑,泛指罪犯。对罪犯施以刑罚。
不拘绳墨:形容人的行为或艺术风格洒脱、豪放,超逸不羁。
挥毫落纸:挥动毛笔写字或作画。唐杜甫《饮中八仙歌》诗:“挥毫落o?如云烟。” 毫:毛笔。
遗声余价:指前人死后在社会上流传的声誉和评价。
纸醉金迷:也说金迷纸醉。宋陶穀《清异录·居室》记载,唐末有个叫孟斧的人,他把自己房间里的家具都包上了金纸,闪闪发光。到过他家的人就说,在那房里呆一会儿,能让人金迷纸醉。后多用“纸醉金迷”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临事屡断:屡:经常。遇事勇于决断。
虎墨沉香:说墨汁在一定期限范围内会发出特别的清香味。
断梗流萍:比喻生活飘泊不定。
目断魂消:因望不到而内心伤悲。
行有余力:做了事情以后,还有剩余的精力和时间。
决狱断刑:受理诉讼,决断刑令。
断线珍珠:比喻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般纷纷落下。
断雁孤鸿:鸿:鸿雁。离了群的孤独大雁。比喻孤身独处,多指未成婚的男子。
浮笔浪墨:指多余累赘的文字。
两眼墨黑:比喻十分陌生。
断还归宗:指出嫁或被卖的女子由官府判决归还母家。
孔席墨突: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
泪干肠断:形容伤心到极点。
老吏断狱:吏:司法官;狱:案件。老司法官判断案件。形容有丰富经验的人,判断是非又快又准。
酒余饭饱:已尽量,饭也吃饱。形容吃饱喝足。
翻墨涂鸦:文章、书法、绘画的作者谦称自己作品的谦词。
余音袅袅: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断发请战:旧时指将士急于出征,士气高昂。
余业遗烈:遗留下来的事业与功绩。
笔墨之林:斯文萃集的地方。
断璧残璋:比喻虽然残缺仍然是很珍贵的东西。
尸居余气:余气:最后一口气。象尸体一样但还有一口气,指人将要死亡。也比喻人暮气沉沉,无所作为。
引绳切墨:木工拉墨线裁直。用以比喻刚直不阿。
余食赘行:吃剩的食物,身上的赘疣。比喻遭人讨厌的东西。
目断魂销:目断:竭尽目力所见。指竭尽目力也看不见,因而内心十分悲痛。形容因离别而十分伤心。亦作“目断魂消”。
文人墨客:泛指文人、文士。
断然拒绝:不用经过思考,马上就回绝,绝不接受对方的建议或请求,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
吞纸抱犬:吞纸充饥,抱犬御寒。形容家贫好学。
鸡声断爱:雄鸡报晓情人上路欢爱从而中断。
路断人稀:路被隔断,行人稀少。形容某种灾害严重,以致路无行人。
贪墨成风:墨:不洁;贪墨:官吏受贿。官吏贪污受贿的风气盛行。形容吏治腐败。
生生不断:生生:中国哲学术语,指变化和新生事物的发生;不断:没有中断。不断地生长、繁殖。
官情纸薄:官场上的人情像纸一样薄。指官场尔虞我诈,人情淡薄。
染翰操纸:书写文章、诗文、绘画等。
断鳌立极:古代神话,谓 女娲氏 断鳌之足以立地之四极。鳌,巨龟。
断无此理:断:绝对,一定。绝对没有这样的道理。
朱墨烂然:朱墨:朱笔和墨笔;烂然:光明的样子。形容读书勒奋。
断根绝种:断绝后代,即断子绝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