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笏登场 páo hù dēng chǎng
袍笏登场的意思
身穿官服,手执笏板,登台演戏。比喻新官上任(含讽刺意)。笏(hù):古代官员上朝时手里拿的用来记事的板。
1. 【解释】: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手中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做。原指官员打扮,上场演戏。现比喻新官上任(含有讽刺之意)。
2. 【出自】:清·赵翼《数月内频送南雷述庵淑斋诸人赴京补官戏作之二》:“袍笏登场也等闲。”
3. 【示例】:关于组织临时政府的问题,段已通电北方各省征求意见,只等回电一到,就要袍笏登场。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二十七章
4.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含贬义
袍笏登场的近义词
粉墨登场、逢场作戏、走马上任
袍笏登场的反义词
告老还乡
成语词典:袍笏登场
五谷丰登:五谷丰收。泛指粮食丰收。登:庄稼成熟。
步步登高:登:升。一步步地升高。多形容仕途顺利,职位不断高升。
捷足先登:也说疾足先得。脚步快,先登上去。比喻行动敏捷,首先达到目的。《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捷:快,敏捷。
独擅胜场:独揽竞技场上的胜利,形容技艺高超。
难如登天:形容难办的事。
登峰造极:比喻达到 极高的水平。清顾炎武《与人书十七》:“君文之病,在于有韩、欧。有此蹊径于胸中,便终身不脱依 傍二字,断不能登峰造极。” 造:到达。极:最高点。
一步登天:比喻一下子达到最高的境界或程度,也比喻地位一下子升得非常高。
登堂入室:见〖升堂入室〗。
红不棱登:状态词。红(含厌恶意):这件蓝布上衣染得不好,太阳一晒变得~的。
逢场作戏:《景德传 灯录》卷六:“竿木随身,逢场作戏。” 原指卖艺的人遇到合适场所就进行表演。后指为应酬或凑热闹,偶尔玩玩,并不认真。
利路名场:名场:旧指读书人求功名的场所。泛指寻求名利的道路和竞夺声名的场所。
绨袍之赠:比喻不忘旧日的交情。
十里洋场:旧指洋人较多的地方。多形容旧时的上海。
登高自卑:比喻事情的进行有一定的顺序。
官场如戏:官场:旧时指官吏们经常出入的地方。戏:戏剧,指随时都在变化。旧时指官场像演戏一样变化无常。
登高去梯:攀登到高处后把梯子拿掉。表示已无退路。
效死疆场:到边疆拼死报效国家。
同袍同泽:袍:长衣服的通称;泽:内衣。原形容士兵互相友爱,同仇敌忾。比喻共事的关系(多指军人)。也指有交情的的友人。
满床叠笏:比喻家门昌盛,做高官的很多。
披袍擐甲:指做好战斗准备。
当场出丑:在大庭广众露出丑相,丢脸。
反行两登:行:做,行事;登:通“得”,取得,获得。从反面着手行事收到正反两面的效果。
登高履危:比喻诚惶诚恐。
龙断之登:指谋利求财。龙,通“垄”。
登锋履刃:踩踏刀剑的锋刃。比喻冲锋陷阵在最前头。
如梦一场:好像做了一场梦一样。形容若有若无,空虚渺茫。
蟒袍玉带:绣有蟒蛇的长袍,饰有玉石的腰带。指官服,也指传统戏曲中帝王将相的服装。亦作“蟒衣玉带”。
绨袍之义:比喻不忘旧日的交情。
已登道岸:岸:道路的尽头。已经到了道路的尽头。比喻学问已经大有成就。
方巾长袍:方形头巾,长袍子。古代儒生的装束。指儒生。
龙断可登:指可经营得利。龙,通“垄”。
登界游方:登上天界,游历四方。指周游世界。
当场出彩:旧戏表演杀伤时,用红色水涂沫,装做流血的样子,叫做出彩。比喻当着众人的面败露秘密或显出丑态。
血染沙场:沙场:战场。鲜血染红了战场。指在战场上牺牲。
从善如登:指为善如登山那样不易,比喻学好很难。
久战沙场:沙场:战场。比喻久经锻炼有经验。
登室入堂:比喻学识由浅入深,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一门百笏:笏:古时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可以记事。一家里有许多手拿笏板的大臣。形容旧时豪门贵族的兴盛状况。
如登春台:春台:美好的旅游、观光的地方,比喻极好的生活环境。好像生活在幸福的太平世界里。
朱衣象笏:朱衣:指主考官;笏:古代大臣朝见皇帝时拿的手板,用作记事。身着红袍,手执牙笏。形容仪态端庄肃敬。
竿木逢场:悟道在心﹐不拘时地。
咸五登三:指帝德广被,同于五帝而超于三王。
登高望远: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登高一呼:比喻有影响的人物发出倡议。
春梦一场:比喻过去的一切转眼成空。也比喻不切实际的想法落了空。
学如登山:学习象登山一样。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诗成得袍:称赞文才出众或被宠赐。
年登花甲:花甲:用干支纪年,指六十岁。年纪已到六十岁。
五子登科:用作结婚的祝福词或吉祥语。
登山小鲁:比喻学问既高便能融会贯通,眼光远大。
矮人观场: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割须弃袍:割掉胡须,丢掉外袍。形容战败落魄的样子。
拜登吃面:指过分夸张,有针对目的的作秀。
拄笏看山:拄:支撑;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版。旧时比喻在官有高致。
黄袍加身:五代后周时,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部下给他披上黄袍,推拥为皇帝。后来用“黄袍加身”指政变成功,夺得政权。
临水登山:临:到,靠近。原意是到达水边又登上高山,写送别的情景。现也泛指游览山水名胜。
脱袍退位:比喻去职。
驰骋疆场:驰骋:奔驰。疆场:战场。骑着马奔驰在战场上,形容英勇作战,无可阻挡。
效命疆场:到边疆拼死报效国家。
宽袍大袖:指旧时人们穿的各式肥大服装或传统戏曲服装。
膏场绣浍:指土地肥沃,水沟纵横。
饮羊登垄:形容商人偷工减料,欺诈谋利的行为。
粉墨登场:化装上台演 戏。今多比喻坏人经过一番乔装打扮爬上政治舞台。粉墨:化妆品,这里指化装。
登高必赋:古代指大夫必须具备的九种才能之一。指登高见广,能赋诗述其感受。
登坛拜将:比喻指任命将帅以及其他主持工作的首脑人物。
不登高山:不攀登高山,就不知道天有多高。
步月登云:步上月亮,攀登云霄。形容志向远大。
冠袍带履:帽子、袍子、带子、鞋子。泛指随身的必须用品。
袍笏登场:身穿官服,手执笏板,登台演戏。比喻新官上任(含讽刺意)。笏(hù):古代官员上朝时手里拿的用来记事的板。
涉海登山:渡过大海,攀登高山。形容旅程的艰苦,也形容行程连绵不断。亦作“涉水登山”。
各擅胜场:擅:独占;胜场:胜利之场所。各自占有胜利的位置。形容技艺精湛,各有所长。
登庸纳揆:登庸:皇帝登基;纳揆:任命宰相。皇帝登基,任命宰相。比喻政权刚刚建立。
登高能赋:赋:写作。登得高,看得远,能够描绘形状,铺陈事势。指国家的有用人才。
登龙有术:登龙:登龙门;有术:有谋略,有飞黄腾达,致身显贵的谋术。即有一套钻营高升的本领。
岁比不登:比:屡屡;频频。农业连年歉收。同“比年不登”。
满满登登:状态词。很满:工作日程排得~的。
虚惊一场:指事后才知道是不必要的惊慌。
登门谢罪:意为:知道自己错了,主动向对方承认错误。
入阁登坛:犹命相拜将。指荣任高官显爵。
不登大雅:大雅:高贵典雅。不能登上高雅的厅堂。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