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见所及 guǎn jiàn suǒ jí
管见所及的意思
管见:从管子里看东西,指见识浅陋。谦虚的说法,表示自己见识不广,意见未必正确。
1. 【解释】:管见:从管子里看东西,指见识浅陋。谦虚的说法,表示自己见识不广,意见未必正确。
2. 【出自】:《抱朴子·勤求》:“故世间道士知金丹之事者万无一者。而管见之属,谓仙法当具在于纷若之书,及于祭礼拜伏之间而已矣。”
管见所及的近义词
少见多怪、一孔之见、一隅之见
成语词典:管见所及
答非所问:回答的不是所问的内容。也说所答非所问。
尺有所短:比喻事物有其短处,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是合适的。
显而易见:(事情、道理)非常明显,很容易看清楚。
寸有所长:寸比尺短,但用于更短处即显其长。比喻平平常常的人或事物,也会有他的长处。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面对突然情况,无法应付。《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所向披靡:比喻力量(多指军事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披靡(mǐ):草木被吹倒。
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司空见惯:相传唐代司空(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李绅请卸任和州刺史(古代一州的行政长官)刘禹锡喝酒,席上叫歌伎劝酒。刘做诗:“?鬌(wǒtuǒ)梳头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语出唐代孟棨《本事诗》)现在用“司空见惯”表示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所向无敌:力量很强,到哪里都没有对手。《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士风劲勇,所向无敌。” 向:指向。
管中窥豹:《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意思是从竹管里看豹,有时也能看见豹身上的一块斑纹。后来常与“可见一斑”连用,比喻可以从观察到的一部分推测全貌。也比喻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只能是片面的了解。
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见死不救:看见人家有急难而不去救援。
重见天日:比喻脱离黑暗的环境,重新见到光明。
愚不可及:原指人为了应付不利局面假装愚痴,以免祸患,为常人所不及(见于《论语·公冶长》)。后用来形容人极端愚蠢。
望尘莫及:远远望着前面人马行走时扬起来的尘土而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常用作和人比较时自谦的话。《后汉书·赵咨传》:“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 莫:不。及:到,赶上。
视而不见:看到了,没有引起注意或当作没看见。指不注意或不重视。《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拨云见日:拨开云雾,看见了太阳。比喻冲破黑暗,重见光明。《晋书·乐广传》:“若披云雾而睹青天也。”
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始料不及:事情发展的结果,不是当初所预料的。
闻所未闻:听到了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事。形容事情新奇。《史记·陆贾列传》:“至生来,令我日闻所未闻。”
可见一斑:斑:杂色的花纹或斑点。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少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
迫不及待:形容心情十分急切,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含贬义)。
见微知著:见到事物刚露出的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其本质和发展的趋向。宋苏洵《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为能见微而知著。” 微:微小。著:显著。
猝不及防: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
力所能及:自己的能力所能办到的:让学生参加一些~的劳动。
繁弦急管: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流离失所:由于灾荒战乱等而流转离散在外,失掉安身的地方。
见异思迁:看见别的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管子·小匡》:“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异:不同的。迁:改变。
捉襟见肘:也说捉襟肘见。拉一下衣襟,胳膊肘就露了出来。《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同“襟”)而肘见。”形容衣服破烂,生活穷困。后也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真知灼见:正确的认识,透辟的见解。灼(zhuó):明白。
立竿见影:把竹竿立在太阳光下,立刻就看到影子。比喻收效迅速。汉魏伯阳《参同契》卷下:“立竿见影,呼谷传响。”
众所周知:大家全都知道。
明心见性:佛教语。指屏弃世俗一切杂念,彻悟因杂念而迷失了的本性(即佛性)。
一无所有:什么都没有,多形容非常贫穷。
见义勇为:看到合乎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数见不鲜:屡见不鲜。
图穷匕见: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层见叠出:屡次出现。也说层出叠见。
措手不及:临时来不及应付:必须做好防洪准备工作,以免雨季到来时~。
各抒己见: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
囿于成见:局限于原有的看法。
远见卓识:远大的眼光,高明的见识。
无所事事:什么事都不干。事事:做事情。
过犹不及:《论语·先进》:“过犹不及。” 汉贾谊《新书·容经》:“故过犹不及,有余犹不足也。” 指事情做得过分了,就像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犹:如,同。不及:不足。
噬脐莫及:《左传·庄公六年》:“若不早图,后君噬齐(齐:同‘脐’),其及图之乎?”杜预注:“若啮腹齐,喻不可及。”意思是咬自己的肚脐是够不着的,后来用“噬脐莫及”比喻后悔莫及。
匪夷所思:不是根据常 理所能想象到的。《周易·涣》:“涣有丘,匪夷所思。” 夷(yí):平常。
一见钟情:一见面就产生了爱情。
精诚所至:人的真诚的意志所到。
无所适从:不知跟从哪一个好。比喻不知怎么办才好。适:往。从:跟随。
见机行事: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世俗之见:世人的庸俗见解。
自寻短见:短见:本指见识短浅,引申为自杀。自己认为无法活下去而寻死。
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
一无所得:什么也没有得到。形容毫无收获。
强人所难:勉强别人做为难的事:他不会唱戏,你偏要他唱,这不是~吗?
不管不顾:不照管:他对家里的事全都~。
大失所望:非常失望。
不出所料:事由变化,在预料之中。形容原先预料的准确。
相见恨晚:只恨相见得太晚。形容一见如故,意气极其相投。
开门见山:比喻说话写文章一开头就进入正题,不绕圈子。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太白天才豪逸,语多率然而成者…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
先见之明:指对事物有预见性;事先能料及事后的结果。《后汉书·杨彪传》:“愧无(金)日(mì)?(dī)先见之明。”
在所难免:免:避免。指由于某种限制而难于避免。
居无定所:没有固定居住的地方,形容人漂泊流浪。
少见多怪:见识少,遇到不常见的事便觉奇怪。晋葛洪《抱朴子·神仙》:“夫所见少则所怪多,世之常也。”
见利忘义:看见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而去干。《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赞》:“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一无所成:一点没有成就,指没有做出任何成绩。
见钱眼开:见到钱财,眼睛就睁得大大的。形容人非常贪财。
所剩无几:剩:余留下来的。剩下的没有多少了。
各得其所:《周易·系辞下》:“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原指每个人都得到了满足。后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置。《汉书·东方朔传》:“元元之民,各得其所。”
多管闲事:没有必要而插手管别人的事。
兵戎相见: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在所不辞:决不推辞(多用在冒险犯难)。
投其所好:投:迎合;其:代词,他,他的;好:爱好。迎合别人的喜好。
无所不在:到处都存在;到处都有:矛盾的斗争~。
屡见不鲜:原作数(shuò)见不鲜。《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一岁中往来过他客,率不过再三过,数见不鲜,无久慁(hùn)公为也。” 原意是常到别人家去就无新鲜的酒食供应了。后用以形容事物看见过多次,就不会觉得新奇。
各有所长:各有各的长处、优点。一般指人的技能或事物的特性各有其优势。
一无所长:没有一点儿专长。常用来形容人在技能、才能方面的欠缺。
各取所需:各自选取自己所需要的。
触手可及: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