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弱攻昧 jiān ruò gōng mèi
兼弱攻昧的意思
并吞弱小的,攻击昏乱的。《尚书·仲虺之诰》:“兼弱攻昧,取乱侮亡。”《左传·宣公十二年》:“兼弱攻昧,武之善经也。” 兼:吞并。昧:昏乱,愚昧。
1. 【解释】:兼:兼并;昧:昏昧。兼并弱国,讨伐昏聩糊涂的君主。
2. 【出自】:《尚书·仲虺之诰》:“兼弱攻昧,取乱侮亡。”
3. 【示例】:且兼弱攻昧、逆取顺守,汤武之道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4.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指兼并弱国和攻取政治昏乱之国
成语词典:兼弱攻昧
弱肉强食:原指动物中弱者的肉是强者的食品。唐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弱之肉,强之食。” 后比喻弱者被强者吞并。
攻无不克:克:攻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素昧平生:从来不相识。昧(mèi):不了解。
老弱病残:老:老人;弱:弱小的幼童;病:病人;残:残疾人。泛指弱势群体。
弱不禁风:连点儿风都经受不住。形容身体虚弱或娇弱。宋陆游《六月二十四日夜分梦范至能、李知几、尤延之同集江亭,诸公请予赋诗,记江湖之乐,诗成而觉,忘数字而已》诗:“白菡萏香初过雨,红蜻蜓弱不禁风。” 禁(jīn):经受,承受。
以毒攻毒:指用含有毒性的药物治疗毒疮等恶性病。比喻用不良事物本身的特点来反对不良事物,或利用坏人来对付坏人。
锄强扶弱:铲除强暴,扶助弱者。
拾金不昧:拾到金钱财物不隐藏起来(据为己有)。昧:隐藏。
不攻自破:无须攻击,自己就会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
品学兼优:兼:都。思想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
软硬兼施:软的手段和硬的手段一齐用(含贬义)。
德才兼备:也说才德兼备。既有德,又有才;品德和才能都好。
以强凌弱:仗着自己强大就欺侮弱者。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拼命赶路。
恃强凌弱:凌:欺凌。依仗强大,欺侮弱小。
以守为攻:用防御作为击破敌人的手段。
老弱残兵:比喻由于年老、体弱以及其他原因而工作能力较差的人。
远交近攻: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战国时秦国的一种外交和军事策略。《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谬乎?” 后也指待人处世的一种手段。
攻其不备:趁敌人还没有防备时进攻。
不甘示弱:示:显示,表现。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表示要较量一下,比个高低。
兼而有之:指同时占有或具有几种事物。
情礼兼到:情感和礼节同时表露出来。
荏弱无能:荏弱:软弱。软弱且没有能力。
兼程并进:兼:两倍的;并:合并。加快步伐,一天走两天的路程。
丰肌弱骨:丰润的肌肤,柔嫩的骨骼。形容女子或花朵娇嫩艳丽而有丰韵。
强而示弱:比喻力量强大,却故意装作力量很小,造成对方的错觉,给予意外的打击。
弱不胜衣:胜:禁得起。形容人很瘦弱,连衣服都承受不起。
不弃草昧:草昧:原始,未开化。不嫌弃蒙昧无知的人。用作谦词。
反攻倒算:被打倒的阶级敌人或反动势力纠集起来向革命人民进行反扑。主要表现是:翻他们反革命罪恶的案,向人民群众夺 取胜利果实,打击、陷害以至屠杀革命干部和群众等。
安弱守雌:雌:柔弱,低下。安于软弱低下的地位,不逞强好胜。
贫国弱兵:使国家贫困,使军队削弱。也可指贫困的国家和弱小的军队。
瞒天昧地:瞒、昧:隐瞒,欺骗。昧着良心隐瞒真实情况,以谎言骗人。
首尾夹攻:前后两方面同时攻击。
按强助弱:抑制豪强,扶助弱小。
强弱异势:异势:形势悬殊。比喻双方力量相关极远。出处:《汉书·晁错传》:“臣又闻小大异形,强弱异势,险易异备。”示例:今日战事,~,愚人犹知必胜,今乃反是,实因机为吴人,北土旧将,不肯服从,所以有此挫失呢。★蔡东藩《两晋演义》第十五回。
攻心扼吭:比喻攻击要害。吭,指咽喉。
食宿相兼:比喻幻想同时实现两个互相矛盾的目标。
德荣兼备:对人赞美。
饮啖兼人:形容人酒量、饭量很大。
弱干强枝:比喻君弱臣强,国家必然危亡。
不揣冒昧:揣:估量,考虑。用于没有慎重考虑就轻率行事的客气话。
兼收并容:收:收罗;容:容纳。把不同性质的东西收罗,保存起来。
兼朱重紫:指兼任很多显耀官职。朱,朱衣;紫,紫绶。
瞒心昧己:昧:欺瞒。违背良心干坏事。
得其三昧:三昧:梵语,意为正定。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专心致志,达到悟境。引申为诀窍或精义。指在某方面造诣深湛,熟知精义。
兼人好胜:兼人:超过别人。非常好胜,总想超过别人。
攻其无备:也说攻其不备。趁对方没有防备的时候进行攻击。《孙子兵法·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攻心为上:从思想上瓦解敌人的斗志为上策。
兼人之勇:兼人:一人抵多人;勇:勇敢。抵得上几个人的勇气。形容十分勇敢。
兼善天下:兼善:使大家都有好处。使天下人都得到好处。
攻城徇地:攻打城市,掠夺土地。
兵弱于外:军队弱小,对外作战失败。
十围五攻:兵力超过敌人十倍就可以包围它,超过五倍就可以攻击它。
攻城野战:城:城池。攻打城池,野外作战。
才兼万人:一个人的才能抵得上许多人。用于吹嘘之词,指有特殊的才能。
老弱妇孺:年老体弱的妇女和年幼的儿童。
内外夹攻:从里、外两方面配合同时进攻。
言气卑弱:说话的态度谦虚温顺。
陵弱暴寡:指欺凌弱小者和少数。
攻瑕索垢:批评不足,寻找缺点。
并疆兼巷:形容屋宅广大。
若昧平生:过去好像不熟悉,现在突然恍悟。
济弱锄强:济:帮助;锄:铲除。帮助弱者,铲除强暴。
弱如扶病:扶病:支持病体。弱得像支撑着病体一样。形容身体非常虚弱。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7回:“大约骚人咏士以此花红若施脂,弱如扶病,近乎闺阁风度,故以女命名。”
重金兼紫:指一门中有数人佩金印紫绶,极言荣显。秦汉列侯以上皆金印紫绶。
纤纤弱质:纤纤:细巧。形容女子身材纤细,体质虚弱。
暗弱无断:愚昧软弱,没有决断。
心长力弱:心里很想做,但力量够不上。
公私兼济:既照顾到公家的利益,也照顾到私人的利益。
战胜攻取:战就能胜攻即能取。形容所向无敌。
不攻自拔:拔:攻破。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不起反驳。出处:《梁书·武帝纪》:“粮食既足,士众稍多,围守两城,不攻自拔,天下之事,卧取之耳。”
畏强欺弱:害怕强大的,欺负弱小的。
兼权尚计:指全面衡量,深思熟虑。
攻城掠地:攻,指攻打,进攻;掠,指侵略掠夺。攻打城市,掠夺土地。常指征战。《第七版现代汉语词典》作“攻城略地”而非“掠”。
短针攻疽:形容措施不当,难以奏效。
才兼文武:指人具有文武两方面的才能。
违强凌弱:避回躲开强者,欺侮凌辱弱者。
指南攻北:犹声东击西。
又一个弱:弱:丧失,减少。又少了一个。旧时哀悼人去世的话。
不皦不昧:不明不暗。形容恍惚不可捉摸。语出《老子》:“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復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物,无物之象,是谓愡恍。”南朝 齐 王屮《头陁寺碑文》:“惟怳惟惚,不皦不昧,莫繫於去来,復归於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