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眉立目 héng méi lì mù
横眉立目的意思
横眉怒目。
1. 【解释】:犹言横眉努目。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
2. 【出自】:老舍《茶馆》第一幕:“三三两两的打手,都横眉立目,短打扮,随时进来往后院去。”
3. 【示例】:焦庆媳妇撩开门帘子,横眉立目地喊:‘走,走,马小辫,你给我滚出去!’ ◎浩然《艳阳天》第一○九章
横眉立目的近义词
忿然作色、横眉冷目、横眉怒目、横眉怒视
成语词典:横眉立目
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目中无人: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谁都看不起。
面目全非:模样变得与原先完全不同。形容变化极大(多含贬义)。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陆判》:“举首则面目全非。”
安身立命: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寄托。
火烧眉毛:比喻非常急迫:~眼下急。这是~的事儿,别这么慢条斯理的。
耳聪目明:听得清楚,看得分明。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目瞪口呆:瞪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燃眉之急:像火烧眉毛那样的紧急,比喻非常紧迫的情况。
目不暇接: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春节期间,文艺节目多得令人~。也说目不暇给(jǐ)。
亭亭玉立:形容美女身材修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
愁眉苦脸:形容愁苦的神情。
眉清目秀:形容容貌俊秀。
极目远眺:极:尽;眺:望。尽眼力之所及眺望远方。
才华横溢: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举案齐眉:《后汉书·梁鸿传》:“(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表示对丈夫尊敬。后因称夫妇相敬为举案齐眉。案:有脚的托盘。
势不两立:指敌对双方矛盾尖锐,不能并存。《战国策·楚策一》:“两国敌侔交争,其势不两立。” 势:情势。立:存。
赏心悦目:看到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畅、愉快。
横冲直撞:乱冲乱闯。也说横冲直闯。
眉飞色舞:形容喜悦或得意:说到得意的地方,他不禁~。
开基立业:开创基业,通常比喻旧时开国君主建立新的朝代或国家。
历历在目: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目光炯炯:炯炯:明亮的样子。两眼明亮有神。
横七竖八:形容纵横杂乱:地上~地堆放着各种农具。
程门立雪:宋代杨时在下雪天拜谒著名学者程颐,程颐瞑目而坐,杨时不敢惊动,在旁站立等待。程颐醒来,门前积雪已经一尺深了(见于《宋史·杨时传》)。后来用“程门立雪”形容尊师重道,恭敬受教。
尸横遍野:尸体到处横着。形容死者极多。
引人注目:引起人注意。注目:眼光集中在一点上。
目不转睛:指眼珠子一动不动地注视。形容注意力集中。
光彩夺目:形容光泽颜色耀眼好看。
孤立无援:只有一个人或一方面的力量,得不到外力援助。
触目伤怀: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
横行无忌:胡作非为,毫无顾忌。
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
巍然屹立:形容高大雄伟,不可动摇。
纵横驰骋:横奔直冲,毫无阻挡。形容英勇善战,自由驰驱,所向无敌。也比喻写作上笔意恣肆豪放,意到笔随。
触目惊心: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也作怵目惊心。
戴罪立功:在承当某种罪名的情况下建立功劳。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睽睽(kuí):睁大眼睛注视着。
耳濡目染: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擩(通“濡”)耳染,不学以能。”濡(r ú):沾湿。染:沾染。
树碑立传:原指把某人生平事迹刻在石碑上或写成传记加以颂扬,现在比喻通过某种途径树立个人威信,抬高个人声望(含贬义)。
立竿见影:把竹竿立在太阳光下,立刻就看到影子。比喻收效迅速。汉魏伯阳《参同契》卷下:“立竿见影,呼谷传响。”
纵横捭阖:汉刘向《〈战国策〉序》:“是以苏秦、张仪、公孙衍、陈轸、(苏)代、(苏)厉之属,生从(纵)横短长之说,左右倾侧,苏秦为从,张仪为横,横则秦帝,从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倾。”《鬼谷子·捭阖》:“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 后以“纵横捭阖”指运用政治或外交手段达到联合或分化瓦解的目的。纵横:合纵和连横,指进行外交活动。捭阖:开和合。捭(bǎi)。
璀璨夺目:璀璨:美玉发光。光辉灿烂耀人眼睛。
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
游目骋怀:游目:远眺;骋怀:放开胸怀,往远处想。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标新立异:《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支道林与冯怀两人在白马寺共同讨论《庄子·逍遥游》,“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原意是说支能独创新意,立论与其他人不同。后多指提出新的见解。
老泪纵横:纵横:交错。老人泪流满面,形容极度悲伤或激动。
摧眉折腰:低眉弯腰。形容卑躬屈膝的媚态。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有目共睹:人人都可以看到,极其明显。睹(dǔ):看见。
死不瞑目:死了也不闭眼睛。形容做事没达到目的,很不甘心。《三国志·吴书·孙坚传》:“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 瞑目:闭眼。
茕茕孑立:孤独无依地站着。形容孤苦伶仃。晋李密《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茕茕:孤独,无依无靠的样子。孑:单独。
巧立名目:为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而编造理由定出一些名目。
金刚怒目:形容面目威猛逼人。怒目:也说努目。金刚:佛教传说里保卫佛的武士。
横征暴敛:强横地征收捐税,残暴地搜刮民财。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四回:“名目是规画钱粮,措置财赋,其实是横征暴敛,剥削脂膏。” 敛(liǎn)。
纵横交错: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也形容情况复杂。
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等待某件事情的实现。
目光短浅:形容缺乏远见。
挤眉弄眼:用眼睛、眉毛示意。
目无尊长:不把尊长放在眼里。形容狂妄无礼。
纵横天下: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
刮目相看:《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意思是离别三天,就应该用新的眼光看待。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
立足之地:站脚的地方。也比喻容身的处所。
明目张胆:指无所畏忌。《晋书·王敦传》:“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 现多用来形容公开地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目不识丁:《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据说“丁”应写作“个”,因为字形相近而误。后来形容人不识字说“不识一丁”或“目不识丁”。
琳琅满目:比喻面前美好的东西很多。《世说新语·容止》:“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 琳琅:美玉,比喻珍贵的东西。
妙趣横生:洋溢着美妙意趣(多指语言、文章或美术品)。
安家立业:安置家庭,建立事业。指长期在一个地方劳动和生活。
眉来眼去:形容以眉眼传情。也用来形容暗中勾结。
金鸡独立:指用一条腿站立的姿势。
横眉怒目:耸起眉毛,瞪大眼睛。形容怒视的样子。
贼眉鼠眼:形容神情鬼鬼祟祟。
獐头鼠目:獐子的头小而尖,老鼠的眼睛小而圆。形容坏人面目丑陋,神情狡猾。《旧唐书·李揆传》:“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
过目不忘:看过就不忘记。形容记忆力非常强。
自立门户:指单独成立家庭。也指学术上不依赖前人而另立一派。现也指离开某一集体,自己另搞一套。
当机立断:汉陈琳《 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形容剑的锋利。后以“当机立断”比喻 把握时机,毫不犹豫地作出决定。
喜上眉梢:喜悦的心情从眉眼上表现出来。
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都跟以前不一样,感到很新鲜。
目无王法:不把国家的法律放在眼里。指人不受约束地胡作非为。
愁眉不展:展:舒展。由于忧愁而双眉紧锁。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
逸趣横生:指超逸不俗的情趣洋溢而出。
面目可憎:相貌丑陋,神情卑劣,使人感到厌恶。唐韩愈《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憎: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