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颗结草 wèi kē jié cǎo
魏颗结草的意思
表示受恩深重,竭力报效之意。
1. 【解释】:表示受恩深重,竭力报效之意。
2. 【出自】:春秋晋魏颗不从父以嬖妾殉葬之命而遣嫁之,后与秦将杜回战于辅氏,“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余是以报。’”见《左传·宣公十五年》。
成语词典:魏颗结草
张灯结彩:张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围魏救赵:战国时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向盟国齐求救。齐威王派田忌率兵救赵。田忌用军师孙膑计,乘魏国精锐部队在赵,国内空虚,引兵攻袭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在魏军从邯郸撤退回救时,乘其疲惫,大败魏军于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赵国之围遂解。这次战役又称桂陵之战。后以“围魏救赵”指袭击敌人的后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精诚团结:精诚:真诚。一心一意,团结一致。
草木皆兵:公元383年,前秦苻坚出兵攻晋,前锋在安徽寿春洛涧被晋军打败。苻坚登寿春城瞭望,看到晋兵布阵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的草木,以为都是晋兵,认为遇到了劲敌,因而感到害怕。后来就用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成群结队:成:成为,变成。一群群人集合在一起。
寸草不生:寸草:一点儿草。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长。亦形容灾情严重。
结结巴巴:形容说话不流利。也比喻凑合,勉强。
拈花惹草:指男子乱搞男女关系或狎妓。也说惹草拈花。
草菅人命:《汉书·贾谊传》:“其视杀人,若艾(yì,通“刈”)草菅然。”原意是批评秦二世胡亥把杀人看得像割草一样随便。后用草菅人命形容漠视人的生命,任意加以残害。菅(jiān):一种草。
绿草如茵:绿油油的草好像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
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
结发夫妻:指男女成年后第一次结婚的原配夫妻。汉苏武《诗四首》之三:“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结发:束发,指初成年。
开花结果:原指经播种耕耘后有了收获。现比喻工作有进展,并取得了成果。
风吹草动:比喻轻微的动荡或变故。
一草一木: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奇花异草:奇异的花草:植物园的温室里有很多~。
张口结舌:形容理屈词穷、无言答对,或紧张害怕得说不出话来。
悬灯结彩:挂着灯笼,系着彩球。形容节日、喜庆的热闹景象。
团结一心:保持一致,齐心协力。形容人们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联合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结党营私:结成宗派、小团体,以谋取私利。
义结金兰:结交很投合的朋友。
打草惊蛇:明郎瑛《七修 类稿》卷二四:“打草惊蛇,乃南唐王鲁为当涂令,日营资产,部人诉主簿贪污,鲁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后用以比喻做事不谨慎,行迹泄露,使对方有所警觉。
草草了事:草草:形容草率、马虎;了:办完,结束。草率地把事情结束了。
斩草除根:也说剪草除根。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荑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
广结良缘:多做善事,以得到众人的赞赏。
衰草连天:形容荒草遍地,极其荒凉的样子。
草长莺飞: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猬结蚁聚:比喻人众纷纷集结。《文选·任昉<奏弹曹景宗>》:“故使蝟結蟻聚,水草有依。”刘良 注:“言 景宗 縱 魏 兵,使如蝟蟻之結聚,而依水草也。”宋 李纲《上道君太上皇帝封事》:“設使犬羊之衆,蝟結蟻聚,侵邊徼而摩封彊,將何以禦之?”
草船借箭: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藉草枕块:藉:垫衬。古时居父母之丧,坐卧在草垫上,枕着土块。形容悲痛欲绝。
蟠结根据:盘据勾结。《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十四年》:“由是以天下公賦爲人君私藏,有司不復得窺其多少,校其贏縮,殆二十年。宦官領其事者三百餘員,皆蠶食其中,蟠結根據,牢不可動。”
罗纹结角:犹言布满四周角落。《三国志平话》卷上:“﹝ 董卓 ﹞方欲興兵,忽聽得城内大喊聲,閉了城門,急點軍兵數千餘人,前街後巷,羅紋結角,軍兵都把了。”
惊蛇入草:形容草书的笔势矫健迅捷。《宣和书谱·草书七》:“(释亚栖)观其自谓吾书不大不小,得其中道;若飞鸟出林,惊蛇入草。”
草行露宿:走在野草里,睡在露天下。形容走远路的人艰苦和匆忙的情形。
收园结果:旧有因果报应之说,指前有因缘则必有相对的后果。同“收因结果”。
不弃草昧:草昧:原始,未开化。不嫌弃蒙昧无知的人。用作谦词。
草率了事:草率地把事情结束了。
短褐穿结:短褐:粗布短衣;穿:破;结:打结。形容衣衫褴褛。
草蛇灰线: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鹑衣百结:鹑:鹌鹑鸟;结:悬挂连缀。鹌鹑的尾巴短而秃,象打满补丁一样。形容衣服非常破烂。
魏国山河:指大好河山。语本《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武侯 浮 西河 而下,中流,顾而谓 吴起 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 魏国 之宝也!’”唐 李益《同崔邠登鹳雀楼》诗:“汉 家簫鼓空流水,魏国 山河半夕阳。”亦作“魏国山川”。
攀高结贵:指攀附结交高贵的人。同“攀高接贵”。
风兵草甲:犹言草木皆兵。
以踵解结:用脚后跟去解疙瘩。比喻做事徒劳无功。
秋草人情:秋草逐日黄枯。
冯轼结靷:谓驾车奔走。
草薙禽狝:薙:除草;狝:杀。如同割除野草,捕杀禽兽一般。比喻肆意屠戮,无所顾惜。
粮多草广:比喻战备物资充足。
芳草如茵:形容绿草茂盛。
兵连祸结:《汉书·匈奴传下》:“汉武帝选将练兵…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余年。” 指战祸接连不断。
颗粒无收:收:收成。连一粒米也没收获到。多指因灾祸造成绝收。
草率行事:形容办事不认真。
缄口结舌:也说钳口结舌。闭着嘴,不敢说话。比喻理屈词穷或在威压下不敢作声。
草草收兵:马马虎虎地就收了兵。比喻工作不负责任,不细致,不慎重。
草草不恭:草草:杂乱不整齐的样子;恭:恭敬。草率而不恭敬。常用作书信中的自谦之辞。
回肠结气:回:回转。使肝肠回旋。
张嘴结舌:形容理屈词穷、害怕或惊愕。
蹙金结绣:形容文章精美,结构严密。
屯粮积草:储存粮食和草料。
霜行草宿:指在霜露中行走,草野中息宿。形容奔波劳苦。
结驷连骑: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显赫。《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贡相卫,而结驷连骑,排藜藿,入穷阎,过谢原宪。” 驷(sì):古时一乘车所套的四匹马。骑(qí):一人一马。
惹草粘花:惹:招引。
承星履草:头戴星光,脚踏草地。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
蔓草难除:蔓生的草难于彻底铲除。比喻恶势力一经滋长,就难于消灭。《左传·隐公元年》:“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八公草木:将八公山的草木视为敌人。形容心情极为紧张和恐惧。
白草黄云:形容边塞秋季的荒凉景象。
落草为寇:寇:盗贼。旧指逃入山林做强盗。
草木黄落:秋天以到,因草木的叶子呈枯黄而掉落。
探竿影草:探竿、影草、都是渔民使鱼聚集后下网捕捞之法。佛教禅宗借以喻启发性的随宜施教。
长林丰草:幽深的树林,茂盛的野草。指禽兽栖止的山林草野,旧常喻隐居之地。
三真六草:南朝 梁 王志 排行三,善真书;王彬 排行六,善草书。二人之书,时称“三真六草”。
草腹菜肠:比喻毫无才学。亦用为谦词。
施衿结褵:本指古代女子出嫁,母亲将五彩丝绳和佩巾结于其身。后比喻父母对子女的教训。
祸结衅深:灾祸接连不断,矛盾巨大深重。
束带结发:束系衣带,挽起发髻。指出仕。
深根蟠结:犹盘根错节。比喻恶势力根基深厚,勾结紧密。
铜驼草莽:形容国土沦陷后残破的景象。同“铜驼荆棘”。
开华结果:比喻修养、学习、工作等有了成绩,取得效果。
枯蓬断草:干枯、断折的蓬草。因易随风飘散,故亦以喻不由自主,行踪难定。
恨如芳草:形容情思绵绵,无休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