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饥号寒 tí jī háo hán
啼饥号寒的意思
因饥饿寒冷而哭啼,形容生活极端贫困。号(háo)。
1. 【解释】:啼:哭;号:叫。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2. 【出自】:唐·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3. 【示例】:值岁凶,啼饥号寒。 ◎清·王晫《今世说·贤媛》
4.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指人民饥寒交迫
啼饥号寒的近义词
哀鸿遍野、嗷嗷待哺、饔飧不继、贫病交加、饥寒交迫
啼饥号寒的反义词
丰衣足食、饱食暖衣、家给人足、延年益寿
成语词典:啼饥号寒
天寒地冻: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寒风刺骨:天气寒冷,寒冷的风似乎能吹进人的皮肤,直达骨头,并带来阵阵刺痛。
狂风怒号:怒:愤怒,发怒;号:号叫。大风刮得像发怒一样号叫。
号啕大哭:号啕:大哭声。放声大哭。
寒冬腊月:指农历十二月天气最冷的时候。泛指寒冷的冬季。
如饥似渴:形容要求非常迫切。也说如饥如渴。
饥肠辘辘:肚子饿得咕咕作响。形容十分饥饿。
饥寒交迫:冷饿交加。
啼笑皆非: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既令人难受,又让人觉得可笑。
嘘寒问暖:形容对别人的生活十分关切(嘘寒:呵出热气使受寒的人温暖)。
杜鹃啼血: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
乍暖还寒:形容冬末春初气候忽冷忽热,冷热不定。
望帝啼鹃: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臣子,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后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
不寒而栗: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 栗:发抖。
噤若寒蝉:像晚秋时的蝉那样一声不响。形容受到压制不敢作声。
发号施令:发命令,下指 示。《尚书·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臧。”
燕语莺啼: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大好春光。
莺啼燕语: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大好春光,也比喻女子说话声音婉转动听。
饥不择食:饿极了的时候,就不挑拣食物了。比喻急需的时候顾不得选择。
唇亡齿寒:嘴唇没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关系(多指两个邻国)十分密切。《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颊骨)车(牙床)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哭哭啼啼:状态词。哭个没完没了。
画饼充饥:用画的饼解饿。《三国志·魏书·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dàn)也。” 后用“画饼充饥”比喻以空想来安慰自己。也用以比喻只有虚名而没有实惠。
回寒倒冷:形容反反复复,变化不定。
枕冷衾寒:枕被俱冷。形容独眠的孤寂凄凉。
寒泉之思:指子女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心惊胆寒:形容十分害怕。同“心惊胆战”。
十日寒之:比喻学习或工作没有恒心。
祁寒暑雨:祁:大。冬季大寒,夏天湿热。
寒毛卓竖:汗毛都竖立起来。形容非常恐怖,或心情特别紧张害怕。
干啼湿哭:干啼:没有眼泪地啼哭。湿哭:有眼泪地啼哭。无泪和有泪地哭。
春寒料峭: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饥焰中烧:犹饥火烧肠。形容饥饿难忍。
月落乌啼:形容天色将明未明时的景象。
仗马寒蝉: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虎啸狼号:比喻强暴者欲有所掠夺时的叫嚣。清 南荃外史《叹老》:“你看那境内啊!弄潢池鼠偷狗盜。你看那境外啊!獵中原虎嘯狼號。”
数九寒冬:从数九(俗称"冬至")开始就真正地进入一年中最冷的寒冬了。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大致包括了公历三个月的冬季时节。
号啕痛哭:大哭声。放声大哭。
祁寒酷暑:冬季大寒,夏天湿热。
寒气逼人:冷的气流给人威胁。
对号入座:本指按指定的座位就座。比喻把有关的人或事物跟自己对比联系起来,也比喻把某人所做的事跟规章制度相比,联系起来。
饥馑荐臻:饥馑:饥荒;荐臻:接连到来。连年灾荒不断。
愁眉啼妆:愁眉:使眉细而曲折;啼妆:轻轻地擦去目下的粉饰以作啼痕。形容妇女的妖态。
天寒地坼:天寒地坼:形容天气寒冷,把地都冻裂了。坼:裂开。
万条寒玉:寒玉:竹的别称。指万株绿竹。
大寒索裘:等到大冷天才去找毛皮衣服。比喻平时没有准备,事到临头十分慌乱。
固阴冱寒:严冬寒气凝结,积冻不开。《左传·昭公二年》:“深山穷谷,固阴沍寒。”孔颖达 疏:“固,牢也;沍,闭也。牢阴闭寒,言其不得见日,寒甚之处。”宋 李纲《论建中兴之功札子》:“隆冬固阴沍寒,层冰千里。”
秋月寒江:比喻有德之人心底清纯明净。
山寒水冷: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
柳泣花啼:形容风雨中花柳憔悴、黯淡的情景。
风寒暑湿:冷风、寒气、中暑、潮湿。指致病的四种原因。
忍饥受渴:忍受饥渴。
子规啼血:子规啼血典出《史书·蜀王本纪》,言望帝禅位后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滴血则为杜鹃花,其声声啼叫是对恋人的呼唤,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另传说古代蜀国王杜宇死后变为一只杜鹃鸟,每年春季,杜鹃鸟叫唤人们“快快布谷!”啼得流出了血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
寒耕暑耘:冬耕地,夏锄草。泛指做各种农活。
啼饥号寒:因饥饿寒冷而哭啼,形容生活极端贫困。号(háo)。
白屋寒门:白屋:用白茅草盖的屋;寒门:清贫人家。泛指贫士的住屋。形容出身贫寒。
寒蝉凄切:寒蝉: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文艺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行号巷哭:行:路;号:大声哭叫。道路上和大街小巷里的人都在哭泣。形容人们极度悲哀。
煮石疗饥:是几千年语言文字发展中凝结出的精华。
郊寒岛瘦:本指孟郊、贾岛简啬孤峭的诗歌风格。后用以形容诗文类似的意境。
不饥不寒:不挨饿受冻。生活不愁温饱。
啼天哭地:呼天叫地的哭号,形容非常悲痛。
荡为寒烟:荡:破坏,毁坏;寒:冷。指房屋等建筑物被烧毁,只剩下已经变冷的轻烟。形容彻底被毁坏,不复存在。
心若寒灰: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
饥饱劳役:指生活劳苦,食无定时。
面有饥色:形容因饥饿而显得营养不良的样子。
鸟啼花落:形容凄凉的情景。
自同寒蝉:同于深秋时节的蝉。形容噤口不言。
施命发号:发布号令。
饥餐渴饮:饿了吃饭,渴了喝水。形容生活必需。
松柏寒盟:比喻患难之交。
兔死犬饥:比喻敌人灭亡后,功臣不受重用。
涣汗大号:指帝王号令,如人之汗,一出不复收。
骨肉未寒:骨肉尚未冷透。指人刚死不久。
暑雨祁寒:夏大雨,冬大寒。后以之为怨嗟生计艰难之典。
忍饥受冻:忍受饥饿与寒冷,形容生活贫困窘迫。
射像止啼:比喻威名远震,使人畏服。
触地号天:呼天抢地。形容悲痛之极。
先号后庆:指初凶后吉。
号天叫屈:号:大声哭叫。朝天哭喊以道出冤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