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驴觅驴 qí lǘ mì lǘ
骑驴觅驴的意思
骑着驴去找别的驴。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
1. 【解释】:骑着驴去找别的驴。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
2. 【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诵经不不见有无义,真似骑驴更觅驴。”
3. 【示例】:~但可笑,非马喻马亦成痴。 ◎宋·黄庭坚《寄黄龙清老》诗
4.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人
骑驴觅驴的近义词
骑马寻马、骑牛觅牛、骑马找马
成语词典:骑驴觅驴
骑马找马 [ qí mǎ zhǎo mǎ ] 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
卸磨杀驴 [ xiè mò shā lǘ ] 磨完东西后,把拉磨的驴卸下来杀掉。比喻把曾经为自己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骑虎难下 [ qí hǔ nán xià ] 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比喻做一件事情进行下去有困难,但情况又不允许中途停止,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觅迹寻踪 [ mì jì xún zōng ] 觅:找;踪:迹,脚印,指行踪。到处寻找别人的行踪。
三纸无驴 [ sān zhǐ wú lǘ ] 形容写文章废话连篇,不得要领。
骑驴倒堕 [ qí lǘ dǎo duò ] 形容太平之世。
吝公惜驴 [ lìn gōng xī lǘ ] 指过度吝啬,过度珍惜自己的物品。
黔驴之技 [ qián lǘ zhī jì ] 唐柳宗元的《三戒·黔之驴》说,黔(现在贵州一带)这个地方没有驴,有人从外地带来一头,因为用不着,放在山下。老虎看见驴个子很大,又听见它的叫声很响,起初很害怕,老远就躲开。后来逐渐接近它,驴只踢了老虎一脚。老虎看见驴的技能只不过如此,就把它吃了。后来用“黔驴之技”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
驴鸣狗吠 [ lǘ míng gǒu fèi ] 形容文字言语拙劣。同“驴鸣犬吠”。
骑驴觅驴 [ qí lǘ mì lǘ ] 骑着驴去找别的驴。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
博士买驴 [ bó shì mǎi lǘ ] 博士:古时官名。博士买了一头驴子,写了三纸契约,没有一个“驴”字。讥讽写文章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
钻洞觅缝 [ zuàn dòng mì féng ] 比喻千方百计地寻找时机。
追踪觅影 [ zhuī zōng mì yǐng ] 顺着踪迹追寻。
投河觅井 [ tóu hé mì jǐng ] 即寻死觅活。闹着要死要活。多指用自杀来吓唬人。
骑驴索句 [ qí lǘ suǒ jù ] 后用为苦吟的典故。
闭门觅句 [ bì mén mì jù ] 形容作诗时冥思苦想。
驴脣马觜 [ lǘ chún mǎ zī ] 胡扯,瞎说。《景德传灯录·文偃禅师》:“若是一般掠虚汉,食人涎唾,记得一堆一担骨幢,到处逞驴脣马觜。”
驴前马后 [ lǘ qián mǎ hòu ] 比喻一切受人支配。
黔驴技尽 [ qián lǘ jì jìn ] 比喻仅有的一点本领也用完了。清 朱之瑜《答王师吉书》:“特恐 黔 驴技尽,为诸乡亲羞耳。”亦作“黔驴技穷”。郭沫若《羽书集·汪精卫进了坟墓》:“打了一年多的锣鼓,仅仅凑集了三十名的臭傀儡,没有办法,勉强准备登台,在 日本 人也可以说是‘黔 驴技穷’了。”刘绍棠《地火》第十五章:“小画眉 金哥 已经 黔 驴技穷,却仍不死心。”参见“黔驴之技”。
驴唇马嘴 [ lǘ chún mǎ zuǐ ] 比喻说话写文章,前言不搭后语,前后矛盾。
借坡下驴 [ jiè pō xià lǘ ] 指利用现成的有利条件或机会摆脱困境、化解尴尬,比喻借助某种契机顺势而为,使自己轻松下台或找到台阶。
驴唇马觜 [ lǘ chún mǎ zī ] 指胡扯,瞎说。
劚山觅玉 [ zhú shān mì yù ] 比喻深入推究,求得事物真谛。
骑牛觅牛 [ qí niú mì niú ] 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同“骑驴觅驴”。
黔驴三撑 [ qián lǘ sān chēng ] 即今四川大部和贵州大部。驴:一种比较愚蠢的动物,暗示某人跟那种动物差不多。三:数词,达到或超过此数会发生危险。
东寻西觅 [ dōng xún xī mì ] 指到处张罗。
黔驴技穷 [ qián lǘ jì qióng ] 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再无办法可用,多含贬义,用于形容人或团体的能力匮乏、计谋穷尽。
钻头觅缝 [ zuān tóu mì fèng ] 比喻到处寻找门路。
追风觅影 [ zhuī fēng mì yǐng ] 追寻如风、影那样虚空的东西。
非驴非马 [ fēi lǘ fēi mǎ ] 不像驴也 不像马。形容不伦不类,什么也不像。《汉书·西域传下》:“驴非驴,马非马,若龟兹王,所谓(即骡)也。”
觅柳寻花 [ mì liǔ xún huā ] 觅:寻找。欣赏春天的景色。也指狎妓。
觅缝钻头 [ mì fèng zuān tóu ] 缝:空隙;觅:寻找。比喻到处寻找门路,投机钻营。
寻死觅活 [ xún sǐ mì huó ] (“寻”口语中多读xín)企图自杀。多指用寻死来吓唬人。
自始至终 [ zì shǐ zhì zhōng ] 从开始到末了,表示一贯到底。
交相辉映 [ jiāo xiāng huī yìng ] (各种光亮、彩色等)相互映照。常用于形容美好的景象。
人强马壮 [ rén qiáng mǎ zhuàng ] 形容军队的战斗力很强或军容很盛,也泛指实力强,阵容大。
明珠暗投 [ míng zhū àn tóu ] 原意是明亮的珍珠,暗里投在路上,使人看了都很惊奇。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
停滞不前 [ tíng zhì bù qián ] 滞:滞留。停止下来,不继续前进。
欲擒故纵 [ yù qín gù zòng ] 指为了更好地控制对方,故意先放松一步,让其放松警惕,从而更容易达到擒获或控制的目的,多形容在策略或手段上的迂回性。
模棱两可 [ mó léng liǎng kě ] 模棱:含糊,不明确;两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指不表示明确的态度,或没有明确的主张。
以弱示强 [ yǐ ruò shì qiáng ] 指故意显示出自己弱小的样子,以此来迷惑对方,让对方放松警惕,从而达到展示自己强大实力或实现某种目的的策略。
士别三日 [ shì bié sān rì ] 指人在短暂分别后,学识、能力或精神面貌等方面有显著进步,令人刮目相看,强调变化之大。
急风暴雨 [ jí fēng bào yǔ ] 急剧而猛烈的风雨,多形容声势浩大,来势凶猛。也比喻激烈的斗争或强烈的情感爆发。
残垣断壁 [ cán yuán duàn bì ] 指残破的墙壁,形容建筑物倒塌后残留的破败景象,多用来描绘战争、灾害或时间流逝后留下的荒芜场景。
学非所用 [ xué fēi suǒ yòng ] 指所学的知识未能应用于实际,所学的内容与从事的工作不相符。
操纵自如 [ cāo zòng zì rú ] 掌握运用或驾驭得心应手,毫无阻碍。
良辰吉日 [ liáng chén jí rì ] 美好的时辰,吉利的日子,多用以称宜于成亲、开业、动工等喜庆之事的日子。
六神无主 [ liù shén wú zhǔ ] 形容心慌意乱,拿不定主意。
抖擞精神 [ dǒu sǒu jīng shén ] 振作起精神。抖擞:振动,引伸为振作。
毋庸置疑 [ wú yōng zhì yí ] 毋庸:不必。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