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驴觅驴 qí lǘ mì lǘ
骑驴觅驴的意思
骑着驴去找别的驴。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
1. 【解释】:骑着驴去找别的驴。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
2. 【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诵经不不见有无义,真似骑驴更觅驴。”
3. 【示例】:~但可笑,非马喻马亦成痴。 ◎宋·黄庭坚《寄黄龙清老》诗
4.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人
骑驴觅驴的近义词
骑马寻马、骑牛觅牛、骑马找马
成语词典:骑驴觅驴
骑马找马 [ qí mǎ zhǎo mǎ ] 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
卸磨杀驴 [ xiè mò shā lǘ ] 磨完东西后,把拉磨的驴卸下来杀掉。比喻把曾经为自己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骑虎难下 [ qí hǔ nán xià ] 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比喻做一件事情进行下去有困难,但情况又不允许中途停止,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觅迹寻踪 [ mì jì xún zōng ] 觅:找;踪:迹,脚印,指行踪。到处寻找别人的行踪。
三纸无驴 [ sān zhǐ wú lǘ ] 形容写文章废话连篇,不得要领。
骑驴倒堕 [ qí lǘ dǎo duò ] 形容太平之世。
吝公惜驴 [ lìn gōng xī lǘ ] 指过度吝啬,过度珍惜自己的物品。
黔驴之技 [ qián lǘ zhī jì ] 唐柳宗元的《三戒·黔之驴》说,黔(现在贵州一带)这个地方没有驴,有人从外地带来一头,因为用不着,放在山下。老虎看见驴个子很大,又听见它的叫声很响,起初很害怕,老远就躲开。后来逐渐接近它,驴只踢了老虎一脚。老虎看见驴的技能只不过如此,就把它吃了。后来用“黔驴之技”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
驴鸣狗吠 [ lǘ míng gǒu fèi ] 形容文字言语拙劣。同“驴鸣犬吠”。
骑驴觅驴 [ qí lǘ mì lǘ ] 骑着驴去找别的驴。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
博士买驴 [ bó shì mǎi lǘ ] 博士:古时官名。博士买了一头驴子,写了三纸契约,没有一个“驴”字。讥讽写文章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
钻洞觅缝 [ zuàn dòng mì féng ] 比喻千方百计地寻找时机。
追踪觅影 [ zhuī zōng mì yǐng ] 顺着踪迹追寻。
投河觅井 [ tóu hé mì jǐng ] 即寻死觅活。闹着要死要活。多指用自杀来吓唬人。
骑驴索句 [ qí lǘ suǒ jù ] 后用为苦吟的典故。
闭门觅句 [ bì mén mì jù ] 形容作诗时冥思苦想。
驴脣马觜 [ lǘ chún mǎ zī ] 胡扯,瞎说。《景德传灯录·文偃禅师》:“若是一般掠虚汉,食人涎唾,记得一堆一担骨幢,到处逞驴脣马觜。”
驴前马后 [ lǘ qián mǎ hòu ] 比喻一切受人支配。
黔驴技尽 [ qián lǘ jì jìn ] 比喻仅有的一点本领也用完了。清 朱之瑜《答王师吉书》:“特恐 黔 驴技尽,为诸乡亲羞耳。”亦作“黔驴技穷”。郭沫若《羽书集·汪精卫进了坟墓》:“打了一年多的锣鼓,仅仅凑集了三十名的臭傀儡,没有办法,勉强准备登台,在 日本 人也可以说是‘黔 驴技穷’了。”刘绍棠《地火》第十五章:“小画眉 金哥 已经 黔 驴技穷,却仍不死心。”参见“黔驴之技”。
驴唇马嘴 [ lǘ chún mǎ zuǐ ] 比喻说话写文章,前言不搭后语,前后矛盾。
借坡下驴 [ jiè pō xià lǘ ] 指利用现成的有利条件或机会摆脱困境、化解尴尬,比喻借助某种契机顺势而为,使自己轻松下台或找到台阶。
驴唇马觜 [ lǘ chún mǎ zī ] 指胡扯,瞎说。
劚山觅玉 [ zhú shān mì yù ] 比喻深入推究,求得事物真谛。
骑牛觅牛 [ qí niú mì niú ] 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同“骑驴觅驴”。
黔驴三撑 [ qián lǘ sān chēng ] 即今四川大部和贵州大部。驴:一种比较愚蠢的动物,暗示某人跟那种动物差不多。三:数词,达到或超过此数会发生危险。
东寻西觅 [ dōng xún xī mì ] 指到处张罗。
黔驴技穷 [ qián lǘ jì qióng ] 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再无办法可用,多含贬义,用于形容人或团体的能力匮乏、计谋穷尽。
钻头觅缝 [ zuān tóu mì fèng ] 比喻到处寻找门路。
追风觅影 [ zhuī fēng mì yǐng ] 追寻如风、影那样虚空的东西。
非驴非马 [ fēi lǘ fēi mǎ ] 不像驴也 不像马。形容不伦不类,什么也不像。《汉书·西域传下》:“驴非驴,马非马,若龟兹王,所谓(即骡)也。”
觅柳寻花 [ mì liǔ xún huā ] 觅:寻找。欣赏春天的景色。也指狎妓。
觅缝钻头 [ mì fèng zuān tóu ] 缝:空隙;觅:寻找。比喻到处寻找门路,投机钻营。
寻死觅活 [ xún sǐ mì huó ] (“寻”口语中多读xín)企图自杀。多指用寻死来吓唬人。
高谈阔论 [ gāo tán kuò lùn ] 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形容说话不切实际、空泛浮夸;也可中性指广泛深入地谈论。
一言不发 [ yī yán bù fā ] 一句话也不说,形容人沉默不语,不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意见。
意气风发 [ yì qì fēng fā ] 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先睹为快 [ xiān dǔ wéi kuài ] 睹:看见。以能尽先看到为快乐。形容盼望殷切。
女中丈夫 [ nǚ zhōng zhàng fū ] 指女子中具有豪壮气概、胆识过人、行事果断如大丈夫的人,形容女性有勇有谋、性格刚毅,不逊色于男性。
戴罪立功 [ dài zuì lì gōng ] 带着罪过或错误去创立功勋,以功赎罪。
大好河山 [ dà hǎo hé shān ] 指无限美好的祖国山河,多用来形容国家领土、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秀美。
臭味相投 [ chòu wèi xiāng tóu ] 臭味:气味;相投:互相投合。彼此的思想作风、兴趣等相同,很合得来(常指坏的)。
张牙舞爪 [ zhāng yá wǔ zhǎo ] 形容猛兽凶狠的样子,现多比喻人猖狂嚣张、穷凶极恶地炫耀威势,或举止动作夸张、装腔作势。
一刀两断 [ yī dāo liǎng duàn ] 比喻坚决断绝关系或彻底解决问题,不再拖泥带水,多形容情感、事务的分割干脆利落。
添油加醋 [ tiān yóu jiā cù ] 比喻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时,为了夸大,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
无忧无虑 [ wú yōu wú lǜ ] 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
狐狸尾巴 [ hú li wěi ba ] 原指狐狸的尾巴,后比喻坏人或事物隐藏的真实面目或阴谋被暴露出来的迹象,多含贬义。
一马当先 [ yī mǎ dāng xiān ] 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或带头,也比喻工作中走在前面,积极带头,体现出率先行动、勇于担当的精神。
半生不熟 [ bàn shēng bù shú ] 形容食物没有完全煮熟,也比喻对人或事物的认识、了解不深入,或技艺、知识等掌握得不熟练、不精通,处于中间状态,不够完善。
尽善尽美 [ jìn shàn jìn měi ] 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
不毛之地 [ bù máo zhī dì ] 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毛:地面上生长的谷物、草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