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知安行 shēng zhī ān xíng

1. 拼音:shēng zhī ān xíng

2. 意思:指生来就具备智慧,能自然地践行道德准则,形容人天赋极高且行事合于天道,无需刻意学习便能明晓事理并安然实行。

3. 出处:《礼记·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后合称为“生知安行”。

4. 近义词:

天资聪颖:天生聪慧过人,悟性极高,侧重天赋上的优越性。

知行合一:认识与实践相统一,言行一致,强调理论与行动的结合。

天生圣哲:生来便具有圣贤的智慧与品德,形容天赋极高且德行兼备。

不虑而知:无需思考便能知晓道理,体现天赋的洞察力与领悟力。

自然成章:做事自然合乎规律,无需刻意雕琢,形容行为的自发性与合理性。

5. 反义词:

愚昧无知:缺乏智慧与知识,思想糊涂,对事理不明了。

知行相悖:认知与行为相互矛盾,言行不一,无法将道理付诸实践。

困知勉行:通过艰难学习才知晓道理,勉强去践行,与“生知安行”的天赋型智慧形成对比。

冥顽不灵:愚笨固执,缺乏悟性,对道理无法理解与接受。

学而后知:需通过后天学习才能掌握知识,不具备先天的领悟能力。

6. 例句:

圣人之道在于生知安行,其言行自然合于天地大道。

他虽非生知安行之辈,却以勤补拙,终成一代学问大家。

书中描绘的贤者生知安行,举手投足间皆显智慧与仁德。

教育的意义在于让困知勉行之人亦能趋近生知安行的境界。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与《中庸》中生知安行的理念有相通之处。

古人谓生知安行为上智,然后天修持亦能臻于至善。

这位思想家的理论体系,处处体现生知安行的哲学追求。

生知安行的境界虽难企及,却可为世人树立道德实践的标杆。

他解读经典时,常以生知安行为切入点,阐释圣贤的立身之道。

真正的智慧并非生知安行的天赋,而是持续求知与践行的过程。

生知安行

成语词典:生知安行

落地生根 [ luò dì shēng gēn ] 比喻长期安家落户或切切实实、一心一意地做好所从事的工作。也比喻事物有了安稳的根基,能顺利生长。

贪生怕死 [ tān shēng pà sǐ ] 贪恋生存,畏惧死亡。指对敌作战畏缩不前。

乐极生悲 [ lè jí shēng bēi ] 快乐到极点转而发生悲哀的事情。

一路平安 [ yī lù píng ān ] 指旅途中没出任何事故,也用作对出门人的祝福语。

安身立命 [ ān shēn lì mìng ] 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安居乐业 [ ān jū lè yè ] 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一知半解 [ yī zhī bàn jiě ] 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

同生共死 [ tóng shēng gòng sǐ ] 生死与共,形容情谊极深。

生机勃勃 [ shēng jī bó bó ] 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

不知所措 [ bù zhī suǒ cuò ]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局促不安 [ jú cù bù ān ] 局促:拘束。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

明知故犯 [ míng zhī gù fàn ] 明明知道不能做,却故意违犯。

知己知彼 [ zhī jǐ zhī bǐ ] 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

国泰民安 [ guó tài mín ān ] 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形容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幸福。

生吞活剥 [ shēng tūn huó bō ] 原指生硬搬用别人诗文的词句。现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经验、理论等。

知难而退 [ zhī nán ér tuì ] 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

一叶知秋 [ yī yè zhī qiū ] 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娇生惯养 [ jiāo shēng guàn yǎng ] 娇:爱怜过甚;惯:纵容,放任。从小就被溺爱与纵容。

惴惴不安 [ zhuì zhuì bù ān ] 惴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一意孤行 [ yī yì gū xíng ] 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安营扎寨 [ ān yíng zhā zhài ] 安、扎:建立,安置;营:营房;寨:栅栏。指部队驻扎下来。也比喻建立临时的劳动或工作基地。

随遇而安 [ suí yù ér ān ] 随:顺从;遇:遭遇。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忐忑不安 [ tǎn tè bù ān ] 心神极为不安。

栩栩如生 [ xǔ xǔ rú shēng ] 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心安理得 [ xīn ān lǐ dé ] 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安然无恙 [ ān rán wú yàng ] 安然:平安;恙:疾病,灾祸。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损伤。

焦躁不安 [ jiāo zào bù ān ] 焦急烦躁,心神不定。

行色匆匆 [ xíng sè cōng cōng ] 行色:出发前后的神态。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

寸草不生 [ cùn cǎo bù shēng ] 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长。亦形容灾情严重。

见微知著 [ jiàn wēi zhī zhù ] 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妙笔生花 [ miào bǐ shēng huā ] 才思日进,比喻杰出的笔法或文笔。用来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

寝不安席 [ qǐn bù ān xí ] 睡觉也不能安于枕席。形容心事重重,睡不着觉。

祸不单行 [ huò bù dān xíng ] 指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

油然而生 [ yóu rán ér shēng ] 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油然:自然而然。

横行无忌 [ héng xíng wú jì ] 横行:指行动蛮横;无忌:无所顾忌。指倚仗暴力,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绝处逢生 [ jué chù féng shēng ] 形容在陷入绝望的困境中时遇到了生路。

谈笑风生 [ tán xiào fēng shēng ] 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生机盎然 [ shēng jī àng rán ] 充满生气和活力的样子。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倒行逆施 [ dào xíng nì shī ] 原指做事违反常理,不择手段。现多指所作所为违背时代潮流或人民意愿。

不得而知 [ bù dé ér zhī ] 没有办法知道。表示对某些情况或事情的具体细节、原因、结果等不清楚。

民生凋敝 [ mín shēng diāo bì ] 社会穷困,经济衰败,人民生活极端困苦。民生:人民的生计;凋敝:衰败,艰苦。

并行不悖 [ bìng xíng bù bèi ] 同时进行,不相冲突。悖:违背,冲突。

真知灼见 [ zhēn zhī zhuó jiàn ] 真正知道,确实看见。也指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和高明的见解。灼:明白,透彻。

恬不知耻 [ tián bù zhī chǐ ] 做了坏事满不在乎,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恬:安然、满不在乎。

无事生非 [ wú shì shēng fēi ] 无缘无故找岔子,存心制造麻烦。

荼毒生灵 [ tú dú shēng líng ] 指残害人民。荼毒:毒害、残害;生灵:指百姓。

老生常谈 [ lǎo shēng cháng tán ] 老书生经常说的话。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

蓬荜生辉 [ péng bì shēng huī ] 蓬荜:编蓬草、荆竹为门,形容穷苦人家。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

身体力行 [ shēn tǐ lì xíng ] 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厉行节约 [ lì xíng jié yuē ] 严格地实行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