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山祖师 kāi shān zǔ shī
开山祖师的意思
原是佛教用语,指最初在某个名山建立寺院的人,后来比喻首创学术技艺的某一派别或首创某一事业的人。也叫开山祖。
1. 【解释】:开山:指在名山创立寺院;祖师:第一代创业和尚。原指开创寺院的和尚。后借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
2. 【出自】:宋·辛弃疾《水龙吟》词:“只应白发是开山祖。”
3. 【示例】:迨今龙济奉为重开山祖师。 ◎明·李昌祺《剪灯余话·听经猿记》
4.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
开山祖师的近义词
开山之祖、开山始祖、开山老祖、不祧之祖、鼻祖、开山鼻祖
成语词典:开山祖师
青山绿水:泛称美好山河。
东山再起:比喻失败后重新上台。
春暖花开: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
山清水秀:形容山水风景优美。也说山明水秀。
漫山遍野:遍布山野,形容很多:羊群~,到处都是。
寿比南山:寿命像终南山一样长久。用作对老年人的祝颂(多与“福如东海”连用;南山,指终南山,在陕西西安南)。
异想天开:比喻想法离奇而不切实际。天开:比喻凭空的、根本没有的事情。
三山五岳:三山:黄山、庐山、雁荡山,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泛指名山或各地。
茅塞顿开:《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古人认为路不走则被草所掩塞,心不用也会被堵塞。茅塞顿开是说被堵塞的心忽然被打开了。形容受到启发,一下子理解领会了道理。
老师宿儒:宿儒: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亦作“老手宿儒”。
笑逐颜开:眉开眼笑,十分高兴的样子。
左右开弓:比喻两手轮流做同一动作,或者一只手左边一下右边一下做同一动作。也指同时做几项工作。
崇山峻岭:高大陡峻的山岭。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开基立业:开创基业,通常比喻旧时开国君主建立新的朝代或国家。
开天辟地:古代神话中说盘古氏开天辟地,从此才有人类。后来用“开天辟地”比喻有史以来。辟:开辟。
继往开来:继承前人的事业,并为将来开辟道路。
翻山越岭:翻:翻过;越:过;岭:山岭。翻越不少山头。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
开诚布公:以诚意相见,坦率无私地表示意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评》:“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 宋许月卿《次韵陈肇芳竽赠李相士》诗:“集思广益真宰相,开诚布公肝胆倾。”
排山倒海: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倒过来。形容声势巨大,不可阻挡。
人山人海:形容聚集的人极多:体育场上,观众~。
重于泰山: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后常用以形容死得有意义,也用于形容情义深重。参见〔泰山〕
执法如山:执行法律象山一样不可动摇。
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只做“得”后面的补语):忙得~。打得~。
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有关的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山肴野蔌:肴:熟的鱼肉;簌:野菜。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
开阔眼界:指对事物的看法不要太拘束,局限于狭隘的范围内,眼光要放宽。
皮开肉绽:皮肉都裂开了。形容被打得伤势极重。绽(zhàn)。
牛山濯濯:濯濯:光秃,无草木的样子。牛山上光秃秃的。形容寸草不生的荒山。
豁然开朗:原形容由狭窄幽暗一变而为开阔明亮。晋陶潜《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后用以比喻顿时明白或领悟过来。
班师回朝:班:调回。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
开宗明义:原为《孝经》第一章名。后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头就点明主要的意思。开宗:阐发宗旨。明义:说明意义。
山重水复:指山峦重迭,水流盘曲。
开门揖盗:打开大门,恭敬地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害。《三国志·吴书·孙权传》:“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揖(yī):拱手行礼。
开源节流:开辟水源,节制水流。比喻增加收入,节省支出。《荀子·富国》:“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馀,而上不忧不足。”
网开一面:本作网开三面。《史记·殷本纪》记载,汤走到野外,看见打猎的人,四面都张满了网。并且祷告说,天下四方的鸟兽,都到我的网里来。汤说,这样一来,就把鸟兽都搞光了。于是把网收起了三面给鸟兽留下一条生路。现多比喻从宽处理罪犯,给以改过自新的出路。
绿水青山:泛称美好山河。
游山玩水:游览玩赏自然风景。也说游山逛水。
山明水秀: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荒山野岭:指荒凉没有人烟的山岭。
童山濯濯:童山:没有树木的山;濯濯:光秃的样子。形容山无草木,光秃秃的。
名落孙山:宋范公偁《过庭录》第六十一条记载,孙山考取了末名举人,回乡后,有人问他:“我的儿子考中没有?” 孙山回答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意思是榜上最后一名是孙山,你的儿子还在孙山的后边。后指考试没有考取或选拔时没被录取。解(jiè)。
光宗耀祖:指为祖先、宗族增添光彩。
山穷水尽: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前面再也无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穷:尽。
恩重如山: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为人师表: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开花结果:原指经播种耕耘后有了收获。现比喻工作有进展,并取得了成果。
地动山摇: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山河摇摆。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
遍地开花:比喻好事情到处出现或普遍发展:电力工业已经出现~的新局面。
出师不利:师:军队。利:顺利。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
开门见山:比喻说话写文章一开头就进入正题,不绕圈子。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太白天才豪逸,语多率然而成者…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
尊师重道: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敲山震虎:指故意示警,使人震动。同“敲山振虎”。
愚公移山:传说古代有一位老人名叫北山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住了路,他下决心要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河曲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可能。愚公回答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可不会再增高了,凿去一点就少一点,终有一天要凿平的。”(见于《列子·汤问》)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不怕困难。
泰山压顶:比喻压力极大:~不弯腰。
无师自通:没有老师的传授就能通晓。
信口开河:也作信口开合。随口乱说。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开合,絮絮聒聒。”《红楼梦》第三十九回:“村姥姥是信口开河。”
深山老林:与山外、林外距离远的、人迹罕至的山岭、森林。
狗头军师:指爱给人出主意而主意并 不高明的人(含贬义)。
高山流水:也说流水高山。《列子·汤问》记载,春秋时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一次伯牙弹琴时,琴声时若高山,时若流水,只有钟子期能领会其中的含意。后来就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以比喻乐曲的高雅精妙。
大开眼界:开阔视野,增回见识。
湖光山色:湖和山相映衬的秀丽景色。
见钱眼开:见到钱财,眼睛就睁得大大的。形容人非常贪财。
兴师问罪:发动军队,声讨对方罪过。也指大闹意见,集合一伙人去上门责问。
喜笑颜开: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放火烧山:比喻煽风点火,挑拨离间。
山珍海味:也说山珍海错。山间海中出产的珍贵食品。唐韦应物《长安道》诗:“山珍海错弃藩篱,烹犊炰羔如折葵。” 海错:海味。
山旮旯儿:偏僻的山区。
稳如泰山: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也可形容人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乱。
千山万水: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军令如山:军事命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旧时形容军队中上级发布的命令,下级必须执行,不得违抗。
泰山北斗:比喻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刀山火海:比喻非常艰险和困难的地方。也说火海刀山。
师出无名:没有理由而出兵打仗,泛指做某件事缺乏正当理由。
情窦初开:形容少年男女(多指少女)开始懂得爱情。窦:孔,窍,比喻通道。
满山遍野:遍布山野,形容很多。
开国功臣: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下汗马功劳的人。
开怀畅饮:开怀:心情无所拘束,十分畅快。比喻敞开胸怀,尽情饮酒。
认祖归宗:寻认祖先,并归还本宗。
铁树开花:铁树是一种常绿乔木,原产于热带,不常开花,移植北方后往往多年才开一次。比喻极难实现的事情。明王济《君子堂日询手镜》:“吴浙间尝有俗谚云,见事难成,则云须铁树花开。”
大好河山:河山: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