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林革音

泮林革音 pàn lín gé yīn

泮林革音的意思

比喻在好的影响感化下而改变旧习性。

1. 【解释】:比喻在好的影响感化下而改变旧习性。

2. 【出自】:《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郑玄笺:“言鸮恒恶鸣,今来止于泮水之木上,食其桑黮。为此之故,故改其鸣,归就我以善音。喻人感于恩则化也。”

3. 【示例】:自上而下,速于置邮,泮林革音,无复故态。 ◎唐·刘禹锡《唐故相同赠司空令狐公集序》

成语词典:泮林革音

余音绕梁yú yīn rào liáng:《列子·汤问》记载,韩娥去齐国,路上断了粮,便以歌唱求食。唱后歌声绕着屋梁三天不绝。后用来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靡靡之音mǐ mǐ zhī yīn:软绵绵、委靡不振的音乐。《史记·殷本纪》:“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现指含有低极趣味、反映腐朽颓废情调的乐曲。靡靡:柔弱,颓靡。

弦外之音xián wài zhī yīn: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没有明说的意思。

西装革履xī zhuāng gé lǚ:身穿西装,脚穿皮鞋。形容衣着入时。

深山老林shēn shān lǎo lín:与山外、林外距离远的、人迹罕至的山岭、森林。

音容宛在yīn róng wǎn zài:音:声音;容:容颜;宛:仿佛。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

音容笑貌yīn róng xiào mào:谈笑时的容貌和神态。用以怀念故人的声音容貌和神情。

林林总总lín lín zǒng zǒng:繁多:地球上的生物~,生物学家们是大有用武之地的。

枪林弹雨qiāng lín dàn yǔ:枪支如林,子弹如雨,形容激战的战场:他是个老战士,在~中多次立功。

洗心革面xǐ xīn gé miàn:清除坏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改过自新。宋辛弃疾《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自今以始,洗心革面。”

马革裹尸mǎ gé guǒ shī:用马皮把尸体包起来。指在战场上壮烈牺牲。《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啸聚山林xiào jù shān lín:啸聚:互相呼召着聚合起来。指反抗反动统治而聚众起事。

知音识曲zhī yīn shí qǔ:指通晓音乐。

革图易虑gé tú yì lǜ:改变计谋策略。

肉山脯林ròu shān fǔ lín:积肉如山,列脯如林。形容穷奢极侈。

甘酒嗜音gān jiǔ shì yīn:形容只顾酒色享乐。

金革之患jīn gé zhī huàn:金革:兵器和铠甲;患:灾祸。指战乱。

亢音高唱kàng yīn gāo chàng:亢:喉咙。放开喉咙,高声歌唱。

偃革尚文yǎn gé shàng wén:停息武备,注重文教。

山林隐逸shān lín yǐn yì:隐居山林的士人。即隐士。

革新图强ge xin tu qiang:改革创新,发愤图强。

众啄同音zhòng zhuó tóng yīn:犹众口一词。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

青鸟传音qīng niǎo chuán yīn:指使者传递信息。

金革之世jīn gé zhī shì:金革:兵器和铠甲;世:时代。战乱的年月。

焚林之求fén lín zhī qiú:由于隐居在山林,故烧毁森林使他出来。比喻为求贤才而去毁林。

穷猿奔林qióng yuán bēn lín:穷猿:被猎人紧追的猿猴。比喻在穷困中急于找一个栖身的地方。

陇头音信lǒng tóu yīn xìn:指寄往或来自远方的书信。

余音袅袅yú yīn niǎo niǎo: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丝竹之音sī zhú zhī yīn:指音乐的声音。

笔墨之林bǐ mò zhī lín:斯文萃集的地方。

笙磬同音shēng qìng tóng yīn:比喻人事协调,关系和睦。

咬音咂字yǎo yīn zā zì:形容说话一字一板,郑重其事。

山林钟鼎shān lín zhōng dǐng:到朝廷做官和隐居山林。

水月观音shuǐ yuè guān yīn: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见《法华经·普门品》。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

革命反正gé mìng fǎn zhèng:变革天命,使之恢复正常。借指改朝换代。

空谷足音kōng gǔ zú yīn:在空旷的山谷里听到的脚步声。比喻极难得的音讯或言论。《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空谷:空旷的山谷。足音:脚步声。

余音缭绕yú yīn liáo rào: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独木不林dú mù bù lín: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洗心革志xǐ xīn gé zhì:指彻底改变旧有心思和志向。

林栖谷隐lín qī gǔ yǐn:指在山林隐居。亦指隐居的人。

羽林孤儿yǔ lín gū ér:《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载,汉武帝 建羽林骑,取从军死事之子孙养于羽林,官教以五兵,号曰“羽林孤儿”。

桑间之音sāng jiān zhī yīn:指淫靡的音乐。

绿林好汉lù lín hǎo hàn:指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人们。旧时也指聚众行劫的群盗股匪。

革命创制gé mìng chuàng zhì:指变革天命,创立新制。多指改朝换代。

亡国之音wáng guó zhī yīn: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音吐明畅yīn tǔ míng chàng:声音洪亮而且畅达。

退归林下tuì guī lín xià:退职回归家乡。

矫国革俗jiǎo guó gé sú:匡正国事,改革敝俗。

如奉纶音rú fèng lún yīn:就像奉了帝王的诏书旨意,代表着至高无上的、不得违抗的命令。

山间林下shān jiān lín xià:旧指隐士所居住的地方。

囚牛好音qiú niú hào yīn:刻在胡琴头上的兽,表现出一副喜爱音乐的样子。比喻冒充内行。

一槌定音yī chuí dìng yīn:借指凭一句话作出最后决定。同“一锤定音”。

茂林修竹mào lín xiū zhú: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除奸革弊chú jiān gé bì:除掉坏人,改革弊端。

山林之士shān lín zhī shì:旧时指山林中的隐士。

纶音佛语lún yīn fó yǔ:比喻不由得不服从的话。

北鄙之音běi bǐ zhī yīn:指殷纣时的音乐。后世视为亡国之声。亦作“北鄙之声”。

伫候佳音zhù hòu jiā yīn:伫:久立而等待。久久站着等候好的消息。

鸾音鹤信luán yīn hè xìn:比喻仙界的音信。

同音共律tóng yīn gòng lǜ:音律相同。比喻关系密切。

刀山剑林dāo shān jiàn lín:比喻险恶的境地。

偃革为轩yǎn gé wéi xuān:指停息武备,修治文教。

音问两绝yīn wèn liǎng jué:书信与消息都断绝。亦作“音问杳然”。

翰林子墨hàn lín zǐ mò:语出《汉书·扬雄传下》:“雄 從至 射熊館,還,上《長楊賦》,聊因筆墨之成文章,故藉 翰林 以爲主人,子墨 爲客卿以風。”后因以“翰林子墨”泛指辞人墨客。宋 曾巩《宜黄县学记》:“其書,經史百氏、翰林子墨之文章,無外求者。”按,翰林子墨之文章,指诗赋而言。

衽革枕戈rèn gé zhěn gē:以铠甲为席,以兵器为枕。形容战事频繁,生活不安定。

音吐鸿畅yīn tǔ hóng chàng:声音洪亮而且畅达。

长林丰草cháng lín fēng cǎo:幽深的树林,茂盛的野草。指禽兽栖止的山林草野,旧常喻隐居之地。

巢林一枝cháo lín yī zhī:指鹪鹩筑巢,只不过占用一根树枝。后以之比喻安本分,不贪多。

梅林止渴méi lín zhǐ kě:犹言望梅止渴。典出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 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北周 庾信《出自蓟北门行》:“梅林能止渴,复姓可防兵。”

革奸铲暴gé jiān chǎn bào:清除奸佞,铲除暴虐。

桂林杏苑guì lín xìng yuàn:古时乡试例在农历八月举行,考中称折桂;会试例在农历三月举行,考中称探杏。因以之指乡试、会试。

因革损益yīn gé sǔn yì:指认识到客观规律后,根据所需而引导事物的客观趋势来为我所用。

寄迹山林jì jì shān lín:隐居山林间,不过问世事。

钟鼎山林zhōng dǐng shān lín:比喻富贵和隐逸。

林籁泉韵lín lài quán yùn:风吹林木和泉石相激而产生的悦耳声音。泛指天籁。

青林黑塞qīng lín hēi sài:比喻指知己朋友所在之处。

林下之风lín xià zhī fēng: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

大音希声dà yīn xī shēng:指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

湮没无音yān mò wú yīn:湮没:埋没。.无音:没有声音,指无声无息,无人知晓。

杳无音讯yǎo wú yīn xùn:没有一点消息。见“杳无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