蹙蹙靡骋 cù cù mǐ chěng
蹙蹙靡骋的意思
指局促,无法舒展。
1. 【解释】:指局促,无法舒展。
2. 【出自】:《诗经·小雅·节南山》:“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
3. 【示例】:我民岁增二千余万之负担,汲汲顾影,蹙蹙靡骋矣! ◎清·梁启超《中国国债史》
4.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
成语词典:蹙蹙靡骋
所向披靡:比喻力量(多指军事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披靡(mǐ):草木被吹倒。
纵横驰骋:横奔直冲,毫无阻挡。形容英勇善战,自由驰驱,所向无敌。也比喻写作上笔意恣肆豪放,意到笔随。
风靡一时:形容一种 事物在一个时期内非常风行。靡(mǐ):顺风倒下。
望风披靡:形容军队毫无斗志,老远看见对方的一点影子,没有交锋便溃败了。披靡(pīmǐ):草木随风倒伏。
游目骋怀:游目:远眺;骋怀:放开胸怀,往远处想。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靡靡之音:软绵绵、委靡不振的音乐。《史记·殷本纪》:“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现指含有低极趣味、反映腐朽颓废情调的乐曲。靡靡:柔弱,颓靡。
萎靡不振:萎靡:颓丧。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皱眉蹙眼:形容不满的神态。
攒眉蹙额:攒眉:皱眉。蹙额:皱额头。眉头额头紧皱。形容愁闷的表情。
与世靡争:和世上的人没有争执。形容脱俗拔尘的达观态度。
骋嗜奔欲:指随自己的嗜欲而奔走求取。
所向风靡:比喻畏惧强敌,闻风溃败。犹言所向披靡。
之死靡它:之: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颓堕委靡:衰颓不振作。
蹙国丧师:蹙:收缩,指丧失国土。国土沦丧,军队失利。
蹙金结绣:形容文章精美,结构严密。
祸福靡常:指祸与福没有固定不变的常规。
应风披靡:远远望见对方的气势很盛,就吓得逃跑了。形容十分怯敌。
靡哲不愚:靡:没有;哲:哲人。没有一个哲人不出现愚蠢的时候。比喻任何人都会犯错误。
波流弟靡:比喻无所执着,随顺应变。
强食靡角:指饱食而角力求胜。
蹙国百里:丧失大片国土。
靡衣偷食:靡:华丽;偷:苟且。美衣甘食,苟且偷生。
疾首蹙额:头痛皱眉、恨怒愁苦的样子。常用来形容对坏人坏事的憎恨厌恶。《孟子·梁惠王下》:“举疾首蹙(è,鼻梁)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蹙(cù)。
抽秘骋妍:抒发深意,施展美才。
靡颜腻理:靡:美丽;颜:面容;腻:细腻;理:肌理。形容容貌美丽,皮肤细腻柔滑。
东驰西骋:到处奔波。多指为生活所迫或为某一目的四处奔走活动。同“东奔西走”。
计穷势蹙:无计可施,情势紧迫。
号呼靡及:高声呼喊,无人应答。
鼓馁旗靡:鼓点无力,旗帜歪倒。形容军队士气不振。
驰骋疆场:驰骋:奔驰。疆场:战场。骑着马奔驰在战场上,形容英勇作战,无可阻挡。
萍踪靡定:象浮萍、波浪一般的无定。比喻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所。
辙乱旗靡:车辙错乱,旗帜倒下。形容军队溃败。《左传·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靡(mǐ):倒下。
凤靡鸾吪:靡:指凤死;吪:指鸾死。比喻人死。旧时多作挽辞。
驰风骋雨:犹言乘风驾雨。
靡日不思:形容非常想念。
靡所底止:指没有止境。
蹙蹙靡骋:指局促,无法舒展。
靡然顺风:指望风顺从。
风靡已久:已经流行了很长时间。
纷华靡丽:纷华:指繁华富丽;靡丽:奢侈豪华。形容讲究排场,追逐华丽。
靡有孑遗:靡:无,没有;孑遗:遗留,剩余。没有剩余。
颦眉蹙頞:颦:皱;蹙:收缩;頞:鼻梁。皱眉毛、缩鼻子。形容愁苦的样子。
坐靡廪饩:坐着消耗国家的粮食,不干实事。
波流茅靡:随波逐流,随风而倒。比喻胸无定见,趋势而行。
额蹙心痛:极度忧愁伤心的样子。
疾首嚬蹙:犹言疾首蹙额。清 姚鼐《李斯论》:“小人之仕也……見其君國行事悖謬無義,疾首嚬蹙於私家之居,而矜誇導譽於朝廷之上。”
夸多斗靡:夸:夸耀;斗:竞争;靡:奢华。原指写文章以篇幅多、辞藻华丽夸耀争胜,后也指比赛生动豪华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