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丝燕麦 tù sī yàn mài
兔丝燕麦的意思
兔丝:菟丝子。菟丝不是丝,燕麦不是麦。比喻有名无实。
1. 【解释】:兔丝:菟丝子。菟丝不是丝,燕麦不是麦。比喻有名无实。
2. 【出自】:《魏书·李崇传》:“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而无教授之实,何异兔丝燕麦、南箕北斗哉?”
3.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含贬义
兔丝燕麦的近义词
有名无实
成语词典:兔丝燕麦
莺歌燕舞:黄莺歌唱,燕子飞舞,形容大好春光或比喻大好形势:大地春回,~。
纹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
藕断丝连:藕被折断时还有许多丝连着不断。比喻相互间没有彻底断绝关系。唐孟郊《去妇》诗:“妾心藕中丝,虽断犹连牵。”
不辨菽麦:《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 原意指愚昧无知,分不清豆子和麦子。现常用来形容脱离劳动,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治丝益棼:《左传·隐公四年》:“犹治丝而棼之也。” 意思是整理蚕丝,不找头绪,越理越乱。比喻做事没有抓住要领,越做越糟。棼(fén):纷乱。
丝丝入扣:纺织时,每条经线都要从“扣”齿间穿过。用以比喻做得十分细致、合拍(多指文章、艺术表演等)。扣:同“筘”,织布机上的一种机件。
燕语莺啼: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大好春光。
丝丝缕缕:形容事物之间相互牵连或某种思绪、情感等延续不断,如同丝线般细长、轻柔。也可形容物体呈细长条、连续不断的状态。
兔死狐悲: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含贬义)。明田艺蘅《玉笑零音》:“鼋鸣而鳖应,兔死则狐悲。”
一丝不挂:形容赤身裸体。
蛛丝马迹:比喻与事情根源有联系的不明显的线索。
一丝不苟: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莺啼燕语: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大好春光,也比喻女子说话声音婉转动听。
千丝万缕:有千条丝万条线连着。形容彼此之间关系复杂,难以割断。宋戴石屏《怜薄命》词:“道旁杨柳依依,千丝万缕,拧不住一分愁绪。”
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柳莺花燕:指柳上莺歌,花间燕语。指美好的春景。
麦舟之赠:麦:麦子;舟:船。以一船麦子作为赠品。指助人丧葬的费用。
游丝飞絮:游动的蛛丝,飘盈的柳絮。
燕颔儒生:有封侯之相的读书人。亦用以称美志在建立军功的士人。
虎头燕额:形容王侯的贵相或相貌的威武。
旧燕归巢:从前的燕子又飞回老窝。比喻游子喜归故里。
丝来线去:比喻纠缠连挂。
雁南燕北:比喻两地分离。
贻燕之训:燕:通“宴”,安闲。给后人留下谋求安乐的话。
龙威燕颔:形容威严雄武的相貌。
东劳西燕:劳:伯劳。比喻情侣、朋友离别。
郢书燕说:《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郢地有人晚上给燕国丞相写信,因烛光不亮,命拿烛的人举烛,于是不自觉地把“举烛”二字写在信里。燕相读后,高兴地说:举烛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就是选用贤德的人。后用“郢书燕说”比喻误解原意,穿凿附会。燕(yān)。
燕歌赵舞:古燕赵人善歌舞,泛指美妙的歌舞。
燕翼贻谋:燕:安;翼:敬;贻:遗留。原指周武王谋及其孙而安抚其子。后泛指为后嗣作好打算。
兔起凫举:凫:野鸭。像兔敢奔跑,像野鸭急飞。比喻行动迅速。
龟毛兔角:也说兔角龟毛。乌龟身上生毛,兔子头上长角。古代认为这是战争的征兆。后比喻不可能存在或有名无实的东西。晋干宝《搜神记》卷六:“商纣之时,大龟生毛兔生角,兵甲将兴之象也。”
哀丝豪竹:形容弦管乐声悲壮动人。宋陆游《长歌行》诗:“哀丝豪竹助剧饮,如巨野受黄河倾。” 哀丝:悲哀的弦乐声。豪竹:豪壮的管乐声。
燕颔虎颈:颔:下巴颏。旧时形容王侯的贵相或武将相貌的威武。
燕昭好马:燕昭王喜爱骏马。后作求贤之典。
燕巢幕上:燕子把窝做在帷幕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五雀六燕:比喻双方轻重相差不多。
丝竹之音:指音乐的声音。
兔起鹘落:鹘:打猎用的鹰一类的猛禽。兔子刚跳起来,鹘就飞扑下去。比喻动作敏捷。也比喻绘画或写文章迅捷流畅。
幕上燕巢:比喻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哀丝豪肉:悲切的弦乐,洪亮的歌喉。
社燕秋鸿:燕子和大雁都是候鸟,但在同一季节里飞的方向不同。比喻刚见面又离别。
分丝析缕:比喻明察入微。
青丝白马:指作乱的人。
一丝一毫:丝毫。
针尖对麦:比喻双方都很利害,互不相让。
无丝有线:丝:通私,私情;线:线索。指虽没有私情,仍有嫌疑。
谢兰燕桂: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辈。
东兔西乌:兔、乌:古代神话传说中说,月亮里有玉兔,太阳里有三足金乌,所以用乌、兔代表日月。月亮东升,太阳西落。表示时光不断流逝。
黍离麦秀:哀伤亡国之辞。
简丝数米:简择丝缕,查点米粒。比喻工作琐细。
鸾胶凤丝:指续娶的后妻。
燕婉之欢:燕婉:和爱。比喻夫妻和谐欢乐。
燕处危巢:燕子处在焚烧着的窝里。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脱兔之势:变化非常迅速的形势。比喻行动非常迅速。
燕石妄珍:妄视无用之物为珍宝。
燕金募秀:相传战国时燕昭王筑黄金台以接待天下贤士。后以之为招纳贤士之典。
燕居深念:燕居:闲居。闲居在家,对往事产生深深的怀念之情。
狮象搏兔: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
燕妒莺惭:形容女子貌美,燕见之生妒,莺对之自惭。
命若悬丝:比喻生命垂危。
麦丘之祝:指直言之谏。
莺闺燕阁:指妇女的闺阁。
燕雀之居:比喻简陋的庐舍。
茧丝牛毛:形容功夫细密。
处堂燕雀: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也比喻大祸临头而自己不知道。
莺莺燕燕:莺和燕。比喻春光物候。语本 唐 杜牧《为人题赠》诗之二:“緑树鶯鶯语,平江燕燕飞。”宋 朱淑真《谒金门·春半》词:“好是风和日暖,输与鶯鶯燕燕。”元 张可久《寨儿令·忆鉴湖》曲:“风风雨雨清明,鶯鶯燕燕关情。”
风丝不透:透:通过,穿过。风刮不进,雨透不过。形容封闭十分紧密。
兔缺乌沈:犹兔走乌飞。唐 罗邺《冬日寄献庾员外》诗:“卻思紫陌觥籌地,兔缺烏沈欲半年。”
燕足系诗:唐 任宗 妻 郭绍兰,因 宗 经商 湘中,久不归,见堂上双燕翻飞,叹言:“尔海东来,必经 湘中 ……欲凭尔附书,投於我婿。”因以所吟诗系于燕足,燕径飞至 荆州 任宗 处。
燕驾越毂:燕地的车越地的毂。指把不同的东西混在一起。
丝纷栉比:像丝一样纷繁,像梳齿一样排列。形容纷繁罗列。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桥东录》:“纂組異聞,網羅軼事,猥璅贅餘,絲紛櫛比,一經奇見而色飛,偶爾艷聆而絶倒。”
羔羊素丝:《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毛 传:“小曰羔,大曰羊。素,白也。紽,数也。古者素丝以英裘,不失其制。大夫羔裘以居。”孔颖达 疏:“毛 以为 召南 大夫皆正直节俭。言用羔羊之皮以为裘,缝杀得製,素丝为英饰,其紽数有五。既外服羔羊之裘,内有羔羊之德,故退朝而食,从公门入私门,布德施行,皆委蛇然动而有法,可使人踪跡而效之。言其行服相称,内外得宜。”后因以“羔羊素丝”称誉士大夫正直节俭、内德与外仪并美。
燕啄皇孙:西汉 绥和 二年,成帝 无病暴死。或归罪皇后 赵飞燕 及其妹 赵昭仪,责其“执贼乱之谋,残灭继嗣以危宗庙”,赵飞燕 姊妹先后自杀。史谓“先是有童謡曰:‘燕燕,尾涏涏,张公子,时相见。木门仓琅根,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见《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后以“燕啄皇孙”为后妃谋害皇子之典。唐 骆宾王《代李敬业讨武氏檄》:“燕啄皇孙,知 汉 祚之将尽。”亦省作亦省作“燕啄”唐 独孤及《唐故睢阳郡太守赠秘书监李公神道碑铭》:“会 垂拱 永昌 已后,天下有燕啄之謡。”
丝析发解:比喻细密而有条理地分析剖解。明 宋濂《汪先生墓志铭》:“參以 伊 洛 大儒傳注之説,絲析髮解,日攻月較,不故求爲異,而亦不苟爲同。”
毫厘丝忽:古代“分”以下四个微小长度单位的并称。喻指极微细的事物。
燕雁代飞:燕夏天来温带,冬天归南方;雁冬天来温带,夏天归南方。比喻各自一方,不能相见。
染丝之叹:比喻本来相同的事物,因受环境影响而变成不同的事物。
彩丝系虎:旧俗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妇女用绫绸制成小虎或粽子、葫芦、樱桃等形状,以五彩丝线穿之,悬于钗头,或使小儿带之,以辟邪,称“綵丝繫虎”。参阅 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綵丝系虎》。
牵丝攀藤:比喻东拉西扯地攀附。
丝恩发怨:丝、发:形容细小。形容极细小的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