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笺象管 mán jiān xiàng guǎn
蛮笺象管的意思
高丽 或 蜀 地所产的纸与象牙管的笔。泛指名贵的纸笔。五代 刘兼《春宴河亭》诗:“蠻箋象管休凝思,且放春心入醉鄉。”亦作“蠻牋象管”。唐 罗隐《清溪江令公宅》诗:“蠻牋象管夜深時,曾賦 陳 宫第一詩。”宋 李彭老《踏莎行·题草窗十拟後》词:“蠻牋象管寫新聲,幾番曾試瓊壺觖。”
【解释】: 高丽 或 蜀 地所产的纸与象牙管的笔。泛指名贵的纸笔。 五代 刘兼 《春宴河亭》诗:“蠻箋象管休凝思,且放春心入醉鄉。”亦作“ 蠻牋象管 ”。 唐 罗隐 《清溪江令公宅》诗:“蠻牋象管夜深時,曾賦 陳 宫第一詩。” 宋 李彭老 《踏莎行·题草窗十拟後》词:“蠻牋象管寫新聲,幾番曾試瓊壺觖。”
成语词典:蛮笺象管
管中窥豹:《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意思是从竹管里看豹,有时也能看见豹身上的一块斑纹。后来常与“可见一斑”连用,比喻可以从观察到的一部分推测全貌。也比喻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只能是片面的了解。
气象万千:形容事物、景象多种多样,壮丽美观。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繁弦急管: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险象迭生:接二连三地发生危险。比喻途中的危险很多。
不管不顾:不照管:他对家里的事全都~。
胡搅蛮缠:不讲道理,胡乱纠缠。
多管闲事:没有必要而插手管别人的事。
双管齐下:唐张璪(zǎo)善画松,能两手拿着笔同时作画,一画生枝,一画枯干。语见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五。后以“双管齐下”比喻两件事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采用。管:笔。
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这个博览会的展品真可说是~,美不胜收。
难以想象:指某件事或情况超出了一般的思维认知范围,很难在头脑中形成具体的概念或画面,强调事情的复杂性、特殊性或严重性令人意想不到。
蛮不讲理:蛮横而不讲道理。
险象环生:危险的局面不断产生。
万象更新:一切事物都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更(gēng)。
楚管蛮弦:泛指南方的管弦乐器。
南蛮鴂舌:旧时讥人操难懂的南方方言。鴂,伯劳鸟。
三管齐下:比喻做一件事从三个方面同时进行或三种方法同时使用。
管鲍之交: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以“管鲍之交”比喻交谊深厚的朋友。《列子·力命》:“管仲尝叹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此世称管鲍善交者。”
管窥之见:比喻短浅的见识。《魏书·恩倖传·王叡》:“仰恃皇造宿眷之隆,敢陳愚昧管窺之見。”《镜花缘》第五二回:“《春秋》褒貶之義,前人議論紛紜,據妹子細繹經旨,以管窺之見,擇其要旨而論,其義似乎有三:第一,明分義;其次,正名實;第三,著幾微。”参见“以管窺天”。
吮毫搦管:搦:持、拿;管:指毛笔。磨好墨汁,把毛笔沾湿。常指写文章构思、动笔的神态。毫:毛笔的笔尖;吮毫:将笔尖含在口中,指以口润笔;搦管:执笔。形容构思作品或准备写作。也指凝神遐想,进行写作。近义词:怀铅提椠。
敬陈管见:敬陈:恭敬地陈述;管见:从管子里观看东西,所见极小,指浅陋的见解。毕恭毕敬地阐明自己浅陋的见解或建议。多用于自谦词。
以管窥天:比喻见闻狭窄,片面地看问题。《庄子·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夫子之为方也,若以管窥天,以郄(通“隙”)视文。”参见〔管窥蠡测〕
象齿焚身:焚身:丧生。象因为有珍贵的牙齿而遭到捕杀。比喻人因为有钱财而招祸。
管窥蠡测:《汉书·东方朔传》:“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从竹管孔里张望天空,用贝壳做的瓢来测量海水。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浅薄。蠡(lí)。
束教管闻:指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象牙之塔:也说象牙塔。比喻脱离现实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主观幻想的艺术天地。
管窥筐举:比喻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握管怀铅:怀:怀藏;铅:铅粉。常带书写工具,以备写作的需要。
险象跌生:危险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地发生。
狮象搏兔: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
蛮烟瘴雨:指南方有瘴气的烟雨。也泛指十分荒凉的地方。
太平无象:指太平盛世并无一定标志。后讽刺反动统治者粉饰升平。
管宁割席:管宁:人名;席:坐卧用的编织物。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
管弦繁奏:许多的管乐、弦乐混合在一起演奏。形容声音繁杂。也比喻文章气势急促或情绪激烈高昂。
拽象拖犀:能徒手拉住大象拖动犀牛。形容勇力过人。
管仲随马:《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 從於 桓公 而伐 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 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后以“管仲隨馬”谓尊重前人的经验。
雁素鱼笺:指书信。
象简乌纱:象简:象牙做的朝笏;乌纱:黑纱制成的官帽。手执象牙笏,头戴乌纱帽。指旧时大官的装束。
持管窥天: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通过竹管子的孔看天。比喻见闻狭隘或看事片面。
瘴雨蛮云:指南方有瘴气的烟雨。也泛指十分荒凉的地方。
朱衣象笏:朱衣:指主考官;笏:古代大臣朝见皇帝时拿的手板,用作记事。身着红袍,手执牙笏。形容仪态端庄肃敬。
盲人摸象:传说几个瞎子摸一只大象,摸到腿的说大象像一根柱子,摸到身躯的说大象像一堵墙,摸到尾巴的说大象像一条蛇,各执己见,争论不休。用来比喻对事物了解不全面,固执一点,乱加揣测。
象耕鸟耘:传说舜死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耘。后用以形容民俗古朴,有舜禹时代的遗风。
苞笼万象:苞:通“包”,包含;笼:收罗;象:形状,样子。包含容纳一切。形容内容丰富,无所不包。
蛮睫螳轮:用《庄子·则阳》蛮 居蜗角、《晏子春秋·外篇下十四》虫巢蚊睫、《庄子·人间世》螳臂当车等寓言故事。比喻幺麽小丑。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國初奠定區宇,所剗除諸逆寇,皆嘗竊大號,鑄錢文……蠻睫螳輪,竟非全無大志者。”
瞎子摸象:比喻对事物一知半解,不对全局作判断。
香象绝流:佛教用语。比喻悟道精深。也形容评论文字精辟透彻。同“香象渡河”。
群盲摸象: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触斗蛮争:触和蛮,《庄子》寓言中蜗牛角上两个小国。见《庄子·则阳》。后以之比喻为私利而争斗。
拔犀擢象:擢:提升。比喻提拔才能出众的人。
不管一二:不论是非情由,不顾后果。
渡河香象:渡:横渡江河。大象过河,脚踏河底。形容评论文字精辟透彻。
弱管轻丝:形容乐声轻柔细弱。
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万千气象: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蛮夷大长:汉南越王赵佗对汉廷的自称。
杌陧之象:形容倾危不安的样子。
香象渡河:佛教用语。比喻悟道精深。也形容评论文字精辟透彻。
丝竹管弦: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管城毛颖:管城、毛颖均为笔的代称。
得意忘象:指只取其精神而无视其形式。
蛮笺象管:高丽 或 蜀 地所产的纸与象牙管的笔。泛指名贵的纸笔。五代 刘兼《春宴河亭》诗:“蠻箋象管休凝思,且放春心入醉鄉。”亦作“蠻牋象管”。唐 罗隐《清溪江令公宅》诗:“蠻牋象管夜深時,曾賦 陳 宫第一詩。”宋 李彭老《踏莎行·题草窗十拟後》词:“蠻牋象管寫新聲,幾番曾試瓊壺觖。”
管见所及:管见:从管子里看东西,指见识浅陋。谦虚的说法,表示自己见识不广,意见未必正确。
片笺片玉:笺:精美的纸张。一片纸如同一片美玉。形容诗文秀美华丽。
万象澄澈:澄、澈:水清。万物都澄静清澈。形容月夜所有的景物澄静而清澈。
拈毫弄管:拿笔。借指写作或绘画。
蛮争触斗:蛮、触:蛮氏、触氏。
遗风余象: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和法式。
蛮来生作:形容强迫。
井管拘墟:比喻浅陋、片面的见识。
断管残沈:残缺不全的字画。管,笔;沈,墨汁。
万象包罗:宇宙间的一切景象,形容内容丰富。
管鲍分金:管:管仲;鲍:鲍叔牙,战国时齐国的名相;金:钱财。比喻情谊深厚,相知相悉。
弄管调弦:犹弄竹弹丝。指吹奏管弦乐器。
龙荒蛮甸:指边远蛮荒之地。亦指边远之地的少数民族国家。
蛮触相争:比喻为细小之事而引起争端。《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意出象外:语言的真正用意没有明白说出来,细细体会就知道。形容文辞含蓄,意味深长。
万象回春:万象:一切景象。指各种事物都出现了生机。
黄金铸象:铸:铸造。用黄金铸造人像。表示对某人的敬仰或纪念。
众人摸象: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象箸玉杯:象牙筷子和玉石酒杯。形容极度奢侈的生活。《韩非子·喻老》:“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 箸(zhù):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