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啼血 dù juān tí xuè
1. 拼音:dù juān tí xuè。
2. 意思: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常用来形容哀痛之极。它在文学作品中常作为一种哀伤、悲切情感的象征。
3. 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4. 近义词及意思
望帝啼鹃: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臣子,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和“杜鹃啼血”意思相近,都表示悲切的哀号,多带有哀怨、思念等情感。
哀哀欲绝:形容极其悲痛。与“杜鹃啼血”类似,都用于表达极度哀伤的情绪,不过“哀哀欲绝”更侧重于人的哀伤状态,“杜鹃啼血”主要通过杜鹃鸟的形象来象征哀伤。
5. 反义词及意思
欢天喜地:形容非常高兴。与“杜鹃啼血”完全相反,一个是极度哀伤,一个是极度欢喜。
兴高采烈: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辞犀利,现指兴致高,情绪热烈。体现出一种积极、愉悦的情绪,和“杜鹃啼血”的悲切形成鲜明对比。
6. 例句
他听闻挚友离世的消息,如杜鹃啼血般悲恸不已。
在这片荒芜的古战场上,仿佛能听见杜鹃啼血般的悲声。
她失恋后,整日以泪洗面,那哭声犹如杜鹃啼血。
诗人笔下,杜鹃啼血的意象常用来表达亡国之痛。
望着被战火摧毁的家园,老人发出杜鹃啼血般的哀号。
每到清明时节,那杜鹃啼血般的叫声更增添了几分哀伤。
她在爱人的墓前,哭声凄厉,如同杜鹃啼血,令人心碎。
亡国后的君主,发出的悲叹如同杜鹃啼血,充满了悔恨。
小说中,女主角绝望时的呼喊就像杜鹃啼血,让人动容。
那部电影里,主角在失去一切后的痛哭好似杜鹃啼血,感染了观众。
成语词典:杜鹃啼血
茹毛饮血:指人类在学会用火以前,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礼记·礼运》:“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呕心沥血:比喻费尽心血。多用来形容工作、事业、文艺创作等方面用心的艰苦。
热血沸腾:比喻情绪高涨、激动。
血气方刚:指年轻人精力正旺盛。
歃血为盟:古代盟会时,把牲畜的血涂在嘴唇上,表示诚意。
啼笑皆非: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既令人难受,又让人觉得可笑。
杜鹃啼血: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
望帝啼鹃: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臣子,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后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
椎心泣血:捶打胸膛,哭得眼中出血。形容极度悲痛。唐李商隐《祭裴氏姨文》:“椎心泣血,孰知所诉。”
血流如注:注:灌注。血流得象射出来的那样。形容血流得又多又急。
心血来潮:形容一时冲动,忽然起了某个念头。
血战到底:血战:非常激烈地拼死地战斗。指激烈战斗到最后时刻。
燕语莺啼: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大好春光。
血流成河:形容被杀的人极多。
血口喷人:比喻用极恶毒的语言诬蔑别人。
有血有肉:比喻文艺作品描写生动,内容充实:这篇报道写得生动具体,~。
血海深仇:指因亲人被杀害而引起的极深的仇恨。
莺啼燕语: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大好春光,也比喻女子说话声音婉转动听。
冷血动物:变温动物的俗称。
含血喷人:嘴里含着血,喷在别人身上。宋释晓莹《罗湖野录》卷二:“含血潠(xùn)人,先污其口。” 潠即喷的意思。后作含血喷人。比喻用恶毒的手段,捏造事实,诬陷别人。
头破血流:头破了,血流出来了。多用来比喻惨败。
血光之灾:迷信的人指被杀的灾难。
杜绝后患:杜绝:堵塞、断绝;患:祸害、祸患。指彻底消除以后可能产生的祸患。
血性男儿:指刚强正直,勇敢热情的男子汉。
哭哭啼啼:状态词。哭个没完没了。
一针见血:比喻文章、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沥尽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
蹈锋饮血:形容勇敢,不怕牺牲。
流血飘尸:形容伤亡极大。
囊血射天:将充血的皮囊挂在高处用箭射。比喻暴虐狂妄,犯上作乱。
干啼湿哭:干啼:没有眼泪地啼哭。湿哭:有眼泪地啼哭。无泪和有泪地哭。
枕戈泣血:枕着兵器,哭泣见血。形容极度悲愤,矢志杀敌雪恨。
月落乌啼:形容天色将明未明时的景象。
以水洗血:指消除冤仇,以求和好。
流血飘丘:形容战死的人很多。也泛指流血很多。
血脉相通:血脉:血统。原指有血缘亲属关系。也比喻极亲近的关系。
血流成川:鲜血流成了河。形容被杀的人极多。
血浓于水:形容亲情难以分割。古代滴血认亲,拥有血缘关系的亲子的血液便会在水中相融,即为此成语的来历。
愁眉啼妆:愁眉:使眉细而曲折;啼妆:轻轻地擦去目下的粉饰以作啼痕。形容妇女的妖态。
斩头沥血:形容为匡扶正义而不顾生死。
血指汗颜:手指出血,脸上冒汗。形容不善其事的窘态。
流血成河:鲜血流成了河。形容被杀的人极多。
头破流血:打破了头,血流满面。形容遭受惨败或严重的打击的样子。
一腔热血:满腔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热情。
柳泣花啼:形容风雨中花柳憔悴、黯淡的情景。
口血未干:古人订立盟约时要在嘴上涂上牲畜的血。“口血未干”指订立盟约不久(多用于订立盟约不久就毁约)。
血肉狼藉:血流肉烂,无法辨认器官肢体。
流血千里:形容死伤非常多。
尸山血海:形容杀人之多。
子规啼血:子规啼血典出《史书·蜀王本纪》,言望帝禅位后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滴血则为杜鹃花,其声声啼叫是对恋人的呼唤,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另传说古代蜀国王杜宇死后变为一只杜鹃鸟,每年春季,杜鹃鸟叫唤人们“快快布谷!”啼得流出了血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
啼饥号寒:因饥饿寒冷而哭啼,形容生活极端贫困。号(háo)。
血债累累:血债:未报的杀人深仇;累累:形容很多。指杀人很多,罪恶极大。
血迹斑斑:形容留下的血迹很多。
痛心泣血:痛入心田,哭出血泪。形容极其悲痛。
喷血自污:含血喷人,却先污己口。比喻本欲恶毒地污蔑、攻击他人,结果却先害了自己。
啼天哭地:呼天叫地的哭号,形容非常悲痛。
杜口吞声:形容一句话也不说。
饮血菇毛: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
杜微慎防:杜:杜绝,断绝;慎:谨慎。杜绝细微,谨慎防备萌芽。即消灭祸患难与共于萌芽状态之中。
血肉横飞:形容发生爆炸等灾祸时,死伤者血肉四溅的惨状。
七窍流血:口鼻等处往外流。
鸟啼花落:形容凄凉的情景。
血染沙场:沙场:战场。鲜血染红了战场。指在战场上牺牲。
扣心泣血:扣:敲打。形容极其悲愤痛心。
血流漂杵:《尚书·武成》:“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意思是周武王和商纣王在牧野会战,纣的前头部队掉转武器,攻打后续的队伍,商军因此大败。杀死的人血流成河,能把捶衣的杵漂起来。后以“血流漂杵”形容杀人之多。杵(chǔ)。
苌弘碧血:形容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苌弘:春秋时周大夫,又称苌叔。碧:青绿色的玉石。
枕戈饮血:枕着武器,咽着血泪。形容极度悲愤,矢志报仇杀敌。
血盆大口:指野兽凶残吞噬的大嘴。也比喻剥削者、侵略者蚕食鲸吞的巨大胃口。
射像止啼:比喻威名远震,使人畏服。
泣血稽颡: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仪,屈膝下跪,以额触地。指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向前来致哀的宾客哭拜并致以谢忱。
疼心泣血:泣血:十分哀痛。痛煞心田,哭出。
泣血捶膺:形容悲痛到极点。
不惜血本:为了达到目的不吝惜所花费的代价。
杜耳恶闻:塞住耳朵不愿听。
磨牙吮血:磨利牙齿,吮吸鲜血。多形容像野兽一样嗜杀。
血泪斑斑:血与泪俱在实证物。
杜口木舌:闭口结舌。形容不敢说话。
裹血力战:犹言浴血奋战。形容顽强地拼死战斗。
血脉偾张:本义是血液流动突然加快,以致血管膨胀,青筋鼓起。
抱璞泣血:比喻怀才不遇,伤心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