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在笔先 yì zài bǐ xiān
意在笔先的意思
指写字画画,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
1. 【解释】:指写字画画,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
2. 【出自】: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3. 【示例】:所谓沈郁者,意在笔先,神余言外。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
4. 【语法】:补充式;作主语、谓语;用于文章
意在笔先的近义词
意前笔后、意在笔前
成语词典:意在笔先
诗情画意:富有诗画的意境。形容自然环境或文艺作品给人以美感。
先来后到:按照来到的先后而确定次序。
自由自在:形容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
先入为主:先看到一种情况或先听了一种意见,形成成见,后来就不再考虑情况变化或听取另外的意见。《汉书·息夫躬传》:“无以先入之语为主。”
三心二意:形容犹豫不决,意志不坚定或用心不专一:既然决定了,就不能~。
先人后己:首先考虑别人,然后想到自己。
一心一意:心思、意念专一。
意味深长:意味:情调,趣味。意思含蓄深远,耐人寻味。
得意洋洋: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吉祥如意:祥:祥瑞。如意称心。多用祝颂他人美满称心。
一笔勾销:把账一笔抹去,比喻把一切完全取消。
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不怀好意:怀:包藏。没安好心。
一意孤行:《史记·酷吏列传》:“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本谓谢绝请托,坚持自己的主张。后多指不顾客观条件,无视别人的意见,独断专行。孤行:独自行事。
春意盎然: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浓。
真心诚意: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
出其不意:《孙子兵法·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指出乎对方意料之外,突然行动。
心烦意乱:形容烦躁不安,不知如何是好。《楚辞·卜居》:“心烦意乱,不知所从。”
历历在目: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捷足先登:也说疾足先得。脚步快,先登上去。比喻行动敏捷,首先达到目的。《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捷:快,敏捷。
神来之笔:指绝妙的文思或词句。
满不在乎:完全不放在心上:别人都在替他着急,他却~。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意想不到:料想不到,没有料到。
不在话下: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属当然,用不着说:这点小事对他来说~。
出人意料:(事物的好坏、情况的变化、数量的大小等)出于人们的意料;在人们的意料之外。也说出人意表。
诚心诚意:心意很真诚:~向专家请教。
妙笔生花: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自鸣得意:自己表示很得意,自以为了不起。
近在咫尺:形容距离很近。苏轼《杭州谢上表》:“凛然威光,近在咫尺。” 咫(zhǐ):古代长度名。周制八寸,合现在市尺六寸二分二厘。
心不在焉:心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焉(yān):文言虚词,相当于“于此”。
春风得意:唐代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形容考上进士后得意的心情。后来用“春风得意”称进士及第,也用来形容人官场腾达或事业顺心时扬扬得意的样子。
先发制人:《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原指战争中的双方先发动的能制人,后发动的就受制于人。后泛指先下手为强。
词不达意:(说话、写文章)语句不能确切地表达意思。
差强人意:《后汉书·吴汉传》:“吴公差强人意。” 原意是吴汉很能振奋其部下的意志。后用来指尚能使人满意。差:古代义为甚;现代义为大致,比较。
麻痹大意:麻痹:肢体失去知觉和运动机能障碍,比喻失去警觉。指粗心、疏忽,对事物不敏感,失去警惕性。
心灰意冷: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言简意赅:语言简练而意思完备。赅(gāi):完备。
心满意足:非常满足。
毫不介意:丝毫不往心里去。
奋笔疾书: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意气用事:只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
口诛笔伐:用语言文字进行揭露、批判和声讨。
曲意逢迎:违背自己的本心去迎合别人的意思。
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昂扬。
意兴阑珊:阑珊:衰落。将残、将尽的意思。
称心如意:适合心意,愿望能得到满足。
如鲠在喉: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
先礼后兵:指在和对方交涉时,先讲道理;如果行不通,再采取强硬手段。兵:武力,这里泛指强硬手段。
欲扬先抑:要发扬、放开,先控制、压抑。
志在千里:形容志向远大。
诚心实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恶意中伤:出自恶毒用心去诽谤诬陷伤害别人,中伤说坏话攻击陷害别人。
意境深远: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深刻而长远,能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深刻的思想启迪,让读者或观赏者在心灵上产生强烈而持久的共鸣。
不尽人意:指某件事物的结果不完全符合人的意愿,有让人不满意的地方。
先睹为快:以先看到为愉快(指作品或演出)。形容想看到的急切心情。唐韩愈《与少室李拾遗书》:“争先睹之为快。” 睹:看见。
逍遥自在:无拘无束,安闲自得。
好心好意:指怀着善意。
遥遥领先:遥遥:远远。远远地走在最前面。
尽如人意:完全符合心意(多用于否定式):难以~。不能~。
情真意切:感情真挚,心意殷切。
得意忘形: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
先见之明:指对事物有预见性;事先能料及事后的结果。《后汉书·杨彪传》:“愧无(金)日(mì)?(dī)先见之明。”
乐在其中: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在所难免:免:避免。指由于某种限制而难于避免。
未老先衰:年纪还不大就衰老了。多指由于精神或体力负担过重而导致过早衰老。
情意绵绵:情意:对人的感情。绵绵:延续不断的样子。形容情意深长,不能解脱。
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就在眼前。《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旦夕:早晚之间,指在很短的时间以内。
得意门生:得意:称心如意;门生:亲授业的弟子或科举中试者对座师的自称。后泛指学生。最满意的弟子或学生。
真心真意:犹真心实意。
笨鸟先飞: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时,因怕落后,所以比别人先行动(多用做自谦)。
先斩后奏:封建时代臣子把人杀了再报告皇帝。现在多比喻自行把问题处理了,然后才报告上级或当权者。
先己后人:首先考虑自己,然后才顾及他人。常含贬义,指人比较自私。
意料之外:没有想到的。
情投意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意见一致,彼此很合得来。
势在必行:指某事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必须做。
心猿意马:也说意马心猿。形容心思不定,好像猴子跳、马奔跑一样难以控制。唐许浑《题杜居士》诗:“机尽心猿伏,神闲意马行。”
事在人为:指事情是靠人去做的,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成功与否决定于人的主观努力。
粗心大意:粗:粗疏。指做事马虎,不细心。
在所不辞:决不推辞(多用在冒险犯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