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之年 huā jiǎ zhī nián
1. 拼音:huā jiǎ zhī nián
2. 意思:指人六十岁的年龄,因天干地支顺次搭配为六十年一周,六十岁时干支名号循环一次,故称“花甲”,用来代指六十岁的寿辰或年龄段。
3. 出处:出自宋代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亦见于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鲁老先生有个令爱,年方及笄,晚生儿子,年才二十,还不曾毕姻,不如竟求诸老先生,倘蒙不弃,便为继室,倒也是‘花甲之年,缔结朱陈之好’。”
4. 近义词:
耳顺之年:指人六十岁,出自《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与“花甲之年”同义,如他虽已至耳顺之年,仍坚持学习新知识,精神矍铄。
六十花甲:直接以“花甲”代指六十岁,强调年龄的代称,如爷爷六十花甲时,子女为他举办了隆重的寿宴。
耆艾之年:“耆”指六十岁,“艾”指五十岁,泛指老年,此处侧重指六十岁左右,如他在耆艾之年仍笔耕不辍,出版了多部文学作品。
周甲之年:“周甲”即六十岁,因干支六十年为一周期,与“花甲之年”义近,如父亲周甲之年退休后,开始专注于书法创作。
5. 反义词:
而立之年:指人三十岁,出自《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与六十岁相差甚远,如他正值而立之年,在事业上已崭露头角。
不惑之年:指人四十岁,出自《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形容人到中年思想成熟,如不惑之年的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弱冠之年:指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如弱冠之年的少年,怀揣梦想踏入社会。
垂髫之年:指儿童七八岁,“垂髫”指儿童头发下垂的样子,代指幼年,如垂髫之年的他,常跟着祖父在田间玩耍。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出自杜牧诗句,形容少女青春年少,如豆蔻年华的她,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6. 例句:
爷爷花甲之年仍坚持每天晨练,身体硬朗得像个小伙子。
她在花甲之年重拾画笔,用色彩描绘出晚年生活的绚烂。
古人云“花甲之年,当含饴弄孙”,他退休后确实享受着天伦之乐。
这位教授虽已至花甲之年,仍活跃在科研一线,指导学生开展实验。
花甲之年的他,回顾一生经历,感慨岁月如白驹过隙。
社区为花甲之年的老人举办集体生日会,现场洋溢着温馨的氛围。
父亲在花甲之年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与远方的子女视频聊天。
她创作的散文集记录了自己从青年到花甲之年的人生感悟。
民俗中,花甲之年的寿宴需摆“六六宴”,寓意六六大顺。
花甲之年的他报名参加老年大学,学习钢琴演奏,充实晚年生活。
成语词典:花甲之年
鸟语花香 [ niǎo yǔ huā xiāng ] 鸟儿叫,花儿飘香,多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象。
五花八门 [ wǔ huā bā mén ] 原指“五花阵”与“八门阵”,这是古代兵法中的阵名,后又把它用作比喻各行各业的暗语。现常比喻事物繁多,变化莫测。
走马观花 [ zǒu mǎ guān huā ] 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长年累月 [ cháng nián lěi yuè ] 指经过很久的时间,长时间。
落花流水 [ luò huā liú shuǐ ] 原形容暮春景色衰败。后常用来比喻被打得大败。
百花齐放 [ bǎi huā qí fàng ] 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春暖花开 [ chūn nuǎn huā kāi ] 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现在常用来形容有利于工作或学习等的大好形势。
求之不得 [ qiú zhī bù dé ] 想找都找不到(多用于意外地得到时)。也表示急切希望得到。
井底之蛙 [ jǐng dǐ zhī wā ] 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一年一度 [ yī nián yī dù ] 指每年一次。
度日如年 [ dù rì rú nián ] 过一天像过一年那样长。形容日子很不好过。
燃眉之急 [ rán méi zhī jí ] 火烧眉毛那样紧急。形容事情非常急迫。
无价之宝 [ wú jià zhī bǎo ] 无法估价的宝物。指极珍贵的东西。
切肤之痛 [ qiè fū zhī tòng ] 切肤:切身,亲身。亲身经受的痛苦。比喻感受深切。
莫逆之交 [ mò nì zhī jiāo ] 莫逆:没有抵触,感情融洽;交:交往,友谊。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雪花飞舞 [ xuě huā fēi wǔ ] 形容下雪时雪花在空中飘动的美丽景象。
不速之客 [ bù sù zhī kè ] 速:邀请。指没有邀请突然而来的客人。
用武之地 [ yòng wǔ zhī dì ] 形容地形险要,利于作战的地方。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机会。
置之度外 [ zhì zhī dù wài ] 度:考虑。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君子之交 [ jūn zǐ zhī jiāo ] 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
风烛残年 [ fēng zhú cán nián ] 风烛:被风吹的蜡烛,容易熄灭;残年:残余的岁月,指在世不太久。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年逾古稀 [ nián yú gǔ xī ] 指年龄已超过七十岁。
一年半载 [ yī nián bàn zǎi ] 一年或半年。泛指一段时间。
弃甲曳兵 [ qì jiǎ yè bīng ] 丢掉盔甲,拖着武器。形容打败仗狼狈逃跑的样子。
天府之国 [ tiān fǔ zhī guó ] 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后专指四川。
锦上添花 [ jǐn shàng tiān huā ] 在锦上再绣花。比喻好上加好,美上添美。
百花争艳 [ bǎi huā zhēng yàn ] 各种花草树木竞相开放出艳丽的花朵。比喻新事物层出不穷,互相媲美。
普天之下 [ pǔ tiān zhī xià ] 指整个天下;遍天下。
言之凿凿 [ yán zhī záo záo ] 凿凿:确实。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泰然处之 [ tài rán chǔ zhī ] 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处:处理,对待。形容毫不在意,沉着镇定。
一技之长 [ yī jì zhī cháng ] 技:技能,本领;长:擅长、长处。指有某种技能或特长。
缓兵之计 [ huǎn bīng zhī jì ] 延缓对方进攻的计策。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
雾里看花 [ wù lǐ kàn huā ] 原形容年老视力差,看东西模糊,后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
神来之笔 [ shén lái zhī bǐ ] 由神灵帮助而写出的作品。形容作品文句精彩。也用来形容突然想出的绝妙思路或办法等。
繁花似锦 [ fán huā sì jǐn ] 繁:多而且茂盛;锦:有彩色花纹的锦缎。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像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不解之缘 [ bù jiě zhī yuán ] 缘:缘分。不可分解的缘分。比喻不能解脱的联系或关系。
惊弓之鸟 [ jīng gōng zhī niǎo ]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某种惊吓,遇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的人。
溜之大吉 [ liū zhī dà jí ] 偷偷地跑掉为妙,一走了事(含诙谐意)。
妙笔生花 [ miào bǐ shēng huā ] 才思日进,比喻杰出的笔法或文笔。用来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
心花怒放 [ xīn huā nù fàng ] 心里高兴得像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初生之犊 [ chū shēng zhī dú ] 刚出生的小牛,比喻单纯或勇猛的青年人。
遗臭万年 [ yí chòu wàn nián ] 坏名声流传下去,永远被人所唾骂。
堂而皇之 [ táng ér huáng zhī ] 形容端正庄严或雄伟有气派。也指表面上庄严正大,堂堂正正,实际却不然。
肺腑之言 [ fèi fǔ zhī yán ] 肺腑:指内心。出于内心的真诚的话。
堂而皇之 [ táng ér huáng zhī ] 形容端正庄严或雄伟有气派。也指表面上庄严正大,堂堂正正,实际却不然(含贬义)。
拈花惹草 [ niān huā rě cǎo ] 比喻到处留情,多指男女间的挑逗引诱。
一以贯之 [ yī yǐ guàn zhī ] 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表示始终如一地坚持某种理念、原则或做法。
失之交臂 [ shī zhī jiāo bì ] 胳膊碰胳膊,指擦肩而过。形容当面错过好机会。
借花献佛 [ jiè huā xiàn fó ] 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天之骄子 [ tiān zhī jiāo zǐ ] 原指强盛的北方民族胡人,后也指为父母溺爱、放肆不受管束的儿子。现泛指有特殊才能、优越条件或受到特别宠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