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国殄瘁 bāng guó tiǎn cuì
邦国殄瘁的意思
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1. 【解释】: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2. 【出自】:《诗经·大雅·瞻》:“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3. 【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含贬义
成语词典:邦国殄瘁
国泰民安:国家太平,人民安乐。泰:平安,安定。
天府之国: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方,在我国一般把四川称为“天府之国”。
共商国是: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皇亲国戚:皇帝的亲戚。指极有权势的人。
国破家亡: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祸国殃民:使国家受害,人民遭殃。
暴殄天物:《尚书·武成》:“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原意是灭绝、残害天生之物。今指任意糟蹋东西。殄(tiǎn):毁害。
精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丧权辱国:丧失主权,使国家蒙受耻辱。
保家卫国:保卫家乡和祖国。
礼仪之邦:礼仪:礼节和仪式;邦:国家。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
异国他乡:指远离家乡、在别的国家或地方,常带有一种漂泊、孤独、思念故土的情感色彩。
国难当头:国家正面临着巨大的灾难。
为国为民:指不谋私利,为国家和人民效力。
国家栋梁:栋梁:支撑房架的大梁。这里比喻责任或作用大。肩负国家重任的人。
开国功臣: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下汗马功劳的人。
国色天香:形容牡丹花的香色可贵,不同于一般花卉。唐李正封《咏牡丹花》诗:“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 后也用以形容女子的美丽。
国富民安:国家富强,人民安定。
倾国倾城:倾:倾覆;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举国上下:举:全。指全国上上下下的人。
心力交瘁:形容到了精疲力竭的程度。瘁(cuì):极度的劳累。
鞠躬尽瘁:恭敬谨慎,勤勤恳恳,尽心竭力,奉献一切。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尽瘁:竭尽劳苦。
立国安邦:建立国家,安定天下。亦作“立业安邦”。
论道经邦:研究治国之道,以经营治理国家。
赤心报国:赤:火红色,比喻真纯;赤心:忠心;报国:为国家效劳。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现亦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
移国动众:动摇国基及民心。
卖弄国恩:旧指官僚恃恩弄权。
国步艰难:国家处于危难之中。清冯桂芬《复庄卫生书》:“际兹国步艰难,方当拨乱反正。” 国步:国家的命运。
千乘之国: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春秋时,指中等诸侯国。
亡国之道:道:道路,途径。国家灭亡的途径。比喻执政者违背民意,不得人心。
亡国富库:亡:灭亡;国:国家;富:富足;库:国库。国家灭亡,国库富足。指为求国库富足,对百姓残酷压榨,横征暴敛,从而使国家灭亡。
国家多故:故:变故,事故。国家总出现重大变故。
误国欺君:祸害国家,欺骗君主。
杞国之忧: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同“杞人忧天”。
忧国忧民: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捐躯报国:舍弃身躯,报效国家。
病民蛊国:也说病国病民、病民害国。害人民,害国家。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五:“吾辈病民蛊国,不能仇现在之执法者也。” 病:损害,祸害。蛊(gǔ):相传为人工培养成的毒虫,引申为毒害。
魏国山河:指大好河山。语本《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武侯 浮 西河 而下,中流,顾而谓 吴起 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 魏国 之宝也!’”唐 李益《同崔邠登鹳雀楼》诗:“汉 家簫鼓空流水,魏国 山河半夕阳。”亦作“魏国山川”。
去国怀乡:意为:离开国都,思念家乡,出自《岳阳楼记》。。
贫国弱兵:使国家贫困,使军队削弱。也可指贫困的国家和弱小的军队。
主少国疑:君主年幼初立,人心疑惧不安。
诛凶殄逆:诛:杀死;殄:灭绝;逆:叛逆。讨伐消灭作恶叛乱的人。
富国安民: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国士无双:才能超群,国内无人可比。《史记·淮阴侯列传》:“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国士:国内杰出的人物。
齐家治国:整治家庭和治理国家。
多难兴邦:国家多患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促进内部团结,发愤图强,因而兴盛起来。《左传 昭公四年》:“邻国之难,不 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 唐陆贽《论叙迁幸之由状》:“ 多难兴邦者,涉庶事之艰而知敕慎也。” 难(nàn)。
护国佑民:捍卫国家,保护人民。
杀身救国:不惜牺牲生命以拯救国家危亡。
黼国黻家:指国家文教之治,美如锦绣。
蹙国丧师:蹙:收缩,指丧失国土。国土沦丧,军队失利。
大盗窃国:大盗:指窃国篡位者。指坏人窃取政权,颠覆国家。
国脉民命: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生存。
爱国一家:热爱祖国,像一家人。
兵为邦捍:兵:军队;邦:国家;捍:捍卫。军队是国家的保障。
国将不国:国家将无法维持下去了。指国家的局势很坏,有亡国的危险。
舍身为国:为了国家牺牲自己的生命。
亡国之音: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绝国殊俗:绝国:异国。殊俗:不同的风俗。指身在异国不同风俗的地方。
安邦定国:使国家安定、巩固。
年经国纬:指以年为经,以国为纬的编写史书的方法。
国是日非:国是:国家大事。国家的前景一天不如一天。
矫国革俗:匡正国事,改革敝俗。
国无幸民:幸民:侥幸偷生的人。国家治理有方,人民勤于职守,安居乐业。
以身许国:许:预先答应给与。把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顾。
国利民福:国家的利益,百姓的幸福。
安国富民:使国家安定,使人民富裕。
求荣卖国:荣:荣华富贵。出卖国家的权益,谋求个人的名利权势。
国计民生: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
敌国通舟:同船的人都成了敌人。比喻众叛亲离。
公忠体国:指尽忠为国。
举国若狂:举:全;狂:狂欢。全国的人都激动得像发狂一样。
国仇家恨:国家被侵略之仇,家园被破坏之恨。
亡国怨祝:旧时为执掌祭礼祝祷的官。
方外之国:旧指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小国。
国步艰危:国家处于危难的境地。
国步方蹇:国家处于危难的境地。
尸位误国:指占着职位不做事,使国家受到损失。
亡国之社:已亡国家的祠社。古代天子将其作为亡国的象征,以自儆戒。
破家为国:为了国家大业,不惜毁坏自己的家庭。比喻无私奉献。
济世经邦:指拯救人世,治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