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虎脑 hǔ tóu hǔ nǎo

1. 拼音:hǔ tóu hǔ nǎo

2. 意思:形容人(多为儿童)长得健壮憨厚、活泼可爱,模样威武有生气,也可形容行为举止透着一股憨态可掬的“虎气”。

3. 出处:该成语为近代俗语,无明确古籍出处,常见于现代文学作品及口语表达,如老舍《赵子曰》中曾用“是个年壮力足虎头虎脑的英雄”描述人物。

4. 近义词:

憨态可掬:形容天真单纯、神态憨厚可爱,侧重天真无邪的神态。

天真烂漫:指心性单纯自然,不虚伪做作,多形容儿童活泼可爱的样子。

虎头虎脑(自注:该词亦可形容外表健壮,与“憨壮可爱”义近)。

壮实可爱:强调身体健壮且惹人喜爱,侧重外形与气质的结合。

活泼健壮:形容充满活力且身体结实,突出动态的生命力。

5. 反义词:

弱不禁风:形容身体虚弱,连风吹都承受不住,与“健壮”反义。

病恹恹:指精神萎靡、身体虚弱的样子,缺乏生气。

蔫头耷脑:形容无精打采、萎靡不振的神态,与“活泼”反义。

瘦骨嶙峋:形容人消瘦到骨头突出的程度,与“健壮”形成鲜明对比。

没精打采:指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缺乏活力与生气。

6. 例句:

小男孩虎头虎脑的,穿着红色棉袄在雪地里追着小狗跑。

邻居家的宝宝刚学会走路,虎头虎脑的样子逗得大家直笑。

他小时候虎头虎脑,如今长成了高大帅气的青年。

动画片里的小老虎角色总是设计得虎头虎脑,深受小朋友喜欢。

操场上,一群虎头虎脑的孩子正围着老师学踢足球。

奶奶抱着虎头虎脑的孙子,逢人就夸他长得结实。

小说里的少年主角虎头虎脑,却有着超出年龄的沉稳。

年画中抱着鲤鱼的娃娃虎头虎脑,象征着年年有余的喜庆。

这个虎头虎脑的小家伙,居然能一口气背完二十首古诗。

纪录片里记录了山区孩子虎头虎脑的模样,眼神里充满了纯真。

虎头虎脑

成语词典:虎头虎脑

头头是道 [ tóu tóu shì dào ] 本为佛家语,指道无所不在。后多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

焦头烂额 [ jiāo tóu làn é ] 烧焦了头,灼伤了额。比喻非常狼狈窘迫。有时也形容忙得不知如何是好,带有夸张的意思。

探头探脑 [ tàn tóu tàn nǎo ] 伸着头向左右张望。形容鬼鬼祟祟地探望。

狐假虎威 [ hú jiǎ hǔ wēi ]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他野兽。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

劈头盖脸 [ pī tóu gài liǎn ] 正对着头和脸盖下来。形容(打击、冲击、批评等)来势很猛。

独占鳌头 [ dú zhàn áo tóu ] 原指科举时代考试中了状元。现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

披头散发 [ pī tóu sàn fà ] 头发长而散乱。形容仪容不整。

埋头苦干 [ mái tóu kǔ gàn ] 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齐头并进 [ qí tóu bìng jìn ] 多方面同时前进。多形容几件事情或几项工作同时进行。

抱头鼠窜 [ bào tóu shǔ cuàn ] 抱着头,像老鼠那样惊慌逃跑。形容受到打击后狼狈逃跑。

狼吞虎咽 [ láng tūn hǔ yàn ]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龙潭虎穴 [ lóng tán hǔ xué ] 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街头巷尾 [ jiē tóu xiàng wěi ] 指大街小巷。

彻头彻尾 [ chè tóu chè wěi ] 彻:通,透。从头到尾,全部,十足的意思。

肝脑涂地 [ gān nǎo tú dì ] 涂地:涂抹在地上。形容惨死。也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

如虎添翼 [ rú hǔ tiān yì ] 好像老虎长上了翅膀。比喻强有力的人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有力。

伸头缩颈 [ shēn tóu suō jǐng ] 形容在暗中察看的神态。

垂头丧气 [ chuí tóu sàng qì ] 垂头:耷拉着脑袋;丧气:神情沮丧。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样子。

绞尽脑汁 [ jiǎo jìn nǎo zhī ] 费尽脑筋。形容苦思积虑,费尽心思,想尽办法。

马马虎虎 [ mǎ mǎ hǔ hǔ ] 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勉强,凑合。

浪子回头 [ làng zǐ huí tóu ] 指不务正业的人改邪归正。

调虎离山 [ diào hǔ lí shān ] 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交头接耳 [ jiāo tóu jiē ěr ] 交头:头靠着头;接耳:嘴凑近耳朵。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

虎视眈眈 [ hǔ shì dān dān ] 像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崭露头角 [ zhǎn lù tóu jiǎo ] 崭:突出;露:显露。头上的角已明显地突出来了。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

蓬头垢面 [ péng tóu gòu miàn ] 头发蓬乱,脸上很脏。旧时形容贫苦人生活生活条件很坏的样子。也泛指没有修饰,仪容不整的样子。

千头万绪 [ qiān tóu wàn xù ] 绪:丝头。比喻事情的开端,头绪非常多。也形容事情复杂纷乱。

百尺竿头 [ bǎi chǐ gān tóu ] 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科头跣足 [ kē tóu xiǎn zú ] 光着头赤着脚。科头:不戴帽子;跣足:光脚。形容生活困苦或行为散漫不受拘束。

源头活水 [ yuán tóu huó shuǐ ] 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降龙伏虎 [ xiáng lóng fú hǔ ] 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龙虎。后比喻有极大的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

一股脑儿 [ yī gǔ nǎor ] 通通、全部的意思,形容不顾一切地将所有事物或想法都倾泻出来。

空头支票 [ kōng tóu zhī piào ] 指不能兑现,即取不到钱的支票。比喻不准备实现的诺言。

晕头转向 [ yūn tóu zhuàn xiàng ] 头脑发晕,辨不清方向。形容糊里糊涂或惊惶失措。

茫无头绪 [ máng wú tóu xù ] 茫:不清楚,纷乱。一点儿头绪也没有。形容事情摸不着边,不知从哪里入手。

出人头地 [ chū rén tóu dì ] 指高人一等。形容德才超众或成就突出。

蔫头耷脑 [ niān tóu dā nǎo ] 形容没精打采的样子。

抛头露面 [ pāo tóu lù miàn ] 原指妇女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中。现指公开露面。

大难临头 [ dà nàn lín tóu ] 难:灾祸;临:来到。大祸落到头上。

虎落平阳 [ hǔ luò píng yáng ] 平阳:地势平坦明亮的地方。老虎离开深山,落到平地里受困。比喻失势。

摇头摆尾 [ yáo tóu bǎi wěi ] 原形容鱼悠然自在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人摇头晃脑、轻浮得意的样子。

点头哈腰 [ diǎn tóu hā yāo ] 形容恭顺或过分客气。

出头之日 [ chū tóu zhī rì ] 指从困厄、冤屈、压抑的处境中摆脱出来的日子。

置之脑后 [ zhì zhī nǎo hòu ] 放在一边不再想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

龙争虎斗 [ lóng zhēng hǔ dòu ] 像龙与虎争斗一样,形容斗争或竞赛非常激烈。

抛之脑后 [ pāo zhī nǎo hòu ] 指将某事或某物完全丢在一边,不再去想或考虑,常表示对事情的忽视或淡忘。

骑虎难下 [ qí hǔ nán xià ] 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比喻做一件事情进行下去有困难,但情况又不允许中途停止,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敲山震虎 [ qiāo shān zhèn hǔ ] 指故意示警,使人震动,有警示之意。通过制造声响或采取行动,让隐蔽的对手或相关方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力量,从而起到威慑作用。

三头六臂 [ sān tóu liù bì ] 原指佛、道神话中神祇的一种法相,后用来形容人本领极大,能力非凡,能够同时处理多方面的事务。

国难当头 [ guó nàn dāng tóu ] 指国家正面临重大危难或灾祸,强调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需全体国民共同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