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暮景 sāng yú mù jǐng
桑榆暮景的意思
落日的余晖照在桑榆树梢上,比喻老年的时光。
1. 【解释】: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指傍晚。比喻晚年的时光。
2. 【出自】: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3. 【示例】:教子攻书志未酬,桑榆暮景且淹留。 ◎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
4.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垂老之年
桑榆暮景的近义词
风烛残年、暮景桑榆
桑榆暮景的反义词
豆蔻年华、如日中天、豆蔻梢头
成语词典:桑榆暮景
朝思暮想:形容时刻想念。
历尽沧桑:历:经历;沧桑:沧海桑田,指变化很大。形容饱经忧患,经历了许多变故。
良辰美景:美好的时光、宜人的景色。
大煞风景:损伤美好的景致。比喻败坏兴致。
垂暮之年: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美人迟暮: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
指桑骂槐: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骂那个人。也说指鸡骂狗。
好景不长:景:境况,光景;长:长久。美好的光景不能永远存在。
朝三暮四:有个玩猴子的人拿橡实喂猴子,他跟猴子说,早上给每个猴子三个橡子,晚上给四个,所有的猴子听了都急了;后来他又说,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所有的猴子就都高兴了(见于《庄子·齐物论》)。原比喻聪明人善于使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情,后来比喻反复无常。
朝朝暮暮:每天的早晨和黄昏,指短暂的时间。
饱经沧桑:饱:充分。沧桑:沧海变桑田的简缩。泛指世事的变化。经历过多次的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
沧海桑田:葛洪在《神仙传》里记载有一个叫麻姑的仙女,说自从她当仙女以来,已经见到东海有三次变为桑田了。后用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蹑景追风:景:通“影”;蹑影:追赶太阳影子。赶上太阳的影子,追逐上风。形容速度极快。也比喻进步极快。
陌上桑间:田间小道和桑树之间。古时多指男女幽会之所。
桑荫不徙:指人之意气相投,相知无须时日长久。亦指时间短暂。
吞符翕景:指道者吞符箓,服日霞。
风景旖旎:由自然现象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象。
朝升暮合:零碎卖米。形容生活困难。
暮云亲舍:比喻客居他乡。
情景交融:感情和景物互相融合在一起(多用来形容诗文、绘画等)。
桑榆暮景:落日的余晖照在桑榆树梢上,比喻老年的时光。
风景不殊:殊:不同。用以悲叹国土破碎或沦亡。
桑落瓦解:象桑叶枯落,屋瓦解体。形容事势败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历经沧桑:形容饱经忧患,经历了许多变故。
触景伤情:被眼前的景物所触动而引起伤感。
朝齑暮盐:齑:腌菜。早餐用腌菜下饭,晚饭蘸盐进餐。形容饮食简单,生活清苦。
春树暮云: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暮夜怀金:比喻暗中行贿。
暮爨朝舂:早晨舂米晚上烧火煮饭,形容生活清苦。
景入桑榆:比喻垂老之年。
年华垂暮: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却金暮夜:指为官清廉。
榆次之辱:用以指无故受辱之典。
朝夷暮跖:早晨被誉为伯夷,晚上被贬作盗跖。形容时论毁誉多变。
昼警暮巡:白天黑夜警戒。比喻防范严密。
朝东暮西:朝:早晨。早晨在东,晚上在西。指行踪不定。比喻变来变去,不专一。
晨参暮省:按礼节朝暮参拜问安。
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万流景仰:为各方面的人所敬仰。
桑间之音:指淫靡的音乐。
蹑景追飞:蹑:追踪。形容速度飞快。
朝秦暮楚:战国时秦楚两国争霸,其他各国和游说之士根据自己的利益,一会儿助秦,一会儿助楚。后用以比喻人没有原则,反复无常。
景星麟凤:犹言景星凤凰。比喻杰出的人才。
朝成暮徧:早晨刚写成,晚上就到处流传。形容文章流传迅速。
榆瞑豆重:用以指身懒神昏。
一道景观:把某些事物比喻为可供观赏的景观。
鸡犬桑麻:形容乡村的安静生活。
朝成暮毁:形容翻新之速。
朝欢暮乐:指终日欢乐;日夜寻欢作乐。
桑中之约:桑中:桑林之间。指男女幽会的的密约。
景升豚犬:景升,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字。表与其子琦琮皆碌碌无为。故世人用“景升豚犬”谦称自己的子女。
桑枢韦带:桑枢,桑木的门轴。韦带,无饰的皮革腰带。后以之形容贫家寒士。
朝歌暮宴:形容欢娱无度的生活。
日薄桑榆:犹日薄西山。比喻老年的时光。
流连光景:留恋风光景物。
桑榆之年:形容人已到暮年。
朝穿暮塞:比喻频繁地兴建房屋。
原宪桑枢:安贫乐道。
景从云集:如影随形,如云聚集,形容很快聚集了许多追逐者。
海水桑田:犹沧海变桑田。比喻世事变迁很大。
桑弧蓬矢:古代男子出生,射人用桑木做的弓,蓬草做的箭,射天地四方,表示有远大志向的意思。
濮上桑间:指男女幽会的场所。
桑榆非晚: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触景伤心:被眼前的景物所触动而引起伤感。
暮夜先容:指事先暗中行贿,以求宽容。
朝云暮雨:暮:傍晚。早上是云,晚上是雨。原指神女的早晚变化,旧时用以喻指男女的欢会。
岁聿其暮:指年终岁晚。
朝趁暮食:白天挣了钱,晚上才有饭吃。形容生活十分贫困。
桑榆暮影:桑榆:(1)太阳已落在西边的桑树和榆树间的黄昏景象,借指落日余光处。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2)指傍晚。比喻垂老之年。
景行行止:大道可供人们行走。
旦暮入地:旦:早晨。暮:晚上。地:地府。早晚就要进入地府。表示年龄已高,随时都可能死去。
豆重榆瞑:原指多吃大豆使人发胖,吃榆能使人久睡。后形容人本性难改。
蓬户桑枢:指贫苦人家的住房。
敬恭桑梓:古代家宅旁多栽种桑树、梓树,因以“敬恭桑梓”比喻热爱故乡和对故乡人的尊敬。《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暮去朝来:黄昏过去,清晨又到来。谓岁月流逝。
桑土之谋:比喻勤于经营谋划,防患未然。
日暮途远:暮:傍晚;途:路。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尽头。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到了末日。也形容穷困到极点。
响和景从:比喻两者紧密相连。同“响答影随”。
朝梁暮陈:比喻人反复无常,没有节操。
借景生情:借眼前的事物激发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