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之歌 niú jiǎo zhī gē

1. 拼音:niú jiǎo zhī gē

2. 意思:指春秋时期宁戚在喂牛时敲击牛角唱歌,向齐桓公表达求仕之心,后比喻有才之士未遇明主时的慷慨悲歌,也指寒士自求用世的情怀。

3. 出处:出自《吕氏春秋·举难》:“宁戚欲干齐桓公,穷困无以自进,于是为商旅,将任车以至齐,暮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任车,爝火甚盛,从者甚众。宁戚饭牛居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歌。桓公闻之,抚其仆之手曰:‘异哉!此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

4. 近义词:

叩角商歌:与“牛角之歌”同义,指敲击牛角唱歌求仕,形容士人怀才不遇而寻求机遇。

长铗之叹:战国冯谖弹剑作歌抱怨待遇,比喻贤士未得重用时的不满与诉求,侧重用言辞表达求职意愿。

弹铗而歌:化用冯谖弹剑典故,指以歌唱抒发未遇明主的感慨,与“牛角之歌”同为寒士求仕的表达。

叩角悲歌:敲击牛角发出悲凉之歌,强调怀才不遇的悲愤情绪,与宁戚的求仕心境相符。

饭牛叩角:指喂牛时敲击牛角唱歌,直接指代宁戚的典故,形容士人通过特殊方式自荐求官。

5. 反义词:

平步青云:指人一下子升到很高的地位,形容仕途顺利,与“牛角之歌”的未遇困境相反。

飞黄腾达:比喻官职、地位迅速上升,侧重发展顺遂,无怀才不遇之态。

青云直上:像青云一样直线上升,形容人官运亨通,与寒士求仕的困顿状态对立。

得遇明主:指有才之士遇到赏识自己的君主或上级,强调机遇与重用,与“牛角之歌”的未遇形成对比。

官运亨通:指仕途顺利,步步高升,形容人在官场中发展顺利,无求仕不得的哀叹。

6. 例句:

他虽身处陋巷,却常作牛角之歌,盼有朝一日得遇伯乐。

剧中书生以牛角之歌诉尽怀才不遇,台下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历史上多少名臣曾如宁戚般唱过牛角之歌,终遇明主而展抱负。

这首诗字里行间尽是牛角之歌的悲怆,道尽寒士求仕无门的无奈。

导演以“牛角之歌”为隐喻,展现当代青年在理想与现实间的挣扎。

古籍中记载的牛角之歌典故,至今仍被用来比喻贤才待贾的心境。

他在求职失意时常吟牛角之歌,友人劝其莫因一时挫折而颓丧。

音乐剧以牛角之歌开篇,用苍凉的旋律拉开主人公求仕的序幕。

学者解读《诗经》时,发现部分篇章暗含牛角之歌的求仕情怀。

纵使现实困顿,他仍未放弃唱“牛角之歌”的勇气,坚信才华终不被埋没。

牛角之歌

成语词典:牛角之歌

莺歌燕舞 [ yīng gē yàn wǔ ] 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求之不得 [ qiú zhī bù dé ] 想找都找不到(多用于意外地得到时)。也表示急切希望得到。

井底之蛙 [ jǐng dǐ zhī wā ] 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凤毛麟角 [ fèng máo lín jiǎo ] 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九牛一毛 [ jiǔ niú yī máo ] 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勾心斗角 [ gōu xīn dòu jiǎo ] 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燃眉之急 [ rán méi zhī jí ] 火烧眉毛那样紧急。形容事情非常急迫。

无价之宝 [ wú jià zhī bǎo ] 无法估价的宝物。指极珍贵的东西。

切肤之痛 [ qiè fū zhī tòng ] 切肤:切身,亲身。亲身经受的痛苦。比喻感受深切。

莫逆之交 [ mò nì zhī jiāo ] 莫逆:没有抵触,感情融洽;交:交往,友谊。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不速之客 [ bù sù zhī kè ] 速:邀请。指没有邀请突然而来的客人。

汗牛充栋 [ hàn niú chōng dòng ] 栋:栋宇,屋子。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用武之地 [ yòng wǔ zhī dì ] 形容地形险要,利于作战的地方。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机会。

置之度外 [ zhì zhī dù wài ] 度:考虑。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君子之交 [ jūn zǐ zhī jiāo ] 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

天府之国 [ tiān fǔ zhī guó ] 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后专指四川。

四面楚歌 [ sì miàn chǔ gē ] 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普天之下 [ pǔ tiān zhī xià ] 指整个天下;遍天下。

言之凿凿 [ yán zhī záo záo ] 凿凿:确实。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泰然处之 [ tài rán chǔ zhī ] 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处:处理,对待。形容毫不在意,沉着镇定。

歌功颂德 [ gē gōng sòng dé ] 歌、颂:颂扬。颂扬功绩和德行。

一技之长 [ yī jì zhī cháng ] 技:技能,本领;长:擅长、长处。指有某种技能或特长。

缓兵之计 [ huǎn bīng zhī jì ] 延缓对方进攻的计策。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

载歌载舞 [ zài gē zài wǔ ] 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神来之笔 [ shén lái zhī bǐ ] 由神灵帮助而写出的作品。形容作品文句精彩。也用来形容突然想出的绝妙思路或办法等。

不解之缘 [ bù jiě zhī yuán ] 缘:缘分。不可分解的缘分。比喻不能解脱的联系或关系。

惊弓之鸟 [ jīng gōng zhī niǎo ]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某种惊吓,遇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的人。

溜之大吉 [ liū zhī dà jí ] 偷偷地跑掉为妙,一走了事(含诙谐意)。

牛毛细雨 [ niú máo xì yǔ ] 指细而密的小雨。

天涯海角 [ tiān yá hǎi jiǎo ] 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

初生之犊 [ chū shēng zhī dú ] 刚出生的小牛,比喻单纯或勇猛的青年人。

堂而皇之 [ táng ér huáng zhī ] 形容端正庄严或雄伟有气派。也指表面上庄严正大,堂堂正正,实际却不然。

肺腑之言 [ fèi fǔ zhī yán ] 肺腑:指内心。出于内心的真诚的话。

堂而皇之 [ táng ér huáng zhī ] 形容端正庄严或雄伟有气派。也指表面上庄严正大,堂堂正正,实际却不然(含贬义)。

引吭高歌 [ yǐn háng gāo gē ] 引:拉长;吭:嗓子,喉咙。放开嗓子大声歌唱。

一以贯之 [ yī yǐ guàn zhī ] 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表示始终如一地坚持某种理念、原则或做法。

失之交臂 [ shī zhī jiāo bì ] 胳膊碰胳膊,指擦肩而过。形容当面错过好机会。

轻歌曼舞 [ qīng gē màn wǔ ] 轻松愉快的音乐,柔和优美的舞蹈。

天之骄子 [ tiān zhī jiāo zǐ ] 原指强盛的北方民族胡人,后也指为父母溺爱、放肆不受管束的儿子。现泛指有特殊才能、优越条件或受到特别宠爱的人。

掎角之势 [ jǐ jiǎo zhī shì ] 掎:拉住,指拉住腿;角:指抓住角;原指从两方面夹攻敌人。现比喻分出兵力,造成牵制敌人或互相支援的形势。

甘之如饴 [ gān zhī rú yí ] 甘:甜;饴:麦芽糖浆。感到像糖那样甜。指为了从事某种工作,甘愿承受艰难、痛苦。

崭露头角 [ zhǎn lù tóu jiǎo ] 崭:突出;露:显露。头上的角已明显地突出来了。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

呼之欲出 [ hū zhī yù chū ] 形容人像等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能从画中走出来;也指文学作品中人物刻画十分生动,或事情即将揭晓、出现。

却之不恭 [ què zhī bù gōng ] 指对别人的邀请、赠与等,如果拒绝接受,就显得不恭敬。

靡靡之音 [ mǐ mǐ zhī yīn ] 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低级趣味的乐曲。

不羁之才 [ bù jī zhī cái ] 羁:马笼头,比喻约束。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

安之若素 [ ān zhī ruò sù ] 安:安然,坦然;之: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嗤之以鼻 [ chī zhī yǐ bí ] 嗤:讥笑。用鼻子吭声冷笑。表示轻蔑。

等闲视之 [ děng xián shì zhī ] 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重视。表示对事物或情况持有一种轻视的态度。

长歌当哭 [ cháng gē dàng kū ] 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强调以一种更具表现力的方式来宣泄内心强烈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