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人长短 chí rén cháng duǎn
持人长短的意思
指抓住他人的缺点过失作为把柄,加以攻击。
1. 【解释】:指抓住他人的缺点过失作为把柄,加以攻击。
2. 【出自】:《云笈七签》卷三九:“第二十九戒,不得持人长短,更相嫌恨。”
3. 【示例】:持人长短是一病,假人自信是一病。 ◎《云笈七签》卷四十
持人长短的近义词
抓小辫子
成语词典:持人长短
千人一面:众多人一个脸谱。多用以讥讽文艺创作上的雷同。
取长补短: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长年累月:形容经历很多年月;很长时期。
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一表人才:形容人相貌英俊,风度潇洒。
目中无人: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谁都看不起。
助人为乐:帮助人就是快乐。
语重心长:话语恳切而有分量,情意深长。
先人后己:首先考虑别人,然后想到自己。
旁若无人:好像旁边没有人一样。形容态度高傲或从容自然,对别人毫不介意。《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若:好像。
舍己为人: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后继有人:有人接续前头的人所从事的事业。
尺有所短:比喻事物有其短处,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是合适的。
寸有所长:寸比尺短,但用于更短处即显其长。比喻平平常常的人或事物,也会有他的长处。
一鸣惊人:用以比喻平时没有特殊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意味深长:意味:情调,趣味。意思含蓄深远,耐人寻味。
振奋人心:振奋:振作奋发。使人们振作奋发。
博采众长:广泛地采纳各家的长处。
长驱直入:(军队)长距离地、毫无阻挡地向前挺进。形容进军的顺利。驱:快跑。
诲人不倦:耐心地、不厌倦地教导别人。《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诲:教导。倦:厌倦。
夜深人静: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扬长而去:大模大样地离开。
人仰马翻:人马都被打得翻倒在地。形容惨败的狼狈相。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怨天尤人:遇到挫折或困难时,一味埋怨天,归罪于别人。形容抱怨客观条件不利,不从主观上找原因。《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天:这里指命运。
与世长辞:指人去世(多用于敬仰的人)。
问长问短:仔细地问(多表示关心)。
仰人鼻息:依赖别人的呼吸生活。比喻不能自主,看人脸色行事。《后汉书·袁绍传》:“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 仰:依赖。鼻息:指呼吸。
茁壮成长:健康地成长。
人困马乏:形容体力疲劳不堪(不一定有马)。
寄人篱下:《南史·张融传》:“丈夫当删诗、书,制礼乐,何至因循寄人篱下?” 原指写诗作文因袭他人。后转指在别人的势力庇护之下或依附别人过活。寄:依附。篱:篱笆。
一技之长:掌握某种技能,具备某种专长。
人才济济: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
孤家寡人:孤(传统戏词中作“孤家 ”)、寡人都是中国古代帝王的自称。现用“孤家寡人”指脱离群众、孤立无助的人。
耐人寻味:其中的意味经得起人们反复地体会、琢磨。形容意味深长。
来日方长:将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将来会大有可为或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引人注目:引起人注意。注目:眼光集中在一点上。
荒无人烟:十分荒凉,没有人家。
脍炙人口:脍和炙都是美味的食品。比喻好的诗文为人们赞美和传诵。《宣和书谱》卷一○:“(韩偓)所著歌诗颇多,其间绮丽得意者数百篇,往往脍炙人口。” 炙(zhì):烤肉。
人山人海:形容聚集的人极多:体育场上,观众~。
出人意料:(事物的好坏、情况的变化、数量的大小等)出于人们的意料;在人们的意料之外。也说出人意表。
引人入胜:《世说新语·任诞》:“王卫军云,酒正自引人著(着)胜地。” 引人进入美妙的境地。后多指山水风景或文学艺术等特别吸引人。胜:胜地,胜境。
游人如织:形容游人多得像织布的线一样,密密麻麻。
天灾人祸:天:自然。自然的灾害和人为的祸患。也比喻害人精(骂人的话)。
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流程很长:长江是一条~的大河。
令人神往:令:使,让;神往:心神向往。使人非常向往。
貌不惊人:指相貌平常,没有什么引人注意的地方。
人杰地灵:也说地灵人杰。指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成为名胜之地。唐王勃《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说长道短:评论别人的好坏是非。
治病救人:比喻针对某人的缺点错误进行分析、批评,帮助其改正。
悲天悯人: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抗战时期,这位作家以~的情怀关注社会。
先发制人:《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原指战争中的双方先发动的能制人,后发动的就受制于人。后泛指先下手为强。
不省人事:指人昏迷,失去知觉。
差强人意:《后汉书·吴汉传》:“吴公差强人意。” 原意是吴汉很能振奋其部下的意志。后用来指尚能使人满意。差:古代义为甚;现代义为大致,比较。
截长补短:也说绝长补短。截取多余的部分来弥补不足的部分。泛指用长处补短处。《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将为善国。” 截:切断。
拾人牙慧:《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殷浩)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比喻抄袭或套用别人说过的话。牙慧即牙后慧,意即蹈袭别人的言论。
草菅人命:《汉书·贾谊传》:“其视杀人,若艾(yì,通“刈”)草菅然。”原意是批评秦二世胡亥把杀人看得像割草一样随便。后用草菅人命形容漠视人的生命,任意加以残害。菅(jiān):一种草。
揠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上》)。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也说拔苗助长。
发人深省:也作发人深醒。启发人们作深刻的思考,引起醒悟。唐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省(xǐng):思考,检查。
受制于人:制:控制。被别人控制。
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不懂~。
人才辈出:形容人才一批接着一批地出现。辈出:成批地连续地出现。
惨无人道:残酷到了没有一点人性的地步,形容凶恶残暴到了极点。
惨绝人寰:形容悲惨到了极点,世上少有。绝:到了尽头。人寰:世界,人世。
咄咄逼人:气势汹汹,使人惊惧。《世说新语 排调》:“殷有一参军在座,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殷曰:‘ 咄咄逼人。’仲堪眇目故也。” 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人云亦云: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形容没有主见。金蔡松年《槽声同彦高赋》:“槽床过竹春泉句,他日人云吾亦云。” 亦:也。云:说。
短小精悍:形容人身 材短小而精明强干。《史记 游侠列传》:“(郭)解为人短小精悍。” 也用来形容文章、言论等简短有 力。悍(hàn)。
仁人志士:仁爱而有节操的人。
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
长歌当哭:古乐府《悲歌》:“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后用“长歌当哭”表示以长声悲歌代替痛哭,多指书写诗文以抒发心中的悲愤。当(dàng)。
天上人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
后发制人:指先让一步,等对方动手暴露了弱点,再加以反击,制服对方。制:制服,控制。
人心向背:人民群众的拥护或反对。
溘然长逝:指死去。
从长计议:慢慢儿地多加商量:这个问题很复杂,应该~,不要马上就做决定。
震撼人心:撼:摇动。指某件事对人内心震动很大。
万古长青:千秋万代,像松柏一样永远保持青翠。形容精神、友谊等永远存在下去。
丢人现眼:丢脸,出丑。
老成持重:阅历多,办事稳重。
沁人心脾: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现也用来形容欣赏了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
飞短流长:搬弄是非,散布流言,说人坏话。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封三娘》:“妾来当须秘密,造言生事者飞短流长,所 不堪受。” 短、长:指是非。飞、流:散布。